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0343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54951.7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和装置,获取VSC‑HVDC系统中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并网点交流电压和VSC‑HVDC系统的输出电流;确定VSC‑HVDC系统中送端换流站的调制电压;对新能源储能系统的高频振荡进行抑制。本申请考虑了送端换流站与新能源储能系统之间的线路的作用,避免了WFVSC阻抗和新能源储能系统阻抗相位差过大的情况,对新能源储能系统的高频振荡实现最大程度的抑制,抑制效果好,能够显著提升新能源储能系统经由VSC‑HVDC接入主网时的系统运行稳定性。本申请以送端换流站的调制电压为基础实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高频振荡抑制,与具体的调制方式无关,调节更灵活,适用于包括SVM、SPWM在内的VSC‑HVDC系统中新能源储能系统的高频振荡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26605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491136.X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角综合评估的新型能源供给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其首先选取负荷失电率、负荷失热率、系统年化成本和能量过剩率作为新型能源供给系统电热供应稳定性、经济性和新能源利用情况三方面的评估指标,建立三角综合评估模型,并设定三角综合评估模型的面积为优化配置方法的目标函数;然后以三角综合评估模型的面积最大为目标,服从约束条件,建立新型能源供给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最后采用分层迭代算法,求解出新型能源供给系统的最优配置方案,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优化配置方案可以满足偏远地区电力热力的刚性需求,并有利于能源供给系统自身的经济运行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8618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469760.X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针对光伏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波动,本发明公开提出了一种离网运行时电‑热联供微电网中功率自适应协同控制方法,步骤包括:1.采用小波理论与EMD相结合的方式,对电站历史功率信号进行消噪、频带划分和获取若干固有模态函数,得到瞬时频率‑时间关系曲线,确定系统的分频频率;2.系统运行时采集光伏功率信号;3.按分频频率将实时的功率信号分为中高频和低频两个部分,低频部分由热泵进行平抑消纳;4.剩余中高频波动分量由混合储能进行自适应补偿,可将超级电容承担的功率缺额逐步转移给蓄电池,避免后者的频繁充放电。本发明控制系统将电热进行了耦合,进行能量的协同分配,且总体投资成本低于单纯的电储能系统,更具商业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26605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91136.X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角综合评估的新型能源供给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其首先选取负荷失电率、负荷失热率、系统年化成本和能量过剩率作为新型能源供给系统电热供应稳定性、经济性和新能源利用情况三方面的评估指标,建立三角综合评估模型,并设定三角综合评估模型的面积为优化配置方法的目标函数;然后以三角综合评估模型的面积最大为目标,服从约束条件,建立新型能源供给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最后采用分层迭代算法,求解出新型能源供给系统的最优配置方案,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优化配置方案可以满足偏远地区电力热力的刚性需求,并有利于能源供给系统自身的经济运行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6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56651.2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电站电能质量主动控制方法和装置,基于谐振器分离端口电压中的谐波和不平衡电压分量确定谐波阻抗系数;基于谐波阻抗系数确定储能电站中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指令电压;基于所述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指令电压对储能电站的电能质量进行主动控制。本申请基于自同步电压源实现储能电站的电能质量主动控制,无需分离谐波和基频分量,基于储能电站的剩余功率容量得到谐波阻抗系数,并根据谐波阻抗得到电能质量主动控制环节指令电压,相比于基于谐波电流的电能质量主动控制策略,降低了计算复杂,实现电能质量闭环控制的同时,可以避免电能质量主动控制对储能电站自身运行的影响,提高了特高压直流送端电网的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8618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69760.X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针对光伏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波动,本发明公开提出了一种离网运行时电-热联供微电网中功率自适应协同控制方法,步骤包括:1.采用小波理论与EMD相结合的方式,对电站历史功率信号进行消噪、频带划分和获取若干固有模态函数,得到瞬时频率-时间关系曲线,确定系统的分频频率;2.系统运行时采集光伏功率信号;3.按分频频率将实时的功率信号分为中高频和低频两个部分,低频部分由热泵进行平抑消纳;4.剩余中高频波动分量由混合储能进行自适应补偿,可将超级电容承担的功率缺额逐步转移给蓄电池,避免后者的频繁充放电。本发明控制系统将电热进行了耦合,进行能量的协同分配,且总体投资成本低于单纯的电储能系统,更具商业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2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68294.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nventor: 方保民 , 李宏波 , 唐红燕 , 韩良煜 , 张译 , 冶秀兰 , 周敏 , 马龙 , 张容福 , 相子源 , 曹广英 , 王文俊 , 包维明 , 朱文玉 , 王冬梅 , 吕龙 , 张淼鑫
IPC: G06F18/25 , G06F18/2415 , G06N3/084 , G06N3/0464 , G06V10/44 , G06V30/18 , G06V30/41 , G10L15/26 , G06F16/25 , G06F16/2455 , G06F9/5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中台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法与系统,涉及数据管理和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融合形成综合特征向量,基于综合特征向量建立数据解析模型,得到解析后的信息,将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并反馈给用户实时处理后的事件结果,本发明通过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多模态特征提取,使得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能够被有效转化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向量,从而实现不同类型数据的深度融合,基于综合向量建立的数据解析模型采用梯度下降深度学习算法,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1540.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10/10 , G06Q50/06 , G06F16/2457 , G06F16/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富裕新能源电力与可调负荷增量交易的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市场成员管理模块,用于对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的注册信息进行维护;账户分配模块,用于对系统用户进行系统账户创建和分配;模型管理模块,用于为系统运行提供所需模型及参数信息;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外部接入的各类数据进行状态监视与维护管理;申报发布管理模块,用于发布市场相关的事前信息、事后信息,对市场主体的申报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增量交易模块,用于基于申报信息,调用算法服务实现增量交易的撮合,生成交易出清结果;结算管理模块,用于对交易出清结果进行结算。本申请可对增量交易落地实现可靠支撑,有利于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287344.X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Inventor: 肖明 , 夏潮 , 宋锐 , 肖洋 , 方保民 , 陈春萌 , 梁英 , 程林 , 王峰 , 李绚绚 , 王少飞 , 张艳 , 于大海 , 李贺文 , 马晓光 , 杨军 , 罗敏 , 马勇飞 , 杨文丽 , 卢国强 , 甘嘉田 , 丁玉杰 , 赵东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调相机涉网特性及AVC综合协调控制策略检测平台,包括:协调控制系统以及多个与协调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的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包括实时仿真器、FPGA网卡和数模转换模块,实时仿真器通过至少一块FPGA网卡与数模转换模块进行高速数据交互。有益效果为:具有系统构架分布式、仿真速度快、仿真规模大,数据交互延时低、通信抖动小、适用于多系统(调相机励磁系统及AVC控制系统)大规模联合测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2034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99674.5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G06V10/762 , G06V10/774 , G06K9/62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密度峰值‑FCM的含气象数据的风光典型场景构造方法,所述风光典型场景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历史数值天气预报的数据以及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历史年实测出力数据,构造原始的数据集矩阵;S2:对S1中构造的原始数据集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并构建降维后的天气特征矩阵;S3:根据密度峰值优化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S2中获得的降维后的天气特征矩阵进行聚类处理;S4:根据S3中天气模式识别的结果对历史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日出力数据进行分类,然后再拟合得到不同天气模式下的风、光典型日出力场景。该方法通过对多种气象特征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既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始数据特征,又能够避免数据冗余、提高计算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