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6932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72330.8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种成苗率的方法,涉及生物技术育种领域。采用优良栽培稻恢复系为母本,与长雄野生稻杂交,在授粉后7‑9d取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利用改良的幼胚离体培养基,促进幼胚在培养基上胚芽、胚根同时发育生长,离体培养两周后根系发达、幼苗8‑10cm时,再室内水培炼苗一周后将幼胚离体发育的试管苗移栽育秧盘。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种胚早衰,使大量远缘杂交胚继续发育成正常幼苗,有效提高杂交种成活率;同时缩短了野栽杂交后代的培育周期,为有效利用长雄野生稻种质资源,尽快进行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育种后代的选育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66983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69089.5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69 , C12Q1/6895 , G16B20/30 , G16B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录组序列开发多态性SSR标记的方法,包括:S1、获得目标物种多个样本的转录组序列;S2、检测潜在的SSR位点信息;S3、筛选获得SSR位点重复基序类型与其相邻核苷酸序列信息;S4、筛选样本间多态性SSR候选位点;S5、对携带多态性SSR位点的转录组序列集,拼接为无重复的叠连群Uni-contig,依据其侧翼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标记多态性检测。能够利用转录组序列有效筛选多态性的SSR标记,降低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普通电脑即可完成,有效提高分子标记引物的有效性,缩短开发时间与成本,同时还可预测多态性SSR标记的PCR扩增片段长度及其连锁基因功能信息,显著提高转录组SSR标记的开发效率,促进分子辅助育种与功能基因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145508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427252.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公开一种杂交水稻骨干亲本检测引物组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引物组合可以区分29份骨干亲本材料中的任意一个材料,且不需要测序,只需根据带型即可判断;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引物还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可用于生产上杂交稻种子纯度检测,只需要在室内提取样品DNA后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完成,因此省时,省工,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11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94788.3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丰产高效单季中籼杂交稻的品种筛选方法,包括征集长江中下游地区42个中籼杂交稻品种、对收集的各品种统一播种移栽、统一田间肥水管理、生育期记载、测产与考种、品质分析等步骤,获得各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数据,筛选出适合种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优质丰产高效单季中籼杂交水稻品种。本发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加权关联度法,先从优质方面运算分析各中籼杂交稻品种品质性状,然后将品质和产量性状结合分析,综合产量与品质指标考察各中籼杂交稻品种在试验区表现,评价参试品种优劣。本发明的筛选方法较常规的方差分析法能够更科学、全面地评价品种的优劣,从而能准确地为生产提供可应用的优质丰产高效品种,服务生产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14550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27252.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公开一种杂交水稻骨干亲本检测引物组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引物组合可以区分29份骨干亲本材料中的任意一个材料,且不需要测序,只需根据带型即可判断;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引物还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可用于生产上杂交稻种子纯度检测,只需要在室内提取样品DNA后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完成,因此省时,省工,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59959.6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A01H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广适红米色稻的育种方法,包括亲本选择、基因突变及田间选育三个步骤,选择农家品种红毛毡为育种原材料,用60Coγ射线对育种原材料进行集中辐射,使育种原材料发生遗传变异,然后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观察及系统选育,直至选出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逆性好,米质色泽红润且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的株系。该育种方法变异性状稳定快,育种周期短,能在较短时间内选育出适合生产需要的优质广适抗逆性好的红米色稻新株系和新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156740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608169.0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选育高产优质香型长粒粳稻的方法,包括步骤:选择鄂香2号为母本,常规粳稻R257为父本,并杂交获得F1种子;种植F1种子,取幼穗进行花药培养,获得再生植株DH0代;种植DH0种子,设计引物对DH0单株进行SLG7粒型基因和fgr香味基因PCR检测,筛选出既含有长粒型SLG7基因又含有fgr香味基因的DH0单株,单株收获DH1代种子;种植DH1种子,在DH1代选择株系长势一致,稻谷粒型、丰产性和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株系10个,每个株系选5个单株进行考种并进行稻米品质分析,株系内其余单株种子混收;根据室内考种和品质分析,选择最优株系为中选株系。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香味、粒型、品质与产量的协同提升,弥补了目前我国高产优质香型长粒粳稻育种方法的空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