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广适红米色稻的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1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59959.6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广适红米色稻的育种方法,包括亲本选择、基因突变及田间选育三个步骤,选择农家品种红毛毡为育种原材料,用60Coγ射线对育种原材料进行集中辐射,使育种原材料发生遗传变异,然后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观察及系统选育,直至选出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逆性好,米质色泽红润且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的株系。该育种方法变异性状稳定快,育种周期短,能在较短时间内选育出适合生产需要的优质广适抗逆性好的红米色稻新株系和新品种。

    一种提高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种成苗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932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72330.8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种成苗率的方法,涉及生物技术育种领域。采用优良栽培稻恢复系为母本,与长雄野生稻杂交,在授粉后7‑9d取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利用改良的幼胚离体培养基,促进幼胚在培养基上胚芽、胚根同时发育生长,离体培养两周后根系发达、幼苗8‑10cm时,再室内水培炼苗一周后将幼胚离体发育的试管苗移栽育秧盘。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种胚早衰,使大量远缘杂交胚继续发育成正常幼苗,有效提高杂交种成活率;同时缩短了野栽杂交后代的培育周期,为有效利用长雄野生稻种质资源,尽快进行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育种后代的选育奠定基础。

    一种优质丰产高效单季中籼杂交稻的品种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1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94788.3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丰产高效单季中籼杂交稻的品种筛选方法,包括征集长江中下游地区42个中籼杂交稻品种、对收集的各品种统一播种移栽、统一田间肥水管理、生育期记载、测产与考种、品质分析等步骤,获得各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数据,筛选出适合种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优质丰产高效单季中籼杂交水稻品种。本发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加权关联度法,先从优质方面运算分析各中籼杂交稻品种品质性状,然后将品质和产量性状结合分析,综合产量与品质指标考察各中籼杂交稻品种在试验区表现,评价参试品种优劣。本发明的筛选方法较常规的方差分析法能够更科学、全面地评价品种的优劣,从而能准确地为生产提供可应用的优质丰产高效品种,服务生产实际。

    一种培育水稻抗稻瘟病两系不育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679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49916.1

    申请日:2018-02-13

    Abstract: 一种培育水稻抗稻瘟病两系不育系的方法,其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4S为母本、带有抗稻瘟病基因Pi1和Pi2的GD-7为父本进行回交育种,并在分离世代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瘟病基因、中高世代采用人工冷水池处理进行育性鉴定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培育出了聚合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的抗稻瘟病水稻两系不育系。该设计不仅提高了不育系的配合力、有利于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利用,而且保证了选择结果的高准确度、高可靠性,同时克服了抗性、品种与产量之间的矛盾。

    一种培育水稻抗稻瘟病两系不育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679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149916.1

    申请日:2018-02-13

    Abstract: 一种培育水稻抗稻瘟病两系不育系的方法,其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4S为母本、带有抗稻瘟病基因Pi1和Pi2的GD‑7为父本进行回交育种,并在分离世代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瘟病基因、中高世代采用人工冷水池处理进行育性鉴定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培育出了聚合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的抗稻瘟病水稻两系不育系。该设计不仅提高了不育系的配合力、有利于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利用,而且保证了选择结果的高准确度、高可靠性,同时克服了抗性、品种与产量之间的矛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