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25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77191.0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 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质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水体垂直向剖面及横向同步自动监测技术,包括:主监测仪a,所述主监测仪a置于海面上中泓线上;副监测仪b,所述副监测仪b置于河道监测断面上左右两岸上,所述副监测仪b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主监测仪a进行通讯,所述副监测仪b结构与所述主监测仪a的结构相同,本发明通过设置主监测仪a和副监测仪b分别对潮汐河段及入海河口的中泓线以及左右海岸线的水质监测,检测数据通过无线网汇聚到主监测仪a,主监测仪a通过自动绞车挂载传感器对水质实现剖面监测,剖面监测深度范围通过2个水深传感器的协作及控制实现变化水深的水质剖面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上传至终端,实现潮汐河段或入海河口的多维度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87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27850.0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E02B3/00 , E04H17/14 , E04H17/16 , E04H17/22 , E04H17/20 , E03B11/10 , E03B3/02 , A01G27/00 , A01G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沿河外立面竖管改造及挡墙美化装置,属于挡墙美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移动支架部,移动支架部的顶端设置升降调节部,升降调节部的顶端支撑有导水架部,并在导水架部外壁固定有花篮支撑架部,花篮支撑架部挂设有花篮部,导水架部内沿中轴线等间距设置护栏部,护栏部翻转至平行于导水架部中轴线时构成墙体挡光,护栏部翻转至垂直导水架部中轴线则构成护栏,导水架部内设置驱动护栏部翻转的驱动调节部。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953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12467.0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辨别水质的排水口快速排查设备及方法,属于排水口快速排查设备技术领域,因为现有技术采用的旋转式的清理刀体结构在直径上是无法调节的,导致无法适用不同的管道进行清理,本发明采用位于移动管体的内端部通过扭力弹簧铰接调节臂,该调节臂的外端部设置内壁清理筒组件,且内壁清理筒组件环绕设置构成环形结构,实现了可调节的功能适应不同大小的管道内壁,从而构成高效的清理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91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76027.1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潮汐动力进行生态补水的方法,包括:在河道的干流和支流中上游处构建第一补水河道,基于第一补水河道在涨潮时进行储水并在退潮时对支流进行补水;在城市河道处设置调蓄池,在调蓄池与城市河道相连的另一端构建第二补水河道,基于互相连接的调蓄池、城市河道、第二补水河道对城市进行补水。本发明通过第一补水河道以及设置闸门,实现根据涨退潮自动控制闸门,实现干流对支流进行持续生态补水,改善水动力条件;通过构建调蓄池与第二补水河道,并通过斜接锁闸与叠层挡水台组合,实现涨潮时随潮汐动力自动开闸,退潮时自动闭合,有效储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0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4394.7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树结构算法的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排水管网的基底数据并进行成果表转换;对排水管网数字化的基底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处理;对清洗后的基底数据进行拓扑结构构建处理;对拓扑结构数字化后的基底数据依次进行水量模拟和水质模拟;基于排水管网运行数字化构建排水管网自动化运行框架,对清洗后的基底数据进行预测分析,获取决策数据并对排水管网进行实时调控。通过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排水管网数字化数据生产的技术方法直接反映出排水管网不同阶段数字化数据生产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本发明作为一种基于树结构算法的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77126.8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界面污染物迁移技术领域的一种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氧平衡机理模拟装置,包括:蓄水池组件,所述蓄水池组件包括蓄水池以及安装在所述蓄水池内部的、加热棒、曝气器、顶部的顶盖,所述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以及设置里在所述蓄水池本体外侧壁底部并与所述蓄水池本体内腔相贯通的排水端口,该种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氧平衡机理模拟装置,通过蠕动泵、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配合使用将蓄水池本体内腔的水泵取到上采集管的内腔,通过对蓄水池内水体进行理化性质的的调节以及蠕动泵流量的调节,可探究不同水动力、温度及溶解氧等因素对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28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22093.2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潮河网区水质与沉积物溶解氧分层原位监测装置,包括漂浮台,所述漂浮台顶面边缘处分别固接三个收放组件。本发明提供分层溶解氧高密度的数据,在监测时各个监测单元直接在所处位置进行取样监测,无需对样本转移,不会对沉积物造成扰动,保证其处于现场环境的情况下进行监测,使科研人员能掌握长时间分层溶解氧昼夜变化过程,以及一个乃至多个水文年中溶解氧分层连续变化的过程,为感潮河网区溶解氧变化机理研究和水环境精准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并且在进行监测时各个监测单元处于分离状态,可单独调节位置,改变以往传统的集成系统技术,改用分布式、可移动式监测单元,可以使得不同职能的监测单元处于更加合适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16844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85495.8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 深圳云图数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8 , G06F16/248 , G06F16/29 , G06F16/909 , G06Q50/26 , G06F30/18 , G06F30/28 , G16Y20/10 , G16Y20/30 , G16Y30/0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6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IS的排水管网问题诊断装置和方法,涉及水环境与信息技术领域,监测设备,用于水质与水流指标数据的监测;物联网关,用于对水质与水流监测数据汇总整合;云服务平台,用于存储历史管网基本数据、当前管网基本数据与排污水源信息,通过设备监测代替了人工提取水样,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通过互联网传输监测数据,便于排水管网的集中化监控和管理,通过水质与管段关联分析诊断,可及时发现管网异常情况并进行及时处理,可对区域排水管网全生命周期内的建设、维护等信息进行系统性地数字化管理,可实现排水管网三维可视化展示,可用于区域排水管网问题诊断,同时也可对水质超标排放等情况进行污染物溯源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0874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7850.0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E02B3/00 , E04H17/14 , E04H17/16 , E04H17/22 , E04H17/20 , E03B11/10 , E03B3/02 , A01G27/00 , A01G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沿河外立面竖管改造及挡墙美化装置,属于挡墙美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移动支架部,移动支架部的顶端设置升降调节部,升降调节部的顶端支撑有导水架部,并在导水架部外壁固定有花篮支撑架部,花篮支撑架部挂设有花篮部,导水架部内沿中轴线等间距设置护栏部,护栏部翻转至平行于导水架部中轴线时构成墙体挡光,护栏部翻转至垂直导水架部中轴线则构成护栏,导水架部内设置驱动护栏部翻转的驱动调节部。
-
公开(公告)号:CN117837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658561.1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驳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满足狭窄河道水体渗透需求的生态驳岸及建设方法;该生态驳岸为嵌有绿植箱的直立式驳岸,绿植箱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渗透箱和能够自渗透箱顶部插入渗透箱内部的绿植筒;渗透箱邻近水体的侧面竖直设置有“倒T型”的过水缝;绿植筒包括筒网以及架置在筒网内空腔内中的二级腔室;上述生态驳岸采用在河岸两侧嵌置渗透箱的方式,使河岸在拥有基本稳定性和耐久性和基础上,有效调节其“水体渗透性”和“土壤抗流失性”间的失衡问题,使建设后的生态驳岸能够满足狭窄施工场地/河道下的水体渗透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