一种微结构的干涉衍射测量装置及其结构复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974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1758306.9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结构的干涉衍射测量装置及其结构复原方法,包括相干光源,由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偏振片和扩束准直系统后经第一分束棱镜分为两路光,一路通过衰减片后被第一反射镜反射形成参考光,另一路到达微结构产生装置形成衍射光,衍射光经过第二双凸透镜后,与参考光在第二分束棱镜合束后发生干涉,第二双凸透镜的像方焦平面经过第二分束棱镜后发生平移,将CCD感光面放置在平移后的像面上。本发明将振幅或相位调制器作为微结构产生装置,将干涉仪作为微结构的干涉衍射测量装置,能够简单地实现对复杂微结构的可控采集以及干涉衍射现象的记录和观测,且只需对衍射复振幅与相位传播因子的比值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实现对待测微结构的快速复原。

    一种基于量子纠缠的光学干涉仪及相位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7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71965.8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纠缠的光学干涉仪及相位探测方法,包括双光束产生系统、混合干涉仪和探测系统,其中,双光束产生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混合干涉仪及探测系统连接,混合干涉仪的输出端与探测系统连接,双光束产生系统包括第一四波混频放大器,第一四波混频放大器的输入端入射有相干光和第一真空光,其输出端产生第一共轭光束和第一探测光束,第一共轭光束进入探测系统,第一探测光束和第二真空光输入混合干涉仪的第二四波混频放大器,产生第二共轭光束和第二探测光束,上述光束经合束后输出信号光束,信号光束与探测系统连接。本发明探测效率高、干涉仪内部总光子数被放大、探测损耗较低、相位灵敏度可以突破散粒噪声极限并接近海森堡极限。

    一种基于光场调控技术的激光清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5935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23781.0

    申请日:2021-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场调控技术的激光清洗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激光器、扩束准直系统、光场调控镜组和动态聚焦镜组,所述的激光器经过扩束准直系统后入射到光场调控镜组,所述的光场调控镜组将激光器输出的高斯光束整形为贝塞尔高斯光束、涡旋光束、径向偏振光束、角向偏振光束,之后经过动态聚焦镜组实现长焦深聚焦。本发明采用光场调控技术,将高斯光束整形为贝塞尔光束、涡旋光束、径向偏振光束、角向偏振光束,易于实现超长焦深的聚焦,避免了平顶光束或矩形光斑聚焦场光场强度的空间分布敏感、在焦平面前后易发生较大的畸变、不利于长焦深聚焦场实现的缺点,可以显著降低激光清洗加工材料表面的热影响,降低加工材料表面的粗糙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LG模式光学角动量状态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603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27556.8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LG模式光学角动量状态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LG模式提取:利用SLM从输入的光学图像或信号中生成LG模式;数据预处理与离散化处理:对通过SLM生成的LG模式数据进行预处理,同时将连续型数据离散化,以输入深度学习模型;构建双阶段ResNet50深度学习模型:将离散化后的LG模式数据输入到深度学习模型中进行训练和识别;在第一阶段,模型对基本层进行分类,以定义不同维度中OAM数据集的类别;在第二阶段,基于初始分类进行详细的子分类;模型验证与优化:对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本发明通过采用定制的双阶段神经网络架构和对结构光的横向空间模式状态空间进行离散化处理,实现了出色的OAM状态识别准确率。

    一种微结构的干涉衍射测量装置及其结构复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9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58306.9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结构的干涉衍射测量装置及其结构复原方法,包括相干光源,由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偏振片和扩束准直系统后经第一分束棱镜分为两路光,一路通过衰减片后被第一反射镜反射形成参考光,另一路到达微结构产生装置形成衍射光,衍射光经过第二双凸透镜后,与参考光在第二分束棱镜合束后发生干涉,第二双凸透镜的像方焦平面经过第二分束棱镜后发生平移,将CCD感光面放置在平移后的像面上。本发明将振幅或相位调制器作为微结构产生装置,将干涉仪作为微结构的干涉衍射测量装置,能够简单地实现对复杂微结构的可控采集以及干涉衍射现象的记录和观测,且只需对衍射复振幅与相位传播因子的比值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实现对待测微结构的快速复原。

