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6899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0735513.0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IPC: B63B3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器,包括卡座和基座,卡座为回转体结构,卡座包括横截面为几字形的本体、固定连接于本体顶部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有卡槽;基座为横截面为几字形的回转体,基座顶部插入卡座本体的下腔体中,在基座上表面和卡座本体下表面之间设有橡胶弹簧垫;卡座本体、橡胶弹簧垫、以及基座,三者固定连接;基座侧边缘的外径大于卡座本体侧边缘的外径。本发明的柔性连接器结构简单紧凑,可有效减小载荷,使其在发生拉压、弯曲等变形时均靠高强度橡胶材料传递载荷,确保超大型浮体安全运行。而且,该连接器为模块化结构,方便更换维护。与本发明的柔性连接器配合的浮式平台连接结构,可快速连接和脱离,实现六自由度弹性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806899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735513.0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IPC: B63B3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器,包括卡座和基座,卡座为回转体结构,卡座包括横截面为几字形的本体、固定连接于本体顶部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有卡槽;基座为横截面为几字形的回转体,基座顶部插入卡座本体的下腔体中,在基座上表面和卡座本体下表面之间设有橡胶弹簧垫;卡座本体、橡胶弹簧垫、以及基座,三者固定连接;基座侧边缘的外径大于卡座本体侧边缘的外径。本发明的柔性连接器结构简单紧凑,可有效减小载荷,使其在发生拉压、弯曲等变形时均靠高强度橡胶材料传递载荷,确保超大型浮体安全运行。而且,该连接器为模块化结构,方便更换维护。与本发明的柔性连接器配合的浮式平台连接结构,可快速连接和脱离,实现六自由度弹性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1127472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0059765.8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衣与浮体耦合水弹性响应分析方法,采用了网片超单元法对网衣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养殖装备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在进行模态分析时考虑主浮体、细长浮体以及网衣三者间的协调变形,得到各模态下对应的应力和应变;网片超单元法得到网衣的波流载荷;建立养殖装备的运动方程,得到养殖装备结构的模态主坐标,根据主坐标计算模态叠加后的养殖装备总的应力、应变及运动响应。本发明通过超单元法可不再计算各网孔的受力,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通过引入实体率,提高了网衣流体载荷的计算精度;通过浮体和网衣的耦合分析,在计算运动响应时考虑了网衣与浮体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8988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778449.3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浮体系泊缆的智能化设计方法,基于系泊缆设计的完整流程及关键技术,将设计、分析及评估的完整过程包含于方法中,系统地结合了系泊缆详细设计、力学计算、性能评估与智能优化算法技术,从设计要求输入到自主运行输出具有可行性且性能优良的系泊缆详细方案。该方法具有智能化的特点与优势,可进行设计过程与方案的自主进化,完成方案的智能化设计与优选;无需人为操作,实现整个设计分析流程的自动化。该方法适合于工程中不同环境条件下浮体系泊缆的设计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15288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042512.X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IPC: B63B2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模块浮式平台海上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其结构包括锚固基础、起吊装置、载运装置、拖运装置、运输装置、系泊装置、连接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载运装置可侧靠起吊装置尾部,从而便于吊放锚固基础,连接锚链与尼龙缆。双模块浮式平台通过托运装置湿拖至运输装置,由运输装置干拖至指定海域,两个单模块浮式平台在湿拖和干拖运输过程中按需求通过连接装置实现海上对接和解脱,避免平台托运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相互碰撞而造成结构损伤。通过设置系泊装置,将双模块浮式平台一舷与运输装置连接,另一舷与起吊装置连接,通过收放缆绳的方式实现双模块浮式平台相对运输装置的移位和卸载,无需其他拖轮项目协助,较为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116628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711365839.5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IPC: B63B3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由拼装的自航式海洋平台,由半潜平台下浮体、半潜平台立柱及半潜平台上箱体连接组成浮式平台主体,所述半潜平台立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半潜平台下浮体及半潜平台上箱体的四个角部;沿所述半潜平台上箱体的四周设置多个伸缩式连接器,各半潜平台立柱中至少在相邻的立柱面上设置伸缩式液压阻尼器,在所述半潜平台下浮体底部的四个角部还设置全回转吊舱螺旋桨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伸缩式液压阻尼器的布置防止浮式平台主体在拼接时发生碰撞,有效提高了浮式平台主体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规模和形状的拼装,可应用于海上半潜平台快速功能扩展,提高海上半潜平台的利用率,满足不同功能和规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8653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62143.0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有扁平下浮体的半潜型大功率海上浮式风电平台,包括风机、塔筒,所述风机安装于塔筒的一端,还包括平台主体、系泊缆及锚固基础,平台主体通过系泊缆与锚固基础连接定位;平台主体包括多个立柱、多块下浮体及多根上撑杆,各块下浮体互相对接形成多边形结构,各立柱安装在各下浮体表面且位于多边形结构的顶点处,各上撑杆沿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边线布置并连接于相邻立柱之间,所述塔筒的另一端与任意一个立柱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立柱受浪面积小,且扁平下浮体位于水面以下较深的位置,主体承受的波浪力小,可减小平台在波浪中的运动,提高浮式风电平台的耐波性,由于水下不存在撑杆结构,疲劳节点少,有利于对于平台结构进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9649592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042289.6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岛际快速转驳的有轨交通艇,涉及船舶设计领域,包括:艇体和近岛礁轨道;所述艇体包括动力装置、限位装置和轨道对准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艇体在水域和所述近岛礁轨道上移动;所述限位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艇体在所述近岛礁轨道上的侧向位移在预定范围内;所述轨道对准装置用于调整所述艇体姿态,使所述艇体与所述近岛礁轨道对接。降低艇体的驾驶难度,使得有轨交通艇的作业时间不再受到张退潮的影响,由于艇体可以配合近岛礁轨道进行移动,避免了普通船只在礁盘处的触底问题,艇体的尺度也可以明显大于现有的冲锋舟等船只,不仅加大了运输力,而且增加了艇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2558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55484.0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海床基式的陡坡波流测量装置及部署方法,包括锚系,所述锚系的结构为:包括第一锚链,所述第一锚链的一端安装第一锚爪,另一端安装第二锚爪,安装第二锚爪处的第一锚链再连接第二锚链,所述第二锚链的端头安装有末端连接件,所述末端连接件处安装有浮力装置,所述浮力装置的结构为:包括浮力筒,所述浮力筒的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有ADCP,支架的另一端固定有声学释放器,所述声学释放器上固定有舱绳,舱绳伸出浮力筒,并在浮力筒的外围从上往下依次缠绕多圈,最后在浮力筒的底部连接末端连接件。解决了陡坡处的波流测量装置布放的安全性问题,确保了测量稳定性和数据准确性,并且考虑了回收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4532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0821701.4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技术的海上平台综合信息集成系统,拥有对平台各业务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长期、持续、实时的数据收集及集中监控、集中存储的能力,支持远程监控及指挥,集中存储的数据可提供数据处理、分析服务。系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平台数据中心、集中监控中心组、远程数据服务中心、移动应用系统和北斗传输模块。系统整体部署在浮体平台、岛礁、本部及云端。本发明采用了OPC‑UA标准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实现海上平台、附近岛礁、所本部三地,以及基于移动端实现不限具体物理方位的数据互通,具有高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能有效适应海上的恶劣气象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