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40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64885.9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电池采用锂镁合金作为负极,并精确控制锂镁合金中的镁含量为1.4%‑6%,该锂镁合金的理论比容量高,电压窗口宽,镁的加入会降低锂原子的化学反应活性,改进锂金属负极与硫化物电解质直接接触的反应速率,减缓负极金属锂与电解质反应为低锂离子电导率副产物,使得锂金属能够均匀沉积在负极表面,形成致密的锂晶须层,避免在负极表面形成裂纹,从而改善负极和硫化物电解质的界面阻抗,抑制负极与固态电解质界面的副反应和锂枝晶的生长,在循环过程中保证了界面的稳定性,使得本发明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具有较高的临界电流密度及良好的循环性能。

    减震垫及车辆
    3.
    发明公开
    减震垫及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517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436677.0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垫及车辆,减震垫包括:本体,本体为环形;多个减震部,多个减震部均设于本体的外侧壁,且多个减震部沿本体的周向方向依次间隔开,沿减震垫的轴向方向,每个减震部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或第二端凸出本体。由此,在减震垫的本体的外侧壁周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减震部,沿减震垫的轴向方向,减震部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凸出本体,从而使减震部能够提供轴向预紧力,而无需通过增加弹簧机构的方式来提供轴向预紧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无需在减震部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另设凸点结构,简化了减震垫的轴向结构设计,且单一刚度结构设计的减震部刚度较大,不易被压溃或磨损,提高了减震垫的使用寿命。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70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16501.4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所述电池壳体包括外壳和容纳外壳内电芯的空间,至少部分所述外壳和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功能材料,所述功能材料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芯的面积最大的面的表面;或者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填充所述功能材料的腔室,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芯的面积最大的面的表面;所述功能材料被配置成:在所述功能材料膨胀挤压受力经过屈服强度后,所述功能材料受力的变化量△F与所述功能材料的形变量△ε的比值不大于5%。本申请通过功能材料对电芯施加恒定的外加压力,以此来保证电芯在循环过程中能受到均匀的恒定的外加压力,可以提升活性材料与导电剂之间的接触,有利于电芯循环寿命等性能的提升。

    一种电池发热量测量装置和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5664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93524.X

    申请日:2022-08-1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发热量测量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池充放电柜、冷却浴槽和液体冷却机;电池充放电柜设置为对被测试电池充放电;被测试电池放置于冷却浴槽内,冷却浴槽内填充有冷却介质,并且被测试电池的电芯浸没于冷却介质中;冷却浴槽的第一进口和/或第一出口分别设置有热电偶,热电偶设置为检测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却浴槽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冷却介质管道连通,两个冷却介质管道分别连接冷却机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实现了为精确测量被测试电池在特定温度下的发热量,在热仿真模型中准确输入电池发热量提供技术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