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384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575155.1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线激光和定位装置的航空航天高精度零部件全局三维点云重建方法,使用一个固定的双目相机C1,一个移动的线激光双目相机C2进行图像采集,其中线激光双目相机C2被放置在一个定位装置中,该定位装置上存在若干个标志球,每个标志球表面有若干标志圆,这样采取基于多线激光及定位装置标记点的方法进行三维形貌测量,避免了不能正确获得匹配点,带来精度低的问题。同时,由于大尺寸物体的尺寸较大,且用于跟踪即拼接的双目相机应当拍摄到全部的定位装置,故定位装置上的标志点占总体图像的像素较小,进而导致标志点提取及匹配过程中标志点的提取失败或匹配错误等问题,本发明对两个相邻位姿下匹配点的获取采用了粗匹配和精匹配来获得拼接的旋转矩阵Ri+1_i以及平移矩阵ti+1_i,进一步提高了重建和拼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6478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813746.8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臂辅助的多视角航空构件三维点云全局拼接方法。第一步,粗拼接:根据手眼关系和机械臂位姿的坐标系转换,将多视角点云同一转换到机械臂基坐标系上得到初步粗拼接结果。基于同名尺度不变特征转换关键点的粗拼接方法对初步粗拼接结果进行位移补偿,得到了相对位置较好的粗拼接结果。第二步,精拼接:建立多视场点云的全局约束关系,并利用KD在重叠区域中匹配点对关系,并综合点云的点到点、点到面和面到面的几何属性将错误匹配的点对剔除,保证点对准确度的同时也将点对数量尽可能减小,保证点对数量足够进行配准。并且在ICP迭代过程中,建立多视场点云的权重自调整配准系统,将错误点对在配准过程中的影响降到最低,一次性得到所有点云的刚体转换参数即最优的点云转换参数,提高了多视场点云的拼接精度,使待测物的三维形貌得到良好的还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68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33532.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串‑并行结合架构的FPGA功率运算系统,包括运算状态控制模块,输入数据预处理模块,功率运算模块,中间数据缓存模块,计算结果缓存模块,输出状态控制模块和计算结果帧封装模块,在功率运算模块中采用多个计算单元在运算状态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并行计算,由中间数据缓存模块和计算结果缓存模块对计算结果进行缓存,然后在输出状态控制模块的控制下由计算结果帧封装模块进行打包输出,从而将传统的纯并行功率计算架构改进为整体流水线串行、局部并行的计算架构,大幅提升各部分资源的时钟使用效率,显著降低硬件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84238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135193.5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开环绳系卫星系统分段自旋展开方法,涉及绳系卫星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绳系与中心航天器连接处所承受的最大张力,将绳系展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中,绳系的一端与中心航天器固定连接,绳系的另一端与子星固定连接;在第一阶段,绳系先以变速进行展开,再引入摆角线性归零,使得绳系以减速进行展开;在第一阶段,以第一驱动力矩驱动中心航天器以恒定转速保持自旋;在第二阶段,绳系以恒定速度展开,并在展开结束时引入展开速度平滑过渡;在第二阶段,以第二驱动力矩驱动中心航天器的转速,使得中心航天器的转速与子星的转速相同。本发明能够保证辐射开环绳系卫星系统稳定、高效的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84454.6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中IP核的波峰因素可调高斯噪声实时模拟装置,在现有高斯白噪声的基础上,根据最大波峰因素确定所需位宽为Q′的M1路均匀随机数,在标准高斯噪声产生模块中,利用Box‑Muller变换将均匀随机数转为标准高斯白噪声,在波峰因素调制模块进行限幅处理,得到指定波峰因素的高斯噪声,在滤波模块中对指定波峰因素的高斯噪声进行滤波,在选择模块中选择滤波前或后高斯噪声作为最终的噪声信号yi_Final进行调制,在信号调制模块中,对最终的噪声信号yi_Final进行归一化并调制,实现任意信噪比的信号输出,最后送入给DAC,得到M路噪声调制后信号的模拟信号,完成高斯噪声模拟。本发明可以通过指定的波峰因数CFp调整高斯噪声的波峰因素,从而实现波峰因素的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187477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81473.3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集群协同定位与建图方法,其包括: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单目相机采集卫星拒止环境下的原始图像;构建残差网络学习原始图像的噪声模式和优化网络参数,并采用多尺度Retinex方法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度和亮度调整,从而对图像进行降噪和增强处理,得到降噪后的图像;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对降噪增强后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与匹配,得到特征点;对提取的特征点进行视觉信息和惯性信息融合;根据特征点坐标值,通过PNP位姿参数解算算法,进行无人机相对位姿解算得到无人机的相对位置和姿态;根据多无人机的相对位姿和提取的特征点坐标值信息,进行地图构建。本发明能够实现高精度及高效率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691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37269.9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T17/00 , G06T7/80 , G06T5/70 , G06T5/50 , G06T15/00 , G06T7/13 , G06T5/30 , G06T7/33 , G06T3/4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物体三维形貌温度场的混合双目视觉测量重建方法,采用单目结构光系统进行测量,测量装置对比双目结构光系统更加简化,测量中拍摄待测高温物体被结构光条纹调制的图像,并通过设计算法对图像中的噪声进行滤波去噪,使图像质量更高,为后续三维重建奠定良好基础。对结构光图像进行解相处理获取绝对相位,通过相位相同建立映射关系,利用三角测量原理完成高温物体三维重建工作,获取点云数据。同时利用比色测温计对高温物体发射率进行标定,通过比色测温法建立温度到颜色的映射关系,完成了三维形貌与表面温度的同步测量工作。本发明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实验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在狭小观察窗口内完成测量工作,在完成对高温物体三维形貌测量工作的同时,同步获取高温物体温度信息,丰富测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22698.9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R2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精度谐波分析的非整数倍降采样方法和装置,设置两个计数器分别用于保存时间序数计数值CNT1和抽点系数计数值CNT2,当检测到输入数据x[n]的数据有效信号valid,令时间序数计数值CNT1=CNT