    一种基于量子纠缠的光学干涉仪及折射率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88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37943.9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纠缠的光学干涉仪及折射率探测方法,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孪生双光束产生装置、混合干涉仪和光电探测系统;孪生双光束产生装置的输出端与混合干涉仪的输入端连接,混合干涉仪的输出端与光电探测系统连接;所述混合干涉仪包括探测光和共轭光,其中,共轭光的反射光路上设有折射率传感器,并通过光电探测系统对混合干涉仪输出的信号光强度与参考光比较,通过测量强度变化获得折射率变化量。本发明利用明亮纠缠孪生双光束注入光学干涉仪对等离子体折射率传感器进行探测,折射率灵敏度可以突破量子噪声极限达到亚散粒噪声极限;利用量子信号光和参考光进行强度差探测,探测效率优于直接强度探测,探测损耗会远低于强度探测。

    一种高阶横模绿光固体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1226005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70101.5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阶横模绿光固体激光器,包括依次布设的泵浦源、准直聚焦系统、激光谐振腔系统和模式监测系统,激光谐振腔系统的谐振腔包括入射腔镜和多个输出镜,所述的入射腔镜采用倾斜设置,入射腔镜和多个输出镜之间分别构成不同的输出端,其中一条输出端上设有第一晶体和第一输出镜,另一条输出端上设有第二晶体和第二输出镜,第一输出镜的输出端设有模式监测系统,泵浦光经准直聚焦系统和入射腔镜后入射到第一晶体表面,第一晶体产生的高阶横模进行腔内振荡,并分别通过第一输出镜和第二输出镜输出。本发明可以实现绿光波段的高阶横模激光输出,结构简单,体积小,有利于小型化集成化,方便实际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维和混合维度轨道角动量识别与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33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73901.0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维和混合维度轨道角动量识别与重构方法,预先获取光强度分布图像,为每个光强度图像打上与之相对应的轨道角动量标记,构建数据集,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轨道角动量分类定义为维度分类问题,分为单类别任务、多类别任务和多标签任务;单类别任务和多类别任务采用ResNet34模型进行训练;多标签任务采用基于编码技术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编码和解码;分别将测试集输入已经训练完成的深度学习模型中,识别任意高维度的轨道角动量信息以及基于混合维度的轨道角动量的子维度分析,分别获取其重构过程的准确率。本发明避免了对复杂硬件设备的依赖,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同时提高了识别速度和准确性。

    一种基于光合作用的常温单光子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3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28909.8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合作用的常温单光子探测系统,包括:光源产生模块、两路监测模块、处理器;光源产生模块生成两路探测光、两路泵浦光;一路泵浦光和一路探测光进入一路监测模块;两路监测模块的输出信号接入处理器;两路监测模块中一路监测模块作为对照路、一路作为探测路;探测路通过可光合作用的微生物溶液对单光子进行探测,当探测路与对照路中照射微生物溶液的光路状态出现不同时实现对单光子的探测。本发明基于光合作用光量子响应机制,使用可光合作用的微生物溶液对单光子进行吸收探测,系统设备简单,不需要严苛的温度条件,不需要很高的成本。

    一种土木施工用废弃模板粉碎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680213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350382.9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施工用废弃模板粉碎处理装置,包括:撕裂仓、破碎仓、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模板投料斜口、撕裂电机、破碎电机、撕裂驱动轮、撕裂从动轮、破碎主动辊、破碎驱动辊、配合齿轮、出料口、碾齿;使用时,将所述废弃的模板从模板投料斜口投入到撕裂仓内,所述撕裂驱动轮和撕裂从动轮滚动转动将废弃的模板撕碎成木料小块,所述木料小块会被送入到破碎主动辊、破碎驱动辊之间由碾齿将木料小块切割成零碎的碎末状,并从出料口漏出,进而将废弃的模板碎化处理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废弃模板进行碎末化处理,方便了废弃模板的处理和废弃回收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