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1667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267129.9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中南大学
IPC: C04B35/4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第二相原位合成技术增硬ZrO2陶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前驱体法制备Ti-C系复合粉体,然后按配比加入高纯ZrO2以及烧结助剂和PVB粘结剂进行球磨混合、干燥后,获得ZrO2/Ti-C混合粉体;粉体过筛、干压预成型、等静压成型,然后置于刚玉坩埚内,采用阶梯脱胶工艺,进行脱胶处理;将脱胶处理后的粉末进行无压原位烧结,随炉冷却即得高致密高硬度的ZrO2/Ti(C,N)复合陶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制备工艺,获得了高致密硬度的ZrO2复合陶瓷;制得的陶瓷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均优于同组分的其他类型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016678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67129.9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中南大学
IPC: C04B35/4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第二相原位合成技术增硬ZrO2陶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前驱体法制备Ti-C系复合粉体,然后按配比加入高纯ZrO2以及烧结助剂和PVB粘结剂进行球磨混合、干燥后,获得ZrO2/Ti-C混合粉体;粉体过筛、干压预成型、等静压成型,然后置于刚玉坩埚内,采用阶梯脱胶工艺,进行脱胶处理;将脱胶处理后的粉末进行无压原位烧结,随炉冷却即得高致密高硬度的ZrO2/Ti(C,N)复合陶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制备工艺,获得了高致密硬度的ZrO2复合陶瓷;制得的陶瓷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均优于同组分的其他类型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0393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03779.2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87/22 , A61K31/409 , A61K47/55 , A61K31/12 , A61K4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基类卟啉‑姜黄素酯化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合成和生物医药领域。将含羧基的类卟啉光敏剂,如焦脱镁叶绿酸a、原卟啉、四羧基苯基卟啉等与具有抗癌活性的姜黄素通过酯化的方式进行偶联得到羧基类卟啉‑姜黄素酯化偶联物,其兼具光动力和化疗的双重抗癌活性,可作为抗肿瘤药物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0530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022671.1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09/14 , C07D519/00 , C08G61/12 , H01L51/42 , H01L5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氟代喹喔啉化合物和六氟代喹喔啉类共聚物及应用。六氟代喹喔啉化合物与含烷基噻吩侧链的苯并二噻吩通过Stille偶联聚合得到六氟代喹喔啉类共聚物材料,这类共聚物材料溶解性好,易于加工成膜,且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功能,用于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都超过7%,其中最高单层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高达9.37%,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28705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28578.3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2300/0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温快速烧结制备Li7La3Zr2O12固体电解质的方法,该方法是将LiOH、La(NO3)3和ZrO2原料及B2O3助剂通过球磨混合均匀后,置于烧结炉中进行常压烧结,冷却,即得;该方法工艺简单、工艺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且获得的Li7La3Zr2O12固体电解质材料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好,满足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59472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481377.9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榴石结构钽酸镧锂基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钽酸镧锂基固体电解质材料为Li5La3Ta2O12的镧位和/或钽位掺杂的化合物;制备方法是先将五氧化二钽溶于H2C2O4溶液后,加入锂盐、镧盐,以及镧位掺杂化合物的盐和/或钽位掺杂化合物的盐后,混合成溶液;在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EDTA反应,直到出现透明清亮的溶胶;再加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继续反应直到出现凝胶;得到的凝胶干燥后,煅烧;将煅烧后得到的颗粒模压成坯体,将胚体再进一步煅烧,即得;该制备方法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操作简单,可工业化生产,制得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电化学稳定性好、电导率较高,它可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8521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10674.1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87/22 , A61K31/352 , A61K41/00 , A61K47/5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卟啉‑白杨素偶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将类卟啉(如焦脱镁叶绿酸a)与白杨素通过酯化反应或碳碳双键加成反应进行偶联,得到具有光动力和化疗双重生物活性的类卟啉‑白杨素偶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938067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81663.4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09/14 , C07D409/04 , C08G61/12 , H01L51/42 , H01L5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喹喔啉受体材料及其进一步共聚的聚合物材料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在喹喔啉结构上引入不同的侧链,改变聚合物分子中的平面性,增加了材料的溶解度,同时改变了聚合物成膜后的分子堆积,这将有利于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溶液加工,也有利于对聚合物给体和电子受体共混后形貌的调节;这样提高了给受体共混膜的迁移率为短路电流(Jsc)做出了贡献,也提高共混材料在光伏性能时的填充因子(FF)。
-
公开(公告)号:CN106700039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1202390.6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代吡啶[3,4‑b]吡嗪化合物及氟代吡啶[3,4‑b]吡嗪基共聚物材料和应用,氟代吡啶[3,4‑b]吡嗪化合物与含烷基噻吩或烷硫基噻吩侧链的苯并二噻吩等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得到氟代吡啶[3,4‑b]吡嗪基共聚物材料,这类共聚物材料溶解性好,易于加工成膜,且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功能,用于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都超过5%,其中最高单层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高达6.2%。
-
公开(公告)号:CN106939013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032411.2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F7/22 , C07D493/04 , H01L51/42 , H01L5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C07D493/04 , C07F7/2208 , H01L51/0068 , H01L51/0073 , H01L5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萘并二呋喃类化合物和萘并二呋喃类共轭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萘并二呋喃类共轭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包含大刚性平面共轭体系,同时包含呋喃、噻吩、氰基及酯基等极性基团,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易于加工,且具有较宽的光谱吸收,稳定性好,将其作为给体材料用于制备有机光伏器件,表现出较好的光伏性能,其单层器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4.6%,且萘并二呋喃类共轭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易控,提纯分离容易,有利于扩大生产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