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3002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0007193.9
申请日:2020-01-04
Applicant: 河北西绝慧控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节能型高架电缆用防积雪装置,包括多个套设在电缆线外的除雪件,所述除雪件包括两个套设在电缆线外的环形壳体,两个所述环形壳体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永磁块,多个所述永磁块之间均同极相斥,所述电缆线外设有由长条不锈钢弹片螺旋卷曲形成的螺旋刷条,所述螺旋刷条贴附在电缆线的表面上,所述螺旋刷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环形壳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环形壳体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外均绕设有感应线圈,两个所述感应线圈的绕置方向相反。本发明可通过螺旋刷条被反复拉伸压缩,对电力线进行反复刮洗,可有效彻底的将积雪清除。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65374.X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F18/233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分布式光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得多源气象矩阵;根据历史功率时序数据,采用基于时间序列形态的模糊聚类算法对待预测区域内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进行区域划分;采用贝叶斯方法确定每个子区域的最优网络参数;将最优网络参数应用于每个子区域的Transformer模型,获得每个子区域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将未来预测时段的多源气象矩阵输入各自区域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并利用第一多层感知器,获得待预测区域在未来预测时段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结果。本申请能够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并提高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4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2877.3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光伏的配电网电压云边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属于配电网电压优化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云边协同的基础上,遵循无功‑电压分区控制及混合整数二阶锥优化的思想,提出含光伏电站的配电网云端前置预计算策略与边缘电压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云端的小时级前置预计算分区模型,建立无功‑电压灵敏度分区指标,结合模块度函数分区标准,对电力系统进行分区,实现区域内高耦合,域间弱耦合;其次,建立边缘计算设备的分钟级区内优化策略,将电压优化转化为二阶锥优化,通过电力系统边缘计算设备的实时优化计算,实现电力系统局部区域的快速响应与优化调整,提高系统灵活性;并通过算例,证明本发明可以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67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91003.5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00 , H02J3/18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配电网中低压功率协同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对比目标区域当天设定时间段的需求电负荷与供电范围覆盖目标区域的各类能源供电端的供应电负荷,展开目标区域当天设定时间段的供电方案制定,在当天设定时间段对目标区域供电过程中,实时了解当前各目标供电端供电路径的无功补偿需求并进行相应无功补偿处理,减少供电过程中因无功功率流动而产生的能量损失,在当天设定时间段对目标区域供电完成后,依据无功补偿效益系数与有功匹配效益系数评估目标区域当天设定时间段的供电质量,实现供电调度管理优化闭环,从而推动电网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12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56221.6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16 , H02J3/38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基于数据驱动与源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控制策略通过不同时间尺度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日前调度和日内实时优化控制,其中第一阶段日前调度采用集中式优化方法进行建模,实现在满足电压安全的同时使网络损耗最小,第二阶段的日内实时优化控制基于数据驱动模型,该模型实现区域内部的调压功能,利用基于WGAN‑GP模型生成的电源与负荷数据和调压策略对数据驱动模型进行离线训练,通过两阶段的双时间尺度控制方法,得到了较好的电压调节效果,并降低了网络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26858.9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微电网的交流充电装置,属于微电网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应用技术领域;包括滤波系统、漏电保护器、智能电表、控制系统、交直流转换系统及直流信号采集系统;本申请可以随时采集微电网内部充电电压、电流、使用电量和温度、接地状态等参数,并预留端口,可与网络通信模块进行数据的收发与交换,极大地拓宽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滤波系统设计了有缘滤波单元与无源滤波单元,可抑制微电网内部大部分频段的谐波,提高了本装置对微电网各种谐波环境的适应度,并解决了有源滤波器功率不足、抗冲击能力不强的问题;直流信号采集系统采用Buck电路与结合电流采样放大芯片,对电流质量进行直观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1553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063468.5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吉林省中科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压电力电缆接头声表面波无源测温阅读器,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电力系统电缆的特性,设计一种新型的SAW传感器,从而能够更有利于传感的高压电力电缆接头声表面波无源测温阅读器。本发明在压电基片中部是叉指换能器,叉指换能器两端均连接天线,在叉指换能器两侧有等间距布置的反射栅,在反射栅外侧的压电基片上有吸声材料。本发明SAW传感器具有品质因数高,插损小,频率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等优点,更有利于实现传感。
-
公开(公告)号:CN10476597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193461.X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交联聚乙烯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特征的提取方法,属于高压电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高压电缆局放检测方法中存在的局放特征提取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对高压电缆局放特征进行提取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高频电流互感器实现交联聚乙烯高压电缆局放发生时的金属护套接地电流信号的采集,再将此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对数字信号作小波包分解并对分解后的小波包节点系数或重构信号依次进行模极大值提取和奇异性检测并进行小波包能量指数熵运算,最后根据运算结果绘制放电特征曲线,实现交联聚乙烯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特征的提取。本发明可以提高电缆局放特征的提取精度,为下一步高压电缆局放的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7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66292.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调频潜力评估的虚拟电厂内部资源调用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虚拟电厂资源调用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时刻虚拟电厂内部可调用参与调频的资源对象;计算各资源对象的调频类评价指标;调频类评价指标包括:额定功率、响应时间、响应速度、响应精度、可上调容量以及可下调容量;根据各资源对象的调频类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资源对象的综合评价指标;按照各资源对象的综合评价指标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调用资源对象参与调频,直至满足设定条件后,进行下一时刻的资源对象的调用;设定条件为满足设定调频需求或当前时刻所有的资源对象被全部调用,本申请能快速、准确地实现虚拟电厂内部资源的调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1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30182.6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北京中能汇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储能调控装置,包括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双向逆变器、环境适应性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其中,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和管理电池模组的状态和性能。储能双向逆变器的使用则有助于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有序地接入配电网,同时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环境适应性系统能够维持设备舱和电池舱的适宜温度。此外,能量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合理调配储能系统的能量存储和释放,以应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波动性和间歇性。这个移动式储能调控装置为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带来了灵活、可靠的解决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有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更广泛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