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14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385369.3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饲料中林可胺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本发明采用80%甲醇磷酸氢二钾溶液对饲料中3种林可胺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吡利霉素)进行提取,并采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MCX)固相萃取小柱对试样进行净化。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吡利霉素进行同时定量。结果表明,在40~4000μg kg‑1的添加水平下,7种饲料中林可胺类的平均回收率在81.5%~103.3%之间,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饲料中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在3.6~9.8μg kg‑1和11.4~31.3μg kg‑1之间。该方法适用于同时测定饲料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吡利霉素3种抗生素。本发明准确灵敏,操作简便,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0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85369.3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饲料中林可胺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本发明采用80%甲醇磷酸氢二钾溶液对饲料中3种林可胺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吡利霉素)进行提取,并采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MCX)固相萃取小柱对试样进行净化。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吡利霉素进行同时定量。结果表明,在40~4000μg kg‑1的添加水平下,7种饲料中林可胺类的平均回收率在81.5%~103.3%之间,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饲料中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在3.6~9.8μg kg‑1和11.4~31.3μg kg‑1之间。该方法适用于同时测定饲料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吡利霉素3种抗生素。本发明准确灵敏,操作简便,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231281.5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可食动物肌肉中六种核苷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包括如下步骤:1)均质化肌肉样品经高氯酸提取液提取;2)用2mol/mL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5.5—6.5;3)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上样检测,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所述的六种核苷酸为胞嘧啶核苷酸(CMP)、尿嘧啶核苷酸(UMP)、腺嘌呤核苷酸(AMP)、鸟嘌呤核苷酸(GMP)、次黄嘌呤核苷酸(IMP)和肌苷(HxR)。该方法使用时用样量少、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可同时检测6种核苷酸,有助于加快测定可食动物肌肉中风味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843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41672.X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23K50/75 , A23K10/30 , A23K10/12 , A23K10/14 , A23K10/37 , A23K20/20 , A23K20/26 , A23K20/142 , A23K20/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泰和乌鸡生产性能及其蛋品质的发酵饲料及其应用。将泰和乌鸡日粮中的米糠以发酵构树进行等量替代。所述发酵构树的制备是选用株高90‑120 cm的杂交构树进行刈割、切断、粉碎,添加乳酸菌、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充分混合后,装袋密封,于室温条件下发酵21d,制成发酵构树。本发明可以提高平均产蛋率和平均蛋重,加深蛋黄颜色、提高蛋壳强度,有效增加泰和乌鸡蛋中叶酸和锌的含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发酵构树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应对我国蛋白饲料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解决冬春季节饲料短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9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38740.3
申请日:2024-07-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泰和县泰和乌鸡产业发展中心 , 泰和傲昕乌鸡发展有限公司
IPC: A23K50/75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20 , A23K20/26 , A23K20/142 , A23K20/189 , A23K20/174 ,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禽养殖饲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生长期泰和乌鸡生产性能的配合饲料及其应用。所述泰和乌鸡配合饲料主要由:玉米、43%豆粕、膨化大豆、米糠、碎米、细石粉、磷酸氢钙、氯化钠、预混料、豆油、L‑赖氨酸磷酸盐、DL‑蛋氨酸和酶制剂组成。经测定,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17%,能量为3000 Kcal/kg,能够满足生长期(55‑90日龄)泰和乌鸡的蛋白质与能量需要。采用本饲料配方饲喂生长期泰和乌鸡,可以增加平均日增重,降低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大大降低饲料成本。同时,该饲料还可以提高屠宰率和半净膛率,改善腿肌剪切力,从而增加可食用部分,并使肉质更为鲜嫩,达到理想的养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41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28799.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江西汪陂途泰和乌鸡发展有限公司 , 泰和傲昕乌鸡发展有限公司
IPC: A23K50/75 , A23K10/30 , A23K10/12 , A23K10/37 , A23K20/28 , A23K20/142 , A23K20/189 ,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泰和乌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发酵构树饲料及其应用。所述饲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发酵构树的制备,由构树与乳酸菌和酵母菌经室温发酵21d后制成;(2)发酵构树饲料配方的订制,以发酵构树等量替代育成期泰和乌鸡日粮中的米糠,替代量占日粮总重的4%;(3)发酵构树饲料的制备。与对照组相比,发酵构树占日粮总重4%时,能有效提高育成期泰和乌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和肉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4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132121.0
申请日:2023-02-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的复合益生菌及其应用。所述复合益生菌由婴儿双歧杆菌BI‑ZJU、植物乳杆菌LP‑ZJU和乳酸片球菌PA‑ZJU,按照菌落形成单位数目之比为2:5:3复合,进行浓缩并冷冻干燥,加入适量麦芽糊精而制成。将复合益生菌稀释后,使用喂食器经口灌胃1日龄哺乳仔猪和/或29日龄仔猪(26日龄断奶)1次,使每头仔猪灌喂活菌数达到1010 CFU。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能够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的腹泻率,显著提高猪保育期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也有降低的趋势。此外复合益生菌也能显著降低仔猪第25天粪便中的促炎因子和钙卫蛋白水平,显著提升仔猪第25天粪便中的抑炎因子水平,提示复合益生菌能降低肠道炎症水平,改善肠道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66495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75749.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泰和县泰和乌鸡产业发展中心 , 泰和傲昕乌鸡发展有限公司
IPC: A23K50/75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20 , A23K20/26 , A23K20/142 , A23K20/189 , A23K20/163 , A23K20/174 , A23K20/105 ,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泰和乌鸡生长性能、肉品质的配合饲料及其应用。所述饲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玉米40.931%、43%豆粕16.598%、膨化大豆4%、米糠5%、碎米30%、细石粉1.35%、磷酸氢钙1%、氯化钠0.35%、L‑赖氨酸磷酸盐0.05%、DL‑蛋氨酸0.106%、酶制剂0.015%和预混料0.6%;其粗蛋白含量为15%,能量为3000 Kcal/kg。本发明的配方可以满足90‑150日龄阶段泰和乌鸡所需的蛋白质与能量,且具有粗蛋白含量低、必需氨基酸配比平衡、能量水平高的营养特点。采用本饲料配方饲喂90‑150日龄阶段的泰和乌鸡,可显著增加泰和乌鸡日增重,降低料重比,降低了饲料原料的综合使用成本;同时提高屠宰率,改善肉品质,肉质更为鲜嫩,且货架期更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32121.0
申请日:2023-02-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的复合益生菌及其应用。所述复合益生菌由婴儿双歧杆菌BI‑ZJU、植物乳杆菌LP‑ZJU和乳酸片球菌PA‑ZJU,按照菌落形成单位数目之比为2:5:3复合,进行浓缩并冷冻干燥,加入适量麦芽糊精而制成。将复合益生菌稀释后,使用喂食器经口灌胃1日龄哺乳仔猪和/或29日龄仔猪(26日龄断奶)1次,使每头仔猪灌喂活菌数达到1010 CFU。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能够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的腹泻率,显著提高猪保育期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也有降低的趋势。此外复合益生菌也能显著降低仔猪第25天粪便中的促炎因子和钙卫蛋白水平,显著提升仔猪第25天粪便中的抑炎因子水平,提示复合益生菌能降低肠道炎症水平,改善肠道健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