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4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15330.1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滁州学院 ,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向非均匀应力下三维组合裂隙岩体劈裂注浆模型的试验装置,包括三维组合裂隙岩体、三面固定组合挡板、注浆系统部分、应力监测部分和三个应力加载部分,应力加载部分包括小垫板、加压装置、弹性元件和加载挡板,小垫板与三维组合裂隙岩体施加应力一侧的小试样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对应小试样收到应力的一侧,弹性元件与小垫板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小垫板与加载挡板之间,位于同一侧的弹性元件连接在同一个加载挡板上,弹性元件设有多组且各组弹性元件的刚度不同,排列后的各个弹性元件的刚度呈梯度变化。本发明能实现不同三向非均匀应力条件下劈裂注浆试验,通过调节弹簧刚度的分布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非均匀应力梯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33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36278.7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丽军 , 李鹏程 , 袁锦锋 , 孙国权 , 刘康 , 代碧波 , 彭俊 , 刘海林 , 俞海云 , 徐青 , 郏威 , 王忠强 , 魏福海 , 栾茂旭 , 董亚宁 , 胡炳胜 , 刘彦军 , 王启明 , 张辉 , 朱宗杰 , 李周伟 , 王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采空区形态实时监测系统及建模方法,属于矿山采空区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信息传递模块和数据解析模块,将激光探头、数字罗盘和倾斜传感器内置于矿灯,再安装于安全帽上,设定数据采集间隔时间,随井下作业人员在不同位置或不同视角随机扫描采空区,再借助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及程序解算采空区扫描点的真实坐标,建立数据单元及“锥形”实体单元,累进地对构建的实体单元取并集,直至达到采空区的探测精度要求。本发明操作简便、信息化程度高、测量误差小、数据更新及时,能够准确监测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的形态变化,快速更新采空区数字模型,给采空区稳定性数值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413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39087.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倾斜‑倾斜矿体的半底受矿结构的爆破方法,属于地下采矿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一、收集矿体相关资料,确定矿体的地质条件、矿体倾角和采场布置方式;二、根据步骤一收集到的资料,建立矿房的几何模型;三、根据步骤一收集到的资料,确定抛掷爆破的抛掷距离、炸药单耗和抛角;四、根据步骤二和三的计算结果,构建半底受矿结构,并在缓倾斜‑倾斜矿体的一侧进行抛掷爆破,另一侧进行松动爆破。本发明能够大幅度提高矿房高度,扩大采场采矿强度,且适用于任何厚度的缓倾斜‑倾斜矿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3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836278.7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丽军 , 李鹏程 , 袁锦锋 , 孙国权 , 刘康 , 代碧波 , 彭俊 , 刘海林 , 俞海云 , 徐青 , 郏威 , 王忠强 , 魏福海 , 栾茂旭 , 董亚宁 , 胡炳胜 , 刘彦军 , 王启明 , 张辉 , 朱宗杰 , 李周伟 , 王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采空区形态实时监测系统及建模方法,属于矿山采空区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信息传递模块和数据解析模块,将激光探头、数字罗盘和倾斜传感器内置于矿灯,再安装于安全帽上,设定数据采集间隔时间,随井下作业人员在不同位置或不同视角随机扫描采空区,再借助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及程序解算采空区扫描点的真实坐标,建立数据单元及“锥形”实体单元,累进地对构建的实体单元取并集,直至达到采空区的探测精度要求。本发明操作简便、信息化程度高、测量误差小、数据更新及时,能够准确监测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的形态变化,快速更新采空区数字模型,给采空区稳定性数值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21880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35874.3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丽军 , 袁锦锋 , 李鹏程 , 杨家冕 , 孙国权 , 刘康 , 代碧波 , 俞海云 , 徐青 , 彭俊 , 郏威 , 王忠强 , 魏福海 , 栾茂旭 , 董亚宁 , 胡炳胜 , 刘彦军 , 王启明 , 张辉 , 朱宗杰 , 李周伟 , 王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井下人员定位的采空区形态实时监测装置,涉及矿山采空区探测领域。本发明包括数据导线和通电导线,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数据导线和通电导线与数据处理装置连接,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安全帽、灯带、矿灯和激光探头,安全帽上设有矿灯,矿灯上设有激光探头,矿灯的两侧设有灯带,数据处理装置内设有信息传递模块,数据处理装置通过信息传递模块与地面基站连接。本发明能适应井下多个工作面同步监测,能迅速测量激光探头到采空区扫描点之间的距离,激光测量范围及精度均满足空区探测要求,通过按下呼救开关,能快速对井下工作人员实施救援,保证了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514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50264.4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三回旋工作面预注浆工艺,属于竖井施工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一、铺设滤水层,然后在滤水层上浇注止浆垫;二、选取注浆压力和浆液扩散半径;三、布置注浆钻孔位置,由外至内布置三圈注浆钻孔;四、由外至内依次进行三圈注浆钻孔的钻孔、注浆和扫孔复注。本发明通过对工作面预注浆工艺进行改进,能够适用于含水岩体存在缓裂隙不发育而陡裂隙发育情况的深井,减小布孔数,提高堵水效果,保障井筒的安全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2312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93524.7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C4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废石回填治理地下采矿形成地表塌陷坑的方法,包括三道工序,分别为掌握塌陷坑动态下沉规律、制定废石回填治理方案和采取回填治理安全保障措施,各工序之间关系紧密,掌握塌陷坑动态下沉规律是第一步,只有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才能开展第二步制定废石回填治理方案,同时在开展第二步的同时要做到第三步采取回填治理安全保障措施,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塌陷坑回填治理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彻底改变了塌陷坑的面貌,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其整体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对于恢复地表生态环境,保障井下开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20849760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240967.4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16/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矿山含水层疏放系统,属于矿山开采领域。它包括上部外套管、上部内套管、下部套管和排水管;所述上部外套管的上端伸出地表,其下端延伸至上部基岩层;所述下部套管的上端伸入下部基岩层内并不伸入含水层内,其下端伸入巷道并连接排水管,排水管上装有阀门;所述上部内套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上部外套管,下端伸入至下部套管的上端,上部内套管位于含水层的部分为花管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含水层疏放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改进,解决了井下疏放水施工难度较大,容易出现渗水漏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974849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23212619.3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电梯井车场与副井绕道结合布置结构,属于矿山生产领域。它包括副井、副井巷道、电梯井和副井绕道;所述副井设置在副井巷道内,副井侧边的副井巷道内设有副井车场;所述副井绕道设置在副井巷道的一侧且其两端分别连通副井巷道;所述电梯井设置在副井绕道内,电梯井两侧的副井绕道内分别设有电梯井进车场和电梯井出车场。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减小副井车场和电梯井车场之间的运输距离,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492296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22889867.X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山斜坡道的通风系统,属于矿山生产领域。它包括进风联巷、进风井、出风联巷、风墙和风机;所述进风联巷的一端连通中段平巷,另一端连通进风井的其中一端,进风井的另一端连通出风联巷的其中一端,出风联巷的另一端连通斜坡道;所述风墙安装在出风联巷内;所述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穿过风墙连通进风井,出风口连接安装在出风联巷内的风筒。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证长距离斜坡道的通风效果,且斜坡道持续施工时该通风系统的施工和维护不会影响斜坡道的同时施工,从而提高了斜坡道的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