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2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3447.2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氧掺杂碳纳米管CNT(O)构造C@MoSe2/SnSe2@CNT(O)材料的合成方法,在CNT(O)表面负载MoSe2与SnSe2互相掺杂的纳米片能够缓解材料体积膨胀,提供更多活性位点,从而得到更高的容量与更好的长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方以五氯化钼、二羟基丁基氯化锡、Se、CNT(O)、乙二醇为原料,通过超声分散和后续的煅烧法合成C@MoSe2/SnSe2@CNT(O)纳米复合异质结材料。该方法所得产品相比于同类产品,步骤简单,安全性高、成本低,制备得到的产物纳米片形貌特征明显,包覆在内部的CNT(O)提供多的活性位点,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在大电流下优势明显(30Ag‑1的电流密度下,10000次长循环,容量保持在667mA h g‑1),有利于实现其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5910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175710.8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氨酯海绵构造C@Se/SnSe@碳氢氧碳化物的方法及用途,以硒、锡(C4H11ClO2Sn,丁基氯化锡二羟化物)聚氨酯海绵和乙二醇为原料,通过超声分散和后续的煅烧法合成出了C@Se/SnSe@PSC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所得产品相比于同类产品,方法简单,能耗低、重复性高,形貌均匀,活性位点多,锂离子电池(LIBs)循环稳定性好(最佳例在电流密度为10A g‑1下,初始十个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为856mA h g‑1(0.1A g‑1),并且在经过10000次循环后仍保持高达342mA h g‑1的放电容量。将电流密度降至0.1A g‑1后,放电容量增至1432mA h g‑1),有利于实现其规模化生产。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基于聚氨酯海绵塑料制备C@Se/SnSe@PSC纳米结构的新方法,为推动塑料应用于LIBs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390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05536.9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319/14 , C07C323/20 , C07D307/79 , C07C323/62 , C07C323/38 , C07B4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HC‑BH3催化下基于磺酰肼合成二硫醚衍生物的方法,使用无味原料磺酰肼合成对称和不对称二硫醚化合物,且还可以构建2个二硫醚键进行串联反应;本发明揭示了一种NHC‑BH3催化下基于磺酰肼合成二硫醚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稳定简单,添加物少,易于纯化,成本低,产率较高,操作简便和无金属催化剂等优点,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468318.9
申请日:2021-12-03
IPC: C07D491/10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类罗丹明类衍生物及其绿色催化合成法,该方法以罗丹明6G盐酸盐和胺为主要原料,以苯酚钠作为促进剂,在乙腈为溶剂,空气氛围室温搅拌的条件下,较高产率得到罗丹明类衍生物。本方法具有成本较低,产率高,操作简便、无污染等优点,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该方法为罗丹明类衍生物的制备提供了一条廉价、绿色的途径。罗丹明类衍生物进行抑制膀胱癌细胞生物实验,其结果说明在细胞水平上罗丹明类衍生物对于膀胱癌细胞具有明显强烈的细胞活力抑制作用。经过后期的小鼠膀胱灌注实验,长达40天的药物灌注,罗丹明衍生物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并研究了相关机制,发现罗丹明衍生物3f导致其膀胱癌细胞经过线粒体凋亡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860917.3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333/2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选择性氟试剂作为促进剂条件下芳基甲基酮和二甲亚砜合成2,5‑二乙酰基噻吩类衍生物及其高选择性的合成方法。该方法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底物范围,具有优异的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该级联环化方案具有原料简单易商业直接购买、不含贵金属和有害副产品等优点。这种合成2,5‑二乙酰基噻吩类衍生物的策略可以为结构高度官能化或复杂的噻吩提供一条可选择的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4933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600384.5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67/00 , C07C69/76 , C07C69/92 , C07C69/86 , C07C69/80 , C07D307/68 , C07D307/79 , C07D319/18 , C07F7/18 , C07D209/48 , C07D209/08 , C07C45/00 , C07C47/232 , C07C6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高效便捷的无过渡金属合成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和THF为反应物,以乙腈为溶剂,在140℃条件下反应6小时合成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该反应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产率高,易操作,易于放大等优点,有利于实现其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1058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752795.0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215/40 , C07D21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LXR激动剂4‑苯基‑8‑三氟甲基喹啉‑3‑苯甲酮的合成方法,能够克服现有LXR激动剂合成方法中存在起始原料昂贵,步骤繁多且复杂以及需要用到贵金属钯等缺点,合成方法中采用的温和的反应条件,通过镍而不是钯催化实现LXR激动剂的合成,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006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940916.X
申请日:2022-08-0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319/14 , C07C321/28 , C07C323/16 , C07C323/07 , C07D333/18 , C07C321/20 , C07C391/02 , C07B59/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类氮锑辛环锑硫/硒类衍生物对芳香炔烃选择性氢硫/硒化的方法,该方法以氮锑辛环锑硫/硒以及芳香炔烃为主要原料,以二甲亚砜(DMSO)或者氘代二甲亚砜(DMSO‑d6)为反应溶剂同时也充当氢源,叔丁醇锂为碱,在100摄氏度条件下反应12小时,以高选择性高产率得到顺式烯基硫/硒醚类衍生物。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底物适用性广、无过渡金属催化剂参与、无配体参与、无污染同时选择性同时避免使用氢气为氢源等优点,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该方法为高顺式选择性烯基硫/硒醚的制备提供了一条廉价、绿色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8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26067.5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307/8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新型含二烯或三烯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及其高效合成方法,该方法以苯并呋喃酮和苯乙炔衍生物作为原料,以碘化亚铜为催化剂,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为氧化剂,无溶剂,较高产率得到含二烯或三烯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本方法具有成本较低,产率高,操作简便、无污染等优点,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该方法为含二烯或三烯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条廉价、绿色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327340.X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F9/50 , B01J31/24 , C07C2/86 , C07C15/54 , C07C15/58 , C07C17/266 , C07C25/24 , C07C41/30 , C07C43/215 , C07C45/68 , C07C47/55 ,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C67/293 , C07C69/63 , C07C69/533 , C07C29/32 , C07C35/17 , C07C33/30 , C07D213/16 , C07D209/86 , C07D209/08 , C07D333/08 , C07D313/14 , C07D493/08 , C07J1/00 , C07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型铜簇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在Sonogashira反应中的应用。该类铜簇是由R2PCF2H(R=苯基,4‑甲基苯基,萘基,3,5‑二甲基苯基)与CuI,在溶剂为THF,温度为100℃的条件下生成。该类铜簇有三个为四核铜簇,呈立方体状,铜原子和碘原子交替占据立方体的定点,一个铜原子连接一个磷原子;一个为二核铜簇,呈菱形,一个铜原子连接两个磷原子。将铜簇应用于经典人名反应Sonogashira反应中,反应能在较短时间(1‑20分钟),且在室温下进行,有良好的官能团容忍性,并且有较高的产率。考虑到其能在室温下较快的进行反应,可广泛应用于药物及天然产物的合成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