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09327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711178469.4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比姆泰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钢构件变形分析的虚拟预拼装误差判定方法,首先在结构设计阶段对结构单元根据施工方案及工况进行结构变形分析并确定结构预起拱值,完成结构设计优化;工厂根据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进行构件加工;加工完成后对构件扫描检测及虚拟预拼装,利用优化后的计算模型在设计分析软件中模拟扫描时的约束条件和影响因素计算出被扫描构件的变形△1,将扫描模型分析的偏差△2与变形分析△1结果叠加,即得到实际的加工偏差△,通过结构变形分析提高钢构件虚拟预拼装检测的准确性,为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提供可信的数据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81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0557806.4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绿筑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标准化结构体系的全自动智能建造系统及建造方法,其中建造系统包括结构系统、软件系统和智能化机械安装系统,结构系统由结构相同的多个标准结构单元相连而成,标准结构单元为多轴杆空间对称结构,标准结构单元之间连接形成空间杆系结构;软件系统根据输入的结构系统的特征值数据生成优化模型,并将生成的优化模型传递给智能化机械安装系统;智能化机械安装系统根据优化模型所输出的数据,将标准结构单元运送至指定位置并完成标准结构单元之间的安装。本发明所设计的结构系统中只有一个标准结构单元,统一了构件多样性和机械安装标准性的矛盾,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钢结构体系的全自动智能化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104746895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138013.X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单管支撑装置,包括单管支撑、液压千斤顶和固定于单管支撑上端面的内部限位滑动腔芯,所述液压千斤顶通过内部限位滑动腔芯限制于单管支撑上端面上,所述内部限位滑动腔芯外周面上滑动安装有外包套筒,外包套筒顶部固定安装有钢管顶托;所述液压千斤顶位于外包套筒内并能抵接外包套筒同步升降;所述内部限位滑动腔芯与单管支撑上端面连接处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钢垫片,该若干钢垫片能抵接于外包套筒裙边。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适用于各种卸载施工,拆装方案,适用性强,重复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37230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67245.6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信息模型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塔吊自动选型和优化系统及方法,所述塔吊自动选型和优化方法在钢结构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根据BIM模型初步确定钢结构的分段方案,统计各构件的单重,自动形成各构件的数据库并添加到第三方BIM平台;第二步:根据施工现场的BIM模型,确定待吊装钢构件的安装位置与现场塔吊的空间位置关系,并自动根据构件编号将上述空间关系添加到构件数据库;本发明以解决大体量、结构复杂的钢结构分段方案过于依赖经验,缺乏精细化科学化优化改进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85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43251.6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工程可视化验收方法,通过系统在空间三维可视化的虚拟环境下进行钢结构验收申请及验收判定,通过不同色彩表达验收结果,使项目管理者能直观的了解工程验收结果及状态;录入测量结果与BIM模型中标准判定可辅助验收,提高效率;系统自动将验收过程信息录入BIM模型,用于工程运营阶段维保信息使用,实现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本发明改变传统钢结构工程验收管理沟通成本高,效率低,错误率高的“信息孤岛”问题,避免验收工作流于形式,实现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96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178470.7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10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总承包工程施工阶段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用户处理模块(客户端)、数据传输处理器、业务数据存储模块、BIM模型存储模块、监控设备、模型处理服务器;该方法,利用CDM(Concordance Design Model)、RDM(Released Design Model)、FCM(Finished Coordination Model)三阶段模型智能转换将工程设计模型的可视化、施工阶段工程变更、工程质量问题闭环管理与三维建筑模型协同设计实时智能融合,实现总承包工程施工阶段的智能、高效协同作业,提高施工效率,改善企业工程管理模式,促进精益化、信息化企业管理方式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703855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199457.3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103 , G06F17/30994 , G06K17/0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钢结构BIM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资料、业务流程、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流程规划,以可视化三维项目模型为基础,利用数据采集、实时监控、分析预测手段,实时掌握工程及进度、监控预警、分析预测工程运营情况,改善企业工程管理模式,促进精益化、信息化企业管理方式建设。该系统将项目资料子系统、业务流程子系统、BIM应用子系统、预警子系统、报表子系统、后台维护子系统、移动终端、云服务器合理集成,从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项目,节约项目工期,降低管理成本,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624793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556882.9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02 ,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复杂异形钢构件的偏差分析及工厂修正指导方法,基于综合技术计算机技术、逆向成形、虚拟现实、三维扫描技术)对大型复杂异形钢构件的偏差进行分析和修正,包括以下步骤:创建钢构件Tekla模型;制作钢构件;制作钢构件可视化的三维坐标系;逆向生成的三维Test模型;将Tekla的模型转换为第三方的Reference模型;制作三维偏差色差图;并对偏差部位进行任意面的剖切,制作二维视图偏差分析图;对偏差的钢构件进行修整。本发明将现场安装存在的问题提前消化在工厂之中,大幅提高现场安装的效率,缩短安装工期,从而提高整体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9197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72519.1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B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铸钢件检测方法,通过创建铸钢件BIM深化模型,输出任意位置的剖面图,便于技术人员理解设计意图,提高铸钢件加工效率;利用精度达到0.1mm的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铸钢件木模、铸钢件成品扫描检测,逆成像生成空间三维模型与理论BIM模型拟合分析;检测结果在空间三维模型中以色谱形式表达,同时可以输出单点区域偏差数值,偏差趋势,误差范围,偏差量等一目了然,大幅提高测量效率;本发提高了铸钢件的加工精度,避免因为加工误差造成现场施工资源浪费,为现场安装保驾护航。
-
公开(公告)号:CN104679516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102884.6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9/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B插件的虚拟预拼装算法及应用,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对钢构件验收合格;第二步:全站仪定位接口处的关键点,通过算法得到截面中心点局部空间坐标;第三步:将各钢构件按由外至内的布置原则,依次按照对应的截面中心点布置到全局坐标系中,完成钢构件的初定位;第四步:将可变钢构件的位置利用基于VB插件的虚拟预拼装算法进行微调,找到该可变待拼装构件的最佳空间位置;第五步:将待查钢构件消除累计误差,复查;本发明解决现阶段传统虚拟预拼装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低、很难达到项目级应用和缺少可操作性相关流程和指导文件等一系列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