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73997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01002.2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用仪表级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纳米碳化硅颗粒1%~8%、微米碳化硅颗粒35%,余量为铝合金粉。本发明的航空用仪表级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纳米碳化硅颗粒、微米碳化硅颗粒和铝合金粉末作为原料制成,总碳化硅体积分数可以在36%~43%之间任意调整,保证了材料较低的热膨胀系数;纳米碳化硅颗粒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强度,同时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加工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所得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热稳定性好、热导率高、密度较低等性能;可与多种材料匹配,代替铍、轴承钢、碳钢等航天惯性系统用材料,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02677172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210188943.2
申请日:2012-06-11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尺寸钒酸铋单晶的制备方法,将Bi2O3和V2O5按1:1的摩尔比混合压制成料块后装入刚玉杯中,在温度800oC下烧结10小时;烧结后装入直径150mm、高80mm、壁厚2.2mm的铱坩埚,然后放入单晶提拉炉,提拉炉内冲入N2气氛,使炉中氧分压为1%;以 方向的YVO4晶体作为籽晶,控制铱坩埚底部温度为960—980oC,生长晶体提拉速度为1mm/h,转速为8rpm;晶体停止生长后,放置24小时,取出,即获得BiVO4单晶。以铱坩埚替代铂坩埚,显著降低了成本;以YVO4晶体替代铂丝作为籽晶,以氧气分压为1%的氮气氛作为生长气氛,提高了晶体生长的稳定性,增大了晶体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286436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293924.6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天器的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组成:SiC 23~35%,Si 26~35%,Mg 1.8~2.0%,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粉体的表面处理、真空湿法高能球磨混料、真空热压烧结。通过控制SiC、合金元素Mg的加入量及制备工艺,能有效的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及密度,提高抗拉强度,获得成本较为低,热膨胀系数为7~9×10-6/℃,密度 230MPa,且具有抗腐蚀性的复合材料。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要求材料具有轻质、低膨胀、耐腐蚀、一定强度要求性能的航空航天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980000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296986.3
申请日:2010-09-2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浑浊介质微粒运动特性的完整、高分辨测试方法。首先,根据微粒光散射理论,结合散斑图特征值与微粒运动间的解析关系,利用动态散斑测试光路实现对浑浊介质“溶液→胶体→沉淀”过程中微粒运动特性的连续、完整、实时检测;同时,采用飞秒激光测试光路,对该过程中微粒运动的不同临界点进行瞬态研究,获得浑浊介质微粒瞬态动力学行为的高时空分辨分析;两者结合,最终实现对浑浊介质“溶液→胶体→沉淀”过程中微粒运动图像的完整而又具有高时空分辨特点的测试。该方法是一种非接触、高精度、实时在线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制药及化工生产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24489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775103.4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体积分数为6~16%的纳米碳化硅颗粒均匀分布在体积分数为84~94%的铝合金中组成,所述制备方法为首先通过配料、球磨、预成型及热压成型制备1~5%纳米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次将其真空浓缩蒸发掉部分铝合金基体,最后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即制得本发明的纳米碳化硅颗粒含量的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实验数据证明通过本发明制备的高纳米碳化硅颗粒含量的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不仅因纳米碳化硅颗粒的高含量具有高导热、导电性能、比模量、耐磨性等功能性质,且兼顾强度及塑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44893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75103.4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2/0063 , C22C1/1036 , C22C21/00 , C22C2001/1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体积分数为6~16%的纳米碳化硅颗粒均匀分布在体积分数为84~94%的铝合金中组成,所述制备方法为首先通过配料、球磨、预成型及热压成型制备1~5%纳米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次将其真空浓缩蒸发掉部分铝合金基体,最后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即制得本发明的纳米碳化硅颗粒含量的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实验数据证明通过本发明制备的高纳米碳化硅颗粒含量的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不仅因纳米碳化硅颗粒的高含量具有高导热、导电性能、比模量、耐磨性等功能性质,且兼顾强度及塑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799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10468012.8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2%~4%的钇钡铜氧化物(YBa2Cu3O7-x),余量为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钇钡铜氧化物(YBa2Cu3O7-x)是一种良好的固体润滑剂,兼具超导电性、热稳定性和减摩耐磨特性。本发明优选粒度为20~500nm的YBa2Cu3O7-x粉末和过500目筛的铜粉末,原料经混料、初压后采用阶段式升温、阶段式加压压制、阶段式降温和加压压制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组织致密性,避免了复合材料中气孔、裂纹等缺陷的出现,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摩擦磨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380702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810172599.1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i基高温无铅软钎料及制备方法,属于电子封装与组装等钎焊焊料技术。该Bi基高温无铅软钎料,原料组份包括:铋Bi:80-90wt%;锑Sb:2-8wt%;锡Sn:2-12wt%,配方组分中还可以含有混合稀土镧、钕中的至少一种,含量为0.05-1.5wt%。该新型高温无铅软钎料熔点在250℃~450℃之间、润湿铺展性好、强度高、耐腐蚀性好,可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电子工业的各种技术、环境和人为要素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46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82185.2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颗粒的预处理方法、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碳化硅依次进行清洗、化学镀银和退火热处理等预处理,使碳化硅颗粒表面包覆银纳米层;再将预处理的碳化硅颗粒与Al‑Cu‑Mg合金粉末通过真空热压烧结、热变形和固溶时效热处理等工艺,制备成碳化硅颗粒包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碳化硅颗粒表面包覆银纳米层,提高了碳化硅颗粒与铝基体的润湿性,避免了界面处有害化合物的产生,同时部分银元素扩散到铝基体中,析出纳米尺寸的强化相,提高了铝基体的强度。该碳化硅颗粒表面预处理方法简单,制备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好,该复合材料适用于要求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低膨胀系数的航空航天飞行器精密关键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843047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282833.2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微处理器控制电容器串并联转换的变压器,变压器的交流输入端与全波整流电路连接,全波整流电路的正向输出端分别接分压比较电路和串并联转换电路,串并联转换电路包括多个通过光电耦合开关电路串接的分压电容器,串并联转换电路中每个分压电容器的两端分别通过二极管与变压器直流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分压比较电路包括一个电压比较器和两条与全波整流电路正向输出端连接的电阻分压电路,其中一条电阻分压电路与稳压电路连接,电压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两条电阻分压电路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实现了串联分压充电后并联放电的新型换能方式。与电磁变压器相比,所用器件功耗非常小,转换效率非常高,发热量也很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