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997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733650.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沿海沿江滩涂区域非正规钢渣堆场原位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区域围挡,S2、土方开挖,S3、草种种植,S4、配置加药装置,S5、修复;本发明通过利用沿海沿江地区的潮汐能作用,可最大程度的降低修复的运行成本,并且通过定向引导地下水流向,主动吸附重金属净化地下水环境,效果更好,同时由于地下水长期流动依赖自然条件,能够加快钢渣堆场内部污染物的释放,更利于达到修复目标,并且不需要额外抽提地下水,从而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抽提地下水造成的二次污染,更加安全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474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101850.X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36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赤泥增强磁性秸秆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将秸秆自然风干或烘干后粉碎;将拜耳法赤泥烘干,破碎成粉状;然后粉碎后的秸秆和粉状赤泥采用球磨混合,制备秸秆‑赤泥混合粉末;将富含碱金属的生物质灰与水混合,浸提得到生物质灰提取液和脱碱的生物质灰固体残渣;将秸秆‑赤泥混合粉末与生物质灰提取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糊状混合物,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共热解,共热解生成的磁性秸秆生物炭经水洗至中性,即得赤泥增强磁性秸秆生物炭材料。本发明极大地提升秸秆生物炭对典型抗生素氟喹诺酮类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同时赋予秸秆生物炭磁性,利于后续分选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6395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85867.2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式的酸性矿山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本体,本体内固接有第一隔板,本体的一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进料口,第一隔板靠近进水口的一侧对称滑动连接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分别与第一隔板和本体内壁滑动连接的过滤板,两个过滤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第一隔板和过滤板之间设有第一开口,第一隔板的底部固接有出水管,第一隔板远离进水口的一侧固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分别固接有废料部和集水部,废料部和集水部位于本体内,第一开口与废料部连通,出水管与集水部连通。本发明能够提高酸性矿山废水处理的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103959.7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1B25/45 , B09B3/00 , B09B101/55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和铝灰协同预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化工环境保护技术领域,酸性矿山废水和铝灰协同预处理的装置包括酸性矿山废水预处理系统、铝灰水洗预处理系统以及预处理反应系统,酸性矿山废水和铝灰协同预处理的方法是通过酸性矿山废水作为作为铝灰水洗的补充水,并通过酸性矿产废水与市政污泥脱水废水混合反应形成磷酸铵镁并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市政污泥脱水的废水的磷将铝灰水洗后的排水中的氨、镁提取出来,形成磷酸铵镁,目前磷酸铵镁结晶法的低成本,是有效且能回收磷资源的一种方法,本发明能有效降低工业污染,且酸性矿山废水与铝灰协同处理可降低工业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026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89408.5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二噁英与粉尘一体化深度脱除装置,属于环保领域。该脱除装置为一体结构,包括一箱体,箱体内自上而下设有烟气进口、脱除装置本体和烟气出口。脱除装置本体内沿着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固定有活性炭托架和布袋悬挂梁,活性炭托架上设有与最大工况烟气量匹配数量的块状蜂窝活性炭,布袋悬挂梁下方固定有除尘布袋。脱除装置本体前端面位于蜂窝活性炭的位置设有密封门,打开密封门,可更换蜂窝活性炭。本发明通过与最大工况烟气量匹配的块状蜂窝活性炭替代活性炭颗粒喷射系统,可有效避免烟气工况波动时,不能有效去除二噁英的情况发生,可靠性高,并且,还具有占地小、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2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63778.9
申请日:2024-09-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16C20/70 , G16C20/20 , G06F18/2113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20/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污染物性质分析方法及系统,属于污染物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监测点历史污染物数据;并对所述历史污染物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污染物历史处理数据;所述历史污染物数据包括:历史污染物监测数据、地理数据以及气象数据;S2、对所述污染物历史处理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关键特征;S3、构建机器模型,采用所述机器模型对所述关键特征进行性质分析训练,得到第一分析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分析结果对所述机器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所述机器模型;S4、采集监测点实时污染物数据,采用优化后的所述机器模型对所述实时污染物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分析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510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3775.5
申请日:2024-09-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50/26 , G06F18/10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411 , G06F18/2431 , G06V10/46 , G06N3/0464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污染案件溯源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步骤包括:采集污染区域的样本数据,样本数包括:环境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数据;对处理后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污染特征;基于污染特征,构建溯源模型;利用溯源模型,完成环境污染案件溯源。本发明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环境污染源的快速、准确定位,提高了环境执法的效率和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本发明可以对环境执法人员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其迅速采取措施,遏制污染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174747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776158.3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16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为筒状结构,烟气在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进出,装置本体的左侧设有进烟气通道,进烟气通道的右端通过进烟气喇叭口与装置本体的左端连接,装置本体的右端通过出烟气喇叭口与出烟气通道连接,装置本体的左端口处还设有与进气方向垂直的烟气整流格栅,本发明用于垃圾焚烧厂的渗滤液处置,通过采用焚烧炉出口的烟气作为热源,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干化,对比目前垃圾渗滤液常用的预处理+生化+膜处理的工艺,本发明依托垃圾焚烧厂现有高温烟气,避免了使用膜工艺处理时会产生渗滤液浓缩液难以处理的情况,降低了处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816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068952.6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废弃物资源化磷提取利用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氨提取系统、磷提取系统以及反应系统;所述氨提取系统为铝灰预处理水洗废水,磷提取系统为市政污泥焚烧飞灰酸浸废水,反应系统为铝灰水洗废水、市政污泥酸浸废水以及海水淡化浓水三者发生结晶反应的系统。本发明聚焦当前处置难的铝灰、市政污泥焚烧飞灰以及海水淡化浓水,充分利用各自有利元素,形成磷酸铵镁,既能作为农业生产系统中磷矿粉的有效替代品,也可以直接用作肥料,为海水淡化浓缩液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47472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101850.X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36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赤泥增强磁性秸秆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将秸秆自然风干或烘干后粉碎;将拜耳法赤泥烘干,破碎成粉状;然后粉碎后的秸秆和粉状赤泥采用球磨混合,制备秸秆‑赤泥混合粉末;将富含碱金属的生物质灰与水混合,浸提得到生物质灰提取液和脱碱的生物质灰固体残渣;将秸秆‑赤泥混合粉末与生物质灰提取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糊状混合物,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共热解,共热解生成的磁性秸秆生物炭经水洗至中性,即得赤泥增强磁性秸秆生物炭材料。本发明极大地提升秸秆生物炭对典型抗生素氟喹诺酮类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同时赋予秸秆生物炭磁性,利于后续分选回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