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
    1.
    发明公开
    摩托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60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211567.2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摩托车包括车架组件、后平叉、后车轮及减震器。后平叉的一端与后车轮连接,后平叉另一端连接至车架组件上。减震器的一端与后平叉连接,减震器的另一端连接至车架组件上。摩托车还包括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与减震器连接,调节装置能通过调节减震器的状态,以调整后平叉的倾角。如此,通过设置调节装置,能够对减震器的状态进行调节,减震器状态的改变会带动后平叉运动,从而改变后平叉的倾角,进而调整整车姿态,调节方式简单,成本低,且更为安全,舒适度也更高。

    摩托车
    2.
    发明公开
    摩托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60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203015.7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摩托车包括车架组件及车把结构,车把结构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组件上。车把结构包括安装板及车把组件。车把组件包括座体及手把管,手把管的一端与座体连接,座体与安装板围成有连接槽,部分悬架组件穿设于连接槽内;其中,安装板至少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点位,座体通过安装点位可拆卸地连接至安装板上。如此,车把组件结构强度高,并且,车把组件可以单独拆装,操作难度低,便于维修,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一种摩托车及其上下联板与前大灯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00919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506516.6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联板与前大灯组件,包括上联板本体、下联板本体及前大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大灯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插件,另一侧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上联板本体上设置有螺母,与所述螺栓孔配合的螺栓能够旋紧在所述螺母上,所述下联板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插件配合的插孔。在安装前大灯本体时,只要将前大灯本体的一侧的插件插入到下联板本体的插孔中,将前大灯另一侧的螺栓孔中的螺栓旋拧在上联板本体的螺母中,即可实现前大灯本体的快速安装。本发明能够实现前大灯本体的快速安装,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

    一种摩托车
    4.
    发明公开
    一种摩托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9236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46022.8

    申请日:2022-03-31

    Inventor: 陈云蛟 王军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包括油箱和罩壳,油箱包括供驾驶员腿部夹持的第一夹持部,沿摩托车宽度方向,第一夹持部包括对称分布于两侧的第一夹持面,第一夹持面包括夹持前端和夹持后端,夹持前端相对于夹持后端靠近前车轮,从夹持前端到夹持后端,第一夹持面逐渐靠近油箱的中平面;罩壳包括挡风组件,沿摩托车宽度方向,挡风组件对称安装于油箱两侧,并相对于油箱靠近前车轮,沿前车轮到后车轮的方向,挡风组件向上倾斜设置,沿摩托车宽度方向,挡风组件向外凸起,且在摩托车宽度方向,挡风组件的最外侧与夹持前端的距离为L1,170mm≤L1≤220mm。如此设置,能够引导气流远离用户腿部,提高驾驶摩托车高速行驶时的舒适度并降低整车风阻。

    骑乘式车辆
    5.
    发明公开
    骑乘式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409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37296.4

    申请日:2021-12-29

    Inventor: 王军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骑乘式车辆,包括:动力系统,包括提供动力的动力源;行走系统,包括能被动力系统驱动的车轮;车架,支撑动力系统;壳体组件,包装车架和动力系统;操纵系统,控制骑乘式车辆的行进;骑乘式车辆还包括:两个定风翼,分别连接于车体的两侧,定风翼包括上翼片和下翼片,上翼片连接于车体的两侧,并相对车体向外延伸,下翼片分别连接上翼片和车体;上翼片包括迎风部,迎风部的上端具有第一迎风面,第一迎风面至少部分为向迎风部内部内陷的曲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骑乘式车辆,其通过设置定风翼有效防止车辆高速行进时前轮抬起,并且定风翼不会过度增加风阻。

    一种车辆
    6.
    发明公开
    一种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886912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09936.5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包括散热器散热出气机构以及空滤器进气结构,其中,散热器散热出气机构包括散热器总成、散热风扇及散热管道,散热风扇的进风侧朝向散热器总成,散热风扇的出风侧朝向散热管道的进气端,散热管道的出气端与车身护罩上的开口连通;空滤器进气结构包括空滤器、进气管及进气格栅,空滤器与进气格栅分别设置于进气管的两端,进气格栅上开设有多个呈蜂窝状排列的进气孔;散热器总成位于进气格栅后方;综上所述,进气格栅上形成密布的进气孔,形成滤网结构,避免散热器总成积灰,保证散热效率;散热器散热出气机构能够将散热器总成排出的热空气排到车外,避免热空气参与车内循环,防止车内温度因此而升高,以改善用户体验。

    摩托车
    7.
    发明公开
    摩托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60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203134.2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车架组件及悬架组件,悬架组件包括后平叉、减震器及连杆机构,减震器分别与车架组件、后平叉连接;悬架组件为多连杆后悬架,连杆机构分别与后平叉、车架组件连接,且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调节点,减震器能与不同的第一调节点连接,以改变后平叉的倾角。如此,能够获得多个不同后平叉相对于地面的初始角度,实现后平叉倾角的改变,从而改变整车后悬挂姿态,使整车姿态更加运动或者舒适,开发成本低、调节简单,且更为安全,舒适度也更高。

    摩托车
    8.
    发明公开
    摩托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107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26712.8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包括:挡风组件,挡风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摩托车前侧的车身覆盖件上;转向组件,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把手,转向把手用于控制摩托车的运动方向;挡风组件包括第一挡风件、第二挡风件和第三挡风件,在一个垂直于摩托车左右方向的对称面上,摩托车基本相对于对称面左右对称;第一挡风件设置在摩托车的前方,且第一挡风件设置为至少部分穿设对称面且相对于对称面左右对称;第二挡风件和第三挡风件设置在摩托车的左右两侧,且第二挡风件和第三挡风件相对于对称面左右对称。通过上述设置提高挡风组件的可视性,从而提高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

    一种摩托车及其前挡泥板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04222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507099.7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挡泥板组件,包括前挡泥板,还包括装饰罩,所述装饰罩罩设在减震器的前方,所述前挡泥板通过所述装饰罩连接在所述减震器上。本发明中的前挡泥板组件中包括前挡泥板和装饰罩。装饰罩罩设在减震器的前方,从而能够规避泥水进入到减震器中,保护减震器不被损坏。另外,本发明中的前挡泥板通过装饰罩连接在减震器上。减震器的振动只有通过装饰罩才能够传递给前挡泥板。在传递的过程中,装饰罩会吸收一部分振动,因此传递给前挡泥板的振动就会明显削弱,从而延长了前挡泥板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前挡泥板组件的摩托车。

    摩托车
    10.
    发明公开
    摩托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657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98734.9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悬架组件,悬架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行走组件,行走组件通过悬架组件连接至车架;其特征在于,悬架组件包括后平叉组件,悬架组件还包括支撑轴和衬管组件,支撑轴至少部分穿设衬管组件、后平叉组件和车架,且衬管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后平叉组件和支撑轴之间,衬管组件和后平叉组件之间设置有轴承组件,轴承组件的材料设置为塑料。通过上述设置,降低了摩托车安装时的工艺要求,且通过以塑料轴承替换钢制轴承,降低了摩托车的生产成本,同时实现摩托车的轻量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