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37686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483467.1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WCu复合粉末的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钨包覆铜现象的WCu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按原子浓度比1:1选取二水钨酸钠和三水硝酸铜为原料制得相应溶液,通过在所得三水硝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使得溶液中产生充足的铜的络合离子,调整所得溶液pH值后装入不锈钢反应釜,制得CuWO4纳米颗粒后再进行分阶段还原,最后制得WCu复合粉末成品。与传统的钨铜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利用在硝酸铜溶液中添加氨水的方法,促使溶液中产生足量的铜的络合离子,从而提高Cu的回收率,制备所得的CuWO4在后续的氢气还原中生成具有良好界面结合的钨包覆铜的WCu复合粉末,而且所得WCu复合粉末混合均匀、颗粒细小及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46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582185.2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颗粒的预处理方法、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碳化硅依次进行清洗、化学镀银和退火热处理等预处理,使碳化硅颗粒表面包覆银纳米层;再将预处理的碳化硅颗粒与Al‑Cu‑Mg合金粉末通过真空热压烧结、热变形和固溶时效热处理等工艺,制备成碳化硅颗粒包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碳化硅颗粒表面包覆银纳米层,提高了碳化硅颗粒与铝基体的润湿性,避免了界面处有害化合物的产生,同时部分银元素扩散到铝基体中,析出纳米尺寸的强化相,提高了铝基体的强度。该碳化硅颗粒表面预处理方法简单,制备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好,该复合材料适用于要求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低膨胀系数的航空航天飞行器精密关键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14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068662.9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双尺度混杂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基复合材料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纳米碳化硅颗粒1~5%、微米碳化硅颗粒13%~28%,余量是微米铝硅镁合金粉末;所述铝基复合材料包括铝基体和分布在铝基体中的增强颗粒,所述增强颗粒包括微米SiC颗粒、微米Si颗粒和纳米SiC颗粒,其中微米SiC颗粒和微米Si颗粒分布在晶粒内和晶界处,纳米SiC颗粒弥散分布在晶粒内。本发明的汽车用双尺度混杂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形成双尺度复相混杂颗粒增强结构,双尺度混杂颗粒的协同作用提高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度、硬度、塑韧性及其耐磨性,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用轻质耐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54789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919956.4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21D2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径管件磁流变弹性材料软模成形装置及方法,属于管材成形领域。该装置包括上模(3)、线圈(4)、下模(7)和柱塞(8);上模(3)和下模(7)外侧布置有线圈(4),上模(3)和下模(7)之间形成型腔,型腔内用于放置管坯(2),管坯(2)内填充有非均质磁流变软模,非均质磁流变软模分为上部分、中间部分和下部分,中间部分对应管坯(2)的变径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由Ⅰ型磁流变弹性材料(5)构成,中间部分由Ⅱ型磁流变弹性材料(6)构成,在外加磁场下Ⅰ型磁流变弹性材料(5)的流动应力小于Ⅱ型磁流变弹性材料(6)。本发明解决了成形变径管件时,管坯变径区顶点位置壁厚减薄过大,变径程度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4932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133020.9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20 , B33Y30/0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流变复合体的快速成形方法,将I型磁流变弹性材料及II型磁流变弹性材料、I型磁流变弹性材料及磁流变粘塑性材料以任意所需形态组合在一起,制备出物理性质非均匀的磁流变复合体。实现了不同物态、力学性能磁流变材料的混合3D打印,可以进行灵活的数字化结构设计,固态磁流变弹性材料成形与半固态磁流变粘塑性材料的封装可以一次完成。借助于不同类型的磁流变材料在外部磁场下力学性能不同响应特性,可满足不同位置需要不同力学性能磁流变材料的复杂使用工况要求。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复合体可以用作减震、阻尼元件或板材成形用软模等多种功能元件和结构元件,性能良好;同时,本发明的方法周期短、流程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33998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148322.9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级钨铜前驱粉体的简易制备方法,通过二水钨酸钠和三水硝酸铜为原料制得相应溶液,再将钨酸钠溶液以1~10滴/s的速度滴入含有铜络合离子的硝酸铜溶液中后利用氨水或硝酸调整混合溶液的pH值,然后将混合溶液直接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发生热化学反应,从而制得纳米级钨铜前驱粉体。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制备出混合均匀、颗粒细小及纯度高的钨铜前驱粉体,并且与水热法相比,本发明显著的特点是生产周期短,无需反应釜,制备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84932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33020.9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20 , B33Y30/0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流变复合体的快速成形方法,将I型磁流变弹性材料及II型磁流变弹性材料、I型磁流变弹性材料及磁流变粘塑性材料以任意所需形态组合在一起,制备出物理性质非均匀的磁流变复合体。实现了不同物态、力学性能磁流变材料的混合3D打印,可以进行灵活的数字化结构设计,固态磁流变弹性材料成形与半固态磁流变粘塑性材料的封装可以一次完成。借助于不同类型的磁流变材料在外部磁场下力学性能不同响应特性,可满足不同位置需要不同力学性能磁流变材料的复杂使用工况要求。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复合体可以用作减震、阻尼元件或板材成形用软模等多种功能元件和结构元件,性能良好;同时,本发明的方法周期短、流程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74630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32486.7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21D26/021 , B21D26/031 , B21D2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复合软模和基于磁流变复合软模的板材成形方法,该磁流变复合软模包括由Ⅰ型磁流变弹性材料构成的软模基体,在软模基体内的预定位置封装至少一个Ⅱ型磁流变弹性单元或者至少一个磁流变粘塑性单元;Ⅱ型磁流变弹性单元由Ⅱ型磁流变弹性材料构成;磁流变粘塑性单元由磁流变粘塑性材料构成;在外加磁场下,Ⅰ型磁流变弹性材料与Ⅱ型磁流变弹性材料、磁流变粘塑性材料的压力响应特性不同。使用该磁流变复合软模作为板材成形传力介质,可以促进板材局部复杂结构特征的充分填充,避免成形缺陷,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磁流变弹性体软模无法实现局部差异化压力分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3998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48322.9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级钨铜前驱粉体的简易制备方法,通过二水钨酸钠和三水硝酸铜为原料制得相应溶液,再将钨酸钠溶液以1~10滴/s的速度滴入含有铜络合离子的硝酸铜溶液中后利用氨水或硝酸调整混合溶液的pH值,然后将混合溶液直接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发生热化学反应,从而制得纳米级钨铜前驱粉体。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制备出混合均匀、颗粒细小及纯度高的钨铜前驱粉体,并且与水热法相比,本发明显著的特点是生产周期短,无需反应釜,制备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846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82185.2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颗粒的预处理方法、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碳化硅依次进行清洗、化学镀银和退火热处理等预处理,使碳化硅颗粒表面包覆银纳米层;再将预处理的碳化硅颗粒与Al‑Cu‑Mg合金粉末通过真空热压烧结、热变形和固溶时效热处理等工艺,制备成碳化硅颗粒包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碳化硅颗粒表面包覆银纳米层,提高了碳化硅颗粒与铝基体的润湿性,避免了界面处有害化合物的产生,同时部分银元素扩散到铝基体中,析出纳米尺寸的强化相,提高了铝基体的强度。该碳化硅颗粒表面预处理方法简单,制备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好,该复合材料适用于要求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低膨胀系数的航空航天飞行器精密关键零部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