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8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4678.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变流器协同优化控制方法、系统及储能变流器,涉及储能优化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储能变流器接收电能管理系统的总输出功率指令;基于总输出功率指令,以电池系统中电池模组的电池荷电状态差异值最小为目标,构建优化问题;对优化问题求解,确定电池系统中各电池模组的输出电流,并根据各电池模组的输出电流对电池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本申请改善了电池系统内部不均衡状态的问题,并提升了电池系统的健康水平与可用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3775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21451.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1R31/378 , G01R31/367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现有的多种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有着各自的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包括:获取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平均电压、平均电流、平均温度、采集时间以及电池健康状态的时序数据,并按照电池健康状态作为目标值和其余数据作为属性值的标准进行分类;建立LSTM模型,设定LSTM模型的超参数;采用基于Choquet积分的数据集维度调整法对训练数据集进行非加性维度调整;用所述调整后的训练数据集进行LSTM模型的预训练和再训练,得到再训练LSTM模型;用再训练LSTM模型对下一时刻电池健康状态数据进行预测。本发明在尽可能保证模型预测精度的前提下降低数据集的维度,大幅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65758.0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85 , G01R19/00 , G01R31/3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评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的电压一致性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模组的模组电压数据和模组电流数据,并对模组电压数据和模组电流数据进行筛选,以得到动力电池模组的稳态电压数据;计算稳态电压数据的标准差序列,并利用线性插值和滤波方法对标准差序列进行计算,得到标准差追随序列;将标准差追随序列向预设百分区间进行映射,以得到动力电池模组的最终一致性评估结果。由此,实现了以电池模组工作电压的标准差作为一致性评价指标,消除异常数据点和噪声的影响的同时,直观地反映出电池系统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海量运行数据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49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1707050.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绿色低碳的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方案制定方法,属于配用电优化规划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数据集;确定信息系统中每一个站点的供电可靠性约束参数;基于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数据集中的数据,建立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模型;求解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模型,制定站点供能规划方案。该方法能够用于信息系统站点的供能规划方案制定,通过建立全局规划模型能够获得高效、经济的规划方案;综合考虑了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和电力网络对于信息系统站点进行供电,能够提高信息系统的绿色用电比例,促进信息系统碳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4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07050.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绿色低碳的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方案制定方法,属于配用电优化规划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数据集;确定信息系统中每一个站点的供电可靠性约束参数;基于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数据集中的数据,建立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模型;求解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模型,制定站点供能规划方案。该方法能够用于信息系统站点的供能规划方案制定,通过建立全局规划模型能够获得高效、经济的规划方案;综合考虑了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和电力网络对于信息系统站点进行供电,能够提高信息系统的绿色用电比例,促进信息系统碳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54232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39818.2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提升电力系统效益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退役动力电池的运行技术特性模型;建立计及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模型;建立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储能对电力系统运行性能提升效益的评价指标集;求解计及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模型,获取计及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方案;基于调度运行方案计算评价指标参数,并基于评价指标集得到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储能对电力系统运行性能提升效益的评估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退役动力电池容量及技术性能受损,导致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低,并且造成退役动力电池能量价值浪费,降低用户对退役动力电池的使用意愿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08472.3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5G和泛在资源的二次调频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电网中二次调频技术应用领域。该系统包括:调度专用通信网、调频云中心、多个边缘计算节点和多个终端;调度专用通信网与调频云中心之间通过光纤连接,调频云中心与每个边缘计算节点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每个边缘计算节点与该节点聚集的多个终端之间通过5G网络连接;其中,所述终端为可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泛在资源。本发明对电力系统二次调频系统进行了拓展,能够让海量的泛在电力资源参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一方面拓展了能够参与电力系统辅助服务的资源,有助于降低电力系统调频压力与调频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泛在电力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9854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055978.3
申请日:2020-01-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节点重叠网的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联合调度系统,属于信息交互与网络架构领域。该系统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智能节点;每个智能节点包括:智能节点交互端口、电力系统交互端口、信息系统交互端口、数据融合汇聚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每个智能节点获取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信息和其他智能节点上的本地最优联合调度控制策略,对汇聚后的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信息进行处理后,生成该智能节点的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本地最优联合调度控制策略并发送给信息系统计算负荷调度单元和电力系统能量调度单元实施。本发明实现了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感知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经济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33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09241.0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联合调度的方法及装置,属于信息能源系统领域资源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和装置领域。该装置包括:联合调度智能控制模块,联合调度智能决策模块,电力系统参数读取模块和信息系统参数读取模块。该方法首先建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的考虑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联合调度模型;对模型求解,分别得到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发电机在各个时段发电功率的最优值和信息系统中每条信息传输通道上各个时段信息传输量的最优值即为考虑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联合调度的最优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联合调度运行,通过两者的协同运行,充分发挥信息系统负荷的灵活性,同时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支撑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联合调度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92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240730.3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储能参与度的综合能源微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输入综合能源微网的电热负荷数据、综合能源微网的实时电价、优化收敛判断阈值和污染处理价格;步骤2、根据步骤1中输入的实时电价,生成储能参与度;步骤3、建立考虑储能参与度、保证可靠性并以经济和环保为目标的综合能源优化调度模型;步骤4、选取n个储能容量值,求解不同储能容量下的综合能源优化调度模型;步骤5、将不同储能容量得到的指标值进行比较,选择最优指标值,给出综合能源系统储能容量配置建议值。本发明通过储能参与度,考虑了实时电价和峰谷电价的影响,有效地评估了储能系统参与调峰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