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套类零件磨粒流去毛刺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021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557096.1

    申请日:2014-10-20

    Abstract: 一种衬套类零件磨粒流去毛刺的加工方法,衬套内腔磨粒流去毛刺工序,为消除径向孔和进油孔以及小孔和进油孔交叉处的毛刺;以外圆和端面定位,压紧安装边上表面。正向循环:磨料从大孔进料,从径向孔出料;反向循环:磨料从径向孔进料,从大孔出料。采用磨料,预热20~40min,循环4次,系统压力P=10MPa,工作压力P=7MPa作为最佳磨粒流工艺。本发明的优点:经过磨粒流去毛刺工艺试验,并用杆式内窥镜检查零件内腔交叉孔转接R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0.8,内腔的表面粗糙度和圆柱度明显改善,交叉孔转接处毛刺基本去除。去毛刺的质量稳定。活门组件一次装配的合格率大幅提高。

    一种提高零件边缘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6773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564332.8

    申请日:2013-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零件边缘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检测方法,在倒角范围内,任何圆滑转接状态曲线形状均视为合格;对于45°倒角,倒角0.3~6mm,极限偏差为±0.2mm;对于非45°倒角,按HB5800—1999《一般公差》长度尺寸公差加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零件边缘倒圆倒角进行了细致规定,改变了以往零件制造质量不稳、人为因素影响大、装配干涉、疲劳性能差等情况,填补了在零件制造细节要求上的空白,为表面完整性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解决了由于加工方法不当,在边缘形成疲劳源,影响零件的整体疲劳性能这一技术问题。

    一种焊接结构液压作动筒分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662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491921.8

    申请日:2013-10-18

    Abstract: 一种焊接结构液压作动筒分解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保证端盖、衬筒、活塞杆等零件经分解后仍然可用的焊接结构液压作动筒分解方法,该分解方法可降低生产压力和修理成本。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进行线切割,沿电子束焊缝中心进行线切割,将端盖与衬筒分离;步骤二:进行分解,将液压作动筒组件分解至零件状态;步骤三:去重熔层,车加工去除线切割断面上的重熔层。

    一种大型弹性封严涨圈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4966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37576.1

    申请日:2010-07-27

    Inventor: 吕泉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弹性封严涨圈制造方法,其工艺步骤包括:(1)使用车床车产品的外径、内径和厚度;(2)使用钻床钻工艺压紧孔;(3)使用车床半精车厚度:(4)热处理;(5)使用磨床磨厚度平面;(6)使用线切割切内、外圆和开口;(7)使用磨床磨外圆;(8)使用磨床磨内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了均压径向密封环结构的大型弹性封严涨圈的制造方法,找出了在径向不受力状态下粗加工外轮廓的变形规律及在径向受力状态下精加工内、外圆时对轮廓度和涨圈开口尺寸的影响,解决了零件结构刚性薄弱,易产生加工变形,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工艺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一种钛合金进气机匣支板裂纹微束等离子焊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058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760057.6

    申请日:2015-11-10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进气机匣支板裂纹微束等离子焊修复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修复方法:步骤一:用着色检查的方法确定裂纹范围;步骤二:用开槽的方法去除裂纹;步骤三:去除裂纹附近的氧化层;步骤四:在开槽部位涂抹钛合金活性剂,并设置微束等离子焊接参数,进行微束等离子焊接;步骤五:检查焊接质量,若质量合格,则转去执行步骤七,否则执行步骤六;步骤六:进行微束等离子补焊,并返回执行步骤五;步骤七:抛修焊接处;步骤八:检查抛修后焊接质量,若质量合格,则执行步骤九,否则返回执行步骤一;步骤九:进行局部校形热处理,完成进气机匣支板裂纹的修复。采用本发明修复的进气机匣质量满足大修机修理要求,且使用灵活、焊接质量好。

    一种航空发动机精密配合环形组件的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989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2070.9

    申请日:2014-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1/00 B23P270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零件的装配方法,具体为一种航空发动机精密配合环形组件的装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内环件与外环件配合安装,精密螺栓安放到初始位置;选择四个对称的精密螺栓以规定的力对称拧紧;按内环件的内表面相对于外环件基准跳动量最大值到最小值的顺序,再以所述规定的力依次拧紧跳动量最大值到最小值位置附近的精密螺栓;重复上述步骤,多次拧紧精密螺栓,直至每个精密螺栓拧紧力都达到精密螺栓设计要求拧紧力矩数值,完成环形组件装配。本发明解决了发动机精密零组件新品装配时由于结构尺寸、加工精度误差和自身微变形等因素,装配精度不易保证的问题,可以减少零件选配数量,提高精密零组件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一种提高零件边缘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6773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64332.8

    申请日:2013-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零件边缘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检测方法,在倒角范围内,任何圆滑转接状态曲线形状均视为合格;对于45°倒角,倒角0.3~6mm,极限偏差为±0.2mm;对于非45°倒角,按HB5800—1999《一般公差》长度尺寸公差加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零件边缘倒圆倒角进行了细致规定,改变了以往零件制造质量不稳、人为因素影响大、装配干涉、疲劳性能差等情况,填补了在零件制造细节要求上的空白,为表面完整性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解决了由于加工方法不当,在边缘形成疲劳源,影响零件的整体疲劳性能这一技术问题。

    一种大型弹性封严涨圈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4966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237576.1

    申请日:2010-07-27

    Inventor: 吕泉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弹性封严涨圈制造方法,其工艺步骤包括:(1)使用车床车产品的外径、内径和厚度;(2)使用钻床钻工艺压紧孔;(3)使用车床半精车厚度:(4)热处理;(5)使用磨床磨厚度平面;(6)使用线切割切内、外圆和开口;(7)使用磨床磨外圆;(8)使用磨床磨内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了均压径向密封环结构的大型弹性封严涨圈的制造方法,找出了在径向不受力状态下粗加工外轮廓的变形规律及在径向受力状态下精加工内、外圆时对轮廓度和涨圈开口尺寸的影响,解决了零件结构刚性薄弱,易产生加工变形,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工艺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