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6836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0737940.3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樟幼化采穗圃的营建方法,属于黄樟繁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穗圃地的选择;整地挖定植穴;黄樟容器苗的选择;黄樟容器苗的定植;定植后的管理。本发明以运用组培技术繁育的苗木作为采穗圃的营建材料,实现黄樟大树的快速幼化,组培生根苗移栽成活后,茎枝生长整齐、活力旺盛、侧芽萌发点多且分布均匀,可有效的保持母株高得油率的化学型特性和主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优良品质,能有效解决当前黄樟良种匮乏、育苗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705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89015.9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樟愈伤组织高效诱导不定芽分化的繁育方法,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包括:取黄樟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枝,消毒,分成茎段,接种到培养基MS0中培养;当茎段腋芽萌发成带叶小枝,剪切下萌发枝条,去叶将茎切成段,接入诱导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选择淡黄色愈伤组织团转接到防褐化及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得丛生不定芽;挑选生长旺盛茎芽丛转接入壮苗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完整粗壮茎枝;挑选高大于3cm茎枝,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根系,获得再生植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茎器官诱导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发生脱分化产生不定芽,形成再生植株方法,繁殖系数比常规器官培养更高,具有取材少、再生率高、增殖速度快、重复性强、数量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32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474571.7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樟树全基因组SSR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开发的樟树微卫星分子标记,可应用于古樟树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和亲缘关系分析,为樟科植物提供了新一批的微卫星分子标记,也为樟科植物的群体遗传分化与结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间的基因流及交配系统、物种演化、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79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314894.2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树CcLis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申请对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别添加底物GPP,进行重组蛋白催化活性检测,通过GC‑MS检测成分,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CcLis是樟树芳樟醇合成的关键酶,在进行体外催化生产芳樟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申请利用注射法将已含pCambia1300S‑CcLis植物过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入受体材料中,瞬时转化后CcLis基因在受体材料中大量表达。表明本发明提供的CcLis是芳樟醇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作为芳樟醇合成的关键基因,在促进植物芳樟醇合成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97058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489015.9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樟愈伤组织高效诱导不定芽分化的繁育方法,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包括:取黄樟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枝,消毒,分成茎段,接种到培养基MS0中培养;当茎段腋芽萌发成带叶小枝,剪切下萌发枝条,去叶将茎切成段,接入诱导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选择淡黄色愈伤组织团转接到防褐化及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得丛生不定芽;挑选生长旺盛茎芽丛转接入壮苗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完整粗壮茎枝;挑选高大于3cm茎枝,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根系,获得再生植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茎器官诱导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发生脱分化产生不定芽,形成再生植株方法,繁殖系数比常规器官培养更高,具有取材少、再生率高、增殖速度快、重复性强、数量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0883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891874.6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12N9/88 , C12N15/60 ,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樟树芳樟醇合成酶,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芳樟型樟树的分子标记,以樟树为检测材料、提取待检测樟树基因组DNA;利用WZF01特异性引物以樟树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当含有约1200bp扩增目的条带时,判断其为芳樟醇型樟树。本发明提供的WZF01特异性引物追踪芳樟醇型樟树准确率99%以上,准确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且适合苗期鉴定,大大提高了芳樟型樟树的选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54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374054.9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11B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量芳樟醇的精油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芳樟醇型黄樟、芳樟叶和水加入装置中的蒸馏部件中蒸馏,蒸馏温度为100℃,将蒸馏的水蒸气引入叶中,使叶料的精油蒸汽与水蒸气混合,获得油水混合气流;(2)油水混合气流经多次回流冷凝,收集不同批次的且已与水分离的液态的精油组分,收集精油组分,停止加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取高含量芳樟醇的精油提取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36547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376828.7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龙脑含量的龙脑樟组培繁育方法。本发明从龙脑樟天然变异中选育出龙脑含量达90%以上的龙脑樟个体,采集当年抽梢的半木质化茎段作为外植体,经消毒处理后,建立无菌系,再通过芽的初生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形成再生植株。本发明筛选出了高龙脑含量的龙脑樟组培繁殖各个环节的适宜配方及培养条件,成功的获得了高龙脑含量的龙脑樟再生植株。因此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龙脑含量90%以上的龙脑樟组培繁育中出现褐化和死苗的技术难题,将为优良龙脑樟原料林基地的建设提供种苗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4276947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482083.2
申请日:2014-09-19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08 , C07B2200/07 , C07C2603/56 , C07C6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天然右旋龙脑制备右旋乙酸龙脑酯的方法。它是以天然右旋龙脑和醋酸酐为原料,将醋酸酐与天然右旋龙脑按物质的量之比1~2:1投料至反应溶剂石油醚中,天然右旋龙脑与石油醚的料液比为1:10~15g/ml,反应溶剂中含有P2O5或P2O5-H3PO4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的用量为天然龙脑质量的5%~10%,反应温度为55℃~75℃,常压条件下酯化反应4h~10h,纯化后即获得右旋乙酸龙脑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获得相对百分含量不低于97%的右旋乙酸龙脑酯。同时,反应结束后,可回收利用反应体系残余的溶剂、醋酸和醋酸酐的混合溶液。本发明的直接效果是:所获得的合成产物中右旋乙酸龙脑酯纯度高,原料转化率高、化学反应得率高,反应选择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820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29308.2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07D307/33 , B01J21/06 , B01J23/50 , B01J23/52 , B01J23/46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23/72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35/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制备γ‑戊内酯的方法;在常温常压环境中使用负载金属的TiO2为光催化剂,氧化剂为空气;其反应过程为:将四氢‑5‑甲基‑2‑呋喃甲醇、溶剂和催化剂混合放入光催化反应器中,在空气中,365nm LED灯下室温辐照10min‑10h,生成氧化产物γ‑戊内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四氢‑5‑甲基‑2‑呋喃甲醇的高效转化,γ‑戊内酯的产率最高达90%;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易分离且可重复循环使用,使用空气为氧化剂,反应操作简单、成本低;本发明所用原料四氢‑5‑甲基‑2‑呋喃甲醇能够以生物质为原料经由5‑甲基糠醛加氢获取,不依赖于化石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