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636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0109466.9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长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群体筛选培育抗高温水稻的方法,以需要改良抗高温性的育种材料为受体材料、抗高温水稻材料为供体材料进行回交转育,通过密植在人工气候室中对BC1F2、BC2F2、BC2F3和BC2F4世代材料进行大群体孕穗扬花期的高温抗性筛选,并对BC2F4代株系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农艺性状考察,结合高温鉴定结果和农艺性状考察结果选择优良株系。该设计不仅实现了利用人工气候室的大群体筛选,而且保证了选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59959.6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A01H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广适红米色稻的育种方法,包括亲本选择、基因突变及田间选育三个步骤,选择农家品种红毛毡为育种原材料,用60Coγ射线对育种原材料进行集中辐射,使育种原材料发生遗传变异,然后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观察及系统选育,直至选出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逆性好,米质色泽红润且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的株系。该育种方法变异性状稳定快,育种周期短,能在较短时间内选育出适合生产需要的优质广适抗逆性好的红米色稻新株系和新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79158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24828.7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一种检测转基因水稻TT51-1衍生系中外源基因的引物和方法,其针对转基因水稻TT51-1衍生系中的外源基因cry1Ab/cry1Ac设计了正向引物P1、正向引物P3、反向引物P2,检测时,先采用这三种引物在同一个PCR体系中对TT51-1及其衍生的后代材料基因组DNA进行多重PCR扩增,然后检测扩增产物的带型即可。本设计实现了外源基因的有无及纯合性的简单、高效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36932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72330.8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种成苗率的方法,涉及生物技术育种领域。采用优良栽培稻恢复系为母本,与长雄野生稻杂交,在授粉后7‑9d取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利用改良的幼胚离体培养基,促进幼胚在培养基上胚芽、胚根同时发育生长,离体培养两周后根系发达、幼苗8‑10cm时,再室内水培炼苗一周后将幼胚离体发育的试管苗移栽育秧盘。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种胚早衰,使大量远缘杂交胚继续发育成正常幼苗,有效提高杂交种成活率;同时缩短了野栽杂交后代的培育周期,为有效利用长雄野生稻种质资源,尽快进行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育种后代的选育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0769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06730.6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转基因水稻的多目标性状聚合育种方法,该方法以携带水稻内源抗稻瘟病基因Pi-9和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的恢复系R106为母本、具有无选择标记转抗虫基因Cry1Ab的水稻纯合株系mfb-MH86为父本,通过先杂交、再依次进行三次回交的育种方式,结合Cry1Ab蛋白试纸条检测、分子检测以及农艺性状考察,不仅筛选得到了聚合抗稻瘟病、抗褐飞虱、抗螟虫的水稻新品种,而且保证了选择结果的高准确度和高可信度,提高了聚合育种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350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06736.3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抗稻瘟病、抗螟虫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育种方法,该方法以携带水稻内源抗稻瘟病基因Pi‑1和Pi‑2基因的不育系E农1S为母本、具有无选择标记转抗虫基因Cry1Ab的水稻纯合株系mfb‑MH86为父本,通过先杂交、再依次进行三次回交的育种方式,结合Cry1Ab蛋白试纸条检测、分子检测、育性鉴定以及农艺性状考察,不仅筛选得到了育性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聚合抗稻瘟病、抗螟虫的水稻新品种,而且保证了选择结果的高准确度和高可信度,提高了转基因抗虫水稻不育系聚合育种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11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94788.3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丰产高效单季中籼杂交稻的品种筛选方法,包括征集长江中下游地区42个中籼杂交稻品种、对收集的各品种统一播种移栽、统一田间肥水管理、生育期记载、测产与考种、品质分析等步骤,获得各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数据,筛选出适合种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优质丰产高效单季中籼杂交水稻品种。本发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加权关联度法,先从优质方面运算分析各中籼杂交稻品种品质性状,然后将品质和产量性状结合分析,综合产量与品质指标考察各中籼杂交稻品种在试验区表现,评价参试品种优劣。本发明的筛选方法较常规的方差分析法能够更科学、全面地评价品种的优劣,从而能准确地为生产提供可应用的优质丰产高效品种,服务生产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79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49916.1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培育水稻抗稻瘟病两系不育系的方法,其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4S为母本、带有抗稻瘟病基因Pi1和Pi2的GD-7为父本进行回交育种,并在分离世代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瘟病基因、中高世代采用人工冷水池处理进行育性鉴定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培育出了聚合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的抗稻瘟病水稻两系不育系。该设计不仅提高了不育系的配合力、有利于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利用,而且保证了选择结果的高准确度、高可靠性,同时克服了抗性、品种与产量之间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0743507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819387.7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A01H1/04 , A01H4/008 , C12Q2600/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具体公开利用花药培养快速选育广亲和水稻材料的方法。申请人利用甬优1540进行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57.8%,绿芽分化率达到43%,获得的DH系比其他材料获得的DH系更容易克服籼粳交杂种结实率低的缺点。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而且利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广亲和DH系能使典型籼稻、粳稻及不育系均正常结实。本发明获得的纯合广亲和DH系可以直接作为亲本材料,为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创制了新的种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79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149916.1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培育水稻抗稻瘟病两系不育系的方法,其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4S为母本、带有抗稻瘟病基因Pi1和Pi2的GD‑7为父本进行回交育种,并在分离世代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瘟病基因、中高世代采用人工冷水池处理进行育性鉴定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培育出了聚合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的抗稻瘟病水稻两系不育系。该设计不仅提高了不育系的配合力、有利于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利用,而且保证了选择结果的高准确度、高可靠性,同时克服了抗性、品种与产量之间的矛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