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氧化法制备金属钼酸盐的方法、金属钼酸盐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619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75994.8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极氧化法制备金属钼酸盐的方法、金属钼酸盐及其应用,包括:将金属基底分别在丙酮、蒸馏水和乙醇进行超声清洗,去除金属基底表面的污染物;以超声清洗后的金属基底作为阳极,以Pt圈作为阴极,含有钼酸盐的有机溶剂作为电解质,使金属基底发生阳极氧化反应;对发生阳极氧化反应后的金属基底进行清洗并干燥,得到生长在金属基底表面的金属钼酸盐。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制备出的金属钼酸盐是通过原位生长在金属基底上,其与金属基底的结合力大大的提高,可以直接作为电极材料应用在电化学储能和光电化学催化领域,减少了粉末材料制备成电极材料的工序,极大地减少了电极材料的制备成本并保留了材料的性能。

    一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二维纳米材料亲水角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745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1202564.3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二维纳米材料亲水角的测试方法,利用二维纳米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吸水性能,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原位扫描的方法,在规定时间内扫描若干幅AFM图片,观察样品表面水滴的形貌,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的分析软件,得出若干幅AFM图片上水滴在二维纳米材料表面的亲水角。本发明方法可以在微纳尺寸对二维材料的亲水性能进行精确表征,并能原位观察到亲水角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同时,较传统宏观测试样品亲水角的方法效率更高,传统测试样品亲水角时,每次只能测试一个位点的亲水角,而本发明方法可以在一个样品表面同时测试多个位点的亲水角,并且可进行更直观地对比。

    水和近红外光双响应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352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84598.1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和近红外光双响应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包括聚乙烯醇和分布在聚乙烯醇中的纳米粒子,两者通过氢键结合。一方面,水分子可通过破坏纳米粒子与聚乙烯醇之间的氢键,实现所述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水响应形状记忆功能;另一方面,纳米粒子可将近红外光转成热来刺激聚乙烯醇,实现所述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近红外光响应形状记忆功能,从而使得所述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具有水和近红外光双响应功能,进一步拓展了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

    氯离子触发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3256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410076580.2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离子触发的微胶囊,其壁材为嵌有氯化亚铜固体颗粒的固体聚合物,芯材含有氯离子吸收剂和/或钢筋阻锈剂。该微胶囊主要用于制备抗氯离子渗透混凝土,当有氯离子水溶液存在时,不溶于水的氯化亚铜与氯离子络合,形成溶于水的四配位络合阴离子而离去,使氯离子吸收剂和/或钢筋阻锈剂流出或被浸出,达到吸氯阻锈的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氯离子触发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将氯化亚铜悬浮于壁材聚合物溶液中,与芯材混合后,通过喷雾干燥或者溶剂萃取使聚合物在芯材表面上沉析获得微胶囊。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氯离子触发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3256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76580.2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离子触发的微胶囊,其壁材为嵌有氯化亚铜固体颗粒的固体聚合物,芯材含有氯离子吸收剂和/或钢筋阻锈剂。该微胶囊主要用于制备抗氯离子渗透混凝土,当有氯离子水溶液存在时,不溶于水的氯化亚铜与氯离子络合,形成溶于水的四配位络合阴离子而离去,使氯离子吸收剂和/或钢筋阻锈剂流出或被浸出,达到吸氯阻锈的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氯离子触发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将氯化亚铜悬浮于壁材聚合物溶液中,与芯材混合后,通过喷雾干燥或者溶剂萃取使聚合物在芯材表面上沉析获得微胶囊。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3D打印多相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3961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909327.6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打印多相油墨,3D打印多相油墨为乳液体系,所述乳液体系的水相包括纳米材料,所述乳液体系的油相包括两亲性材料,提供分散于互不相容的两种溶剂的纳米材料和两亲性材料,二者在两相界面发生超分子组装,诱导纳米材料发生界面阻塞,构建稳定相界面,形成以单一纳米材料的水相分散液为连续相、以两亲性材料的油相溶液为分散相的3D打印多相油墨,相界面之间的有限空间诱导纳米材料发生阻塞,增加了3D打印多相油墨的粘度和模量,该3D打印多相油墨不需要提供添加剂,即可实现了以单一纳米材料的水相分散液为连续相,并允许功能物质分别从不相溶的相掺入3D打印多相油墨,有利于提升打印结构的性能及实现多功能化。

    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5859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57618.2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中,所述电解质包括以下组分:无机填料、有机填料、聚合物基体以及锂盐;所述无机填料与聚合物基体的质量比为(0.2~1):1;有机填料与聚合物基体的质量比为(0.1~1.5):1;聚合物基体与锂盐的摩尔比为(8~30):1;所得固态电解质,可发挥提高锂离子电导率、降低电极/电解质界面电阻和机械强度的多重功能;有效提高了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10-3S cm-1;有效避免了电极/电解质间界面电阻问题,保证了固态电解质在室温环境下工作或室温工作时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