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88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67210.8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施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省养分用量的水稻旺根抑衰施肥方法。本发明根据稻田地力实际,亩产600公斤的水稻每亩施纯氮13公斤;基肥中氮肥占总氮肥施用量的55%~65%,分蘖肥中氮肥占总氮肥施用量的25%~35%,穗肥中氮肥占总氮肥施用量的15%‑25%;基肥分两次施用;穗肥氮肥选用尿素(含氮量46%)+缓释肥(含氮量65%),采用一次或二次施用,大穗型穗肥用量大的采用二次施用,穗肥施用前将稻田水分自然落干,当田面湿润时施肥;本发明通过提供的氮肥制备方法制备的氮肥中氮的含量高;同时,通过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缓释肥不仅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还能够抑制肥料中氮素挥发,提高氮素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6789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81269.6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水稻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水稻浸种及生产方法。本发明通过浸种方法向浸种溶液底部通入空气,保证了浸泡溶液中空气的含氧量,解决浸种过程中水中缺氧的问题,减少了人工换水的麻烦,可以保证浸种溶液中杀灭病菌药剂的效果,避免有害微生物滋生,保证浸种催芽过程的规范化,提高浸种效果和出芽率及其出芽的整齐度,可减少换水次数,易于大规模统一操作;同时,通过灭菌方法能够有效杀灭水稻种传病害中的大部分病菌,而且不影响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901779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80014.5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灌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直播田用灌溉设备,包括滑块组、灌溉喷头和两个灌溉机构,灌溉机构包括机座、承托板、放卷筒、牵引组件和升降组件,承托板通过升降组件能够竖直活动的装设在机座的上方,机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组件,放卷筒和牵引组件对称安装在承托板的顶部,两个放卷筒上分别缠绕设有一个左侧拼接卷和右侧拼接卷,左侧拼接卷的放卷端和右侧拼接卷的放卷端能够拆卸的连接,灌溉喷头处于工作状态下,其通过滑块组能够拆卸的安装在左侧拼接卷或右侧拼接卷上,并且此时两个牵引组件均与滑块组能够拆卸的传动连接,本发明由于结构可拆卸性,故移动和操作比较方便,代替传统的不可移动式,从而节省投入成本和人员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159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77737.3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播再生稻高效肥水管理方法,涉及水稻直播再生稻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直播再生稻高效肥水管理方法,采用“头季减氮+氮肥后移+再生季增氮”的模式进行高效肥管理,同时采用“薄水+中旱+轻旱”的水管理模式。本发明方法培育的水稻为强壮的群体,提高抗倒伏能力,提高了单位面积有效穗和籽粒数,促进植株前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根系活力,显著提高了直播再生稻模式的周年水稻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30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12067.3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当阳市王店镇农业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本增效水稻旱育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营养土准备;选择地面平整、排灌方便的旱地作为旱育秧田,按1‑1.5m宽度做苗床,底部土壤密度为1.2‑1.6g/cm3,在苗床床面覆上一层5‑10cm厚营养土,设漏水孔,喷足水后均匀播种干谷稻种,撒盖籽土,然后依次覆地膜、白色土工布;播种后,喷洒水保持营养土湿度为89‑92%,保持温度为30‑34℃,管理2‑3天,调整营养土湿度至80‑88%,做好防鼠防虫防病措施。本发明特别适宜水稻根系生长,在拔秧时对根系损伤非常小,移栽后成活更加容易,同时营养土透气保水保肥,缓冲性大,可有效减少灌溉次数,节约用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0177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0880014.5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灌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直播田用灌溉设备,包括滑块组、灌溉喷头和两个灌溉机构,灌溉机构包括机座、承托板、放卷筒、牵引组件和升降组件,承托板通过升降组件能够竖直活动的装设在机座的上方,机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组件,放卷筒和牵引组件对称安装在承托板的顶部,两个放卷筒上分别缠绕设有一个左侧拼接卷和右侧拼接卷,左侧拼接卷的放卷端和右侧拼接卷的放卷端能够拆卸的连接,灌溉喷头处于工作状态下,其通过滑块组能够拆卸的安装在左侧拼接卷或右侧拼接卷上,并且此时两个牵引组件均与滑块组能够拆卸的传动连接,本发明由于结构可拆卸性,故移动和操作比较方便,代替传统的不可移动式,从而节省投入成本和人员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901497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64501.2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所述育苗箱的底端设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底端设有万向轮,所述育苗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育苗盘,所述育苗盘的内部设有隔栏,所述育苗箱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内壁贴合有密封件,所述育苗箱顶端的内壁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灯照管。本发明通过设置弹簧杆和万向轮,弹簧杆与万向轮方便对桩体育苗箱进行减震安装与移动,同时设置的育苗盘内部设有的隔栏,进而方便实现不同品种育苗,可在相同的状态下,比对进行育苗培育,进一步增强了该水稻育苗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5032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0995997.2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A01G22/22 , A01G7/06 , A01G13/00 , A01C21/00 , C05G1/00 , A01N43/653 , A01N43/16 , A01N65/00 , A01N59/26 , A01N43/22 , A01P1/00 , A01P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7/06 , A01C21/005 , A01G13/00 , A01N43/16 , A01N43/22 , A01N43/653 , A01N59/26 , A01N65/00 , C05C9/00 , C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稻长时间淹水后的补救种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时期为中稻幼穗分化至齐穗期的时间段,且该时间段内水稻受到3~6天的全部淹水,且水退去后,水稻并未腐烂,秸秆保持绿色,其通过灌溉干净水、去顶收割、清洗植株、肥料补施、喷施药剂、水分管理、虫害管理和、收获几大步骤完成。本发明可以补救本季水稻生产,减少淹水损失,每亩可增收水稻150~250kg。本发明能弥补水稻淹水后技术的缺乏,给农民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61133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0039800.9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z‑t特异性SNP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申请人通过将不同等位基因测序及序列比对鉴定到一个Piz‑t特异性SNP位点并开发了一套鉴定该SNP的分子标记引物,分别为:AF:TTGCTGAGCCATTGTTAAACA;AR:ATGGCAAATGAACTAAAGG;GF:GGTCCTCTGCA TGGTATG;GR:AGGAGAGATAGAACATTGTTGTAAC。利用该引物对水稻DNA进行PCR扩增,可快速判断待测水稻Piz‑t的基因型。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或者水稻种质资源Piz‑t基因型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01883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48898.8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8 , A01C1/06 , A01G13/00 , A01G22/22 , A01G2013/004 , C05B17/00 , C05C9/00 , C05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稻机械高效精量水直播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拖拉机将大田土壤打至均浆状,再使用激光平整机将大田土壤平整在一个水平线上,使大田最高处和最低处相差在2cm以内,平整后沉降3~5天,将土壤调至可以起垄时播种;将种子在阳光下晒2~3天,再用杀菌剂浸种3~5h,再洗净催芽,将种子催至破胸时即可;采用水稻精量直播机,当秧苗长到三叶一心时,施用分蘖肥;当植株生长至抽穗时,施用穗肥;当稻谷100%黄熟时采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本发明能直接减少育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投入,每666.7m2节约育秧成本50~100元,节约育秧用工2~4个;比移栽稻每666.7m2大田可节省苗田66.7~132m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