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80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303245.X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07C29/149 , C07C31/125 , B01J29/76 , B01J23/755 , B01J29/46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7/18 , B01J3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油三酯类化合物制备脂肪醇的方法,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在溶剂环境、含氢气氛、50℃‑300℃中,甘油三酯类化合物Ⅰ在NiCo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下反应生成脂肪醇Ⅱ‑1、脂肪醇Ⅱ‑2、脂肪醇Ⅱ‑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绿色高效、原子利用率高,且反应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80883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0891874.6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12N9/88 , C12N15/60 ,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樟树芳樟醇合成酶,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芳樟型樟树的分子标记,以樟树为检测材料、提取待检测樟树基因组DNA;利用WZF01特异性引物以樟树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当含有约1200bp扩增目的条带时,判断其为芳樟醇型樟树。本发明提供的WZF01特异性引物追踪芳樟醇型樟树准确率99%以上,准确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且适合苗期鉴定,大大提高了芳樟型樟树的选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8780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27157.4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丝栗栲和米槠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及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公共数据库中现有的丝栗栲核苷酸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开发出8对适用于米槠的丝栗栲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1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丝栗栲和米槠的EST-SSR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稳定和低成本的优点,为其它栲属植物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及微卫星标记检测方法为丝栗栲和米槠等栲属植物的群体遗传分化与结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间的基因流及交配系统等研究以及栲属植物的分子辅助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9684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38069.7
申请日:2024-11-16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龙脑精制方法,涉及龙脑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将龙脑原料在300‑600W微波功率、300‑400W超声功率、60‑80℃的无水乙醇中提取20‑30min后离心得提取液;重复进行5‑8次后合并提取液蒸干制得粗提物;将粗提物溶解在50‑70vol.%含水乙醇内制得粗提溶液,将氧化钙加入粗提溶液内搅拌反应后静置沉淀后分离上清液;蒸干上清液得精提物后,重复2‑3次制得精提液;蒸干精提液后使用80‑90℃的热水冲洗2‑5次后获得纯化天然龙脑。本发明通过预先采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能够获得醇溶性与水溶性物质,再通过去除水溶性物质,无需复杂的机械设备和昂贵的溶剂,获得天然右旋龙脑含量大于或等于94%、樟脑含量小于或等于5%的天然龙脑提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820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29308.2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07D307/33 , B01J21/06 , B01J23/50 , B01J23/52 , B01J23/46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23/72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35/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制备γ‑戊内酯的方法;在常温常压环境中使用负载金属的TiO2为光催化剂,氧化剂为空气;其反应过程为:将四氢‑5‑甲基‑2‑呋喃甲醇、溶剂和催化剂混合放入光催化反应器中,在空气中,365nm LED灯下室温辐照10min‑10h,生成氧化产物γ‑戊内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四氢‑5‑甲基‑2‑呋喃甲醇的高效转化,γ‑戊内酯的产率最高达90%;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易分离且可重复循环使用,使用空气为氧化剂,反应操作简单、成本低;本发明所用原料四氢‑5‑甲基‑2‑呋喃甲醇能够以生物质为原料经由5‑甲基糠醛加氢获取,不依赖于化石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327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810474571.7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樟树全基因组SSR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开发的樟树微卫星分子标记,可应用于古樟树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和亲缘关系分析,为樟科植物提供了新一批的微卫星分子标记,也为樟科植物的群体遗传分化与结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间的基因流及交配系统、物种演化、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
-
公开(公告)号:CN119302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67220.4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A61K9/06 , A61K36/54 , A61K36/185 , A61K47/34 , A61K47/44 , A61P31/04 , A61P31/02 , A61P17/04 , A61P29/00 , A61K31/08 , A61K31/7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柠檬醛精油基山香圆抑菌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植物软膏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3%柠檬醛精油、8%‑15%复合提取物、15%‑20%生物蜡、1%‑3%消泡剂和余量的植物油;所述复合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对黄樟叶与山香圆叶进行混合提取后制得混合提取物,在混合提取物表面进行单宁酸聚合包覆后制得复合提取物。本发明提供的抑菌软膏具有良好的抑菌、止痒和驱蚊效果,同时能够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进行长效保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12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0565015.0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樟树幼苗生长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和使用方法。将胶质芽胞杆(Bacillus mucilaginosus Krassilnikov)、固氮红螺菌(Rhodobacter azotoforman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Migula)和巨大芽孢菌(Bacillus megatherium)菌液混合形成混合菌液,以稻壳炭作为菌液吸附剂,然后将混合菌液接种至稻壳炭上,搅拌均匀,喷雾干燥,得到能促进樟树幼苗生长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将本发明的促进樟树幼苗生长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在4‑6月樟树芽苗移栽两周后,在樟树幼苗根部按5‑20g的用量均匀撒施用微生物复合菌剂,用土覆盖,总共1‑3次,可以促进樟树幼苗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9705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89015.9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樟愈伤组织高效诱导不定芽分化的繁育方法,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包括:取黄樟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枝,消毒,分成茎段,接种到培养基MS0中培养;当茎段腋芽萌发成带叶小枝,剪切下萌发枝条,去叶将茎切成段,接入诱导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选择淡黄色愈伤组织团转接到防褐化及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得丛生不定芽;挑选生长旺盛茎芽丛转接入壮苗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完整粗壮茎枝;挑选高大于3cm茎枝,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根系,获得再生植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茎器官诱导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发生脱分化产生不定芽,形成再生植株方法,繁殖系数比常规器官培养更高,具有取材少、再生率高、增殖速度快、重复性强、数量多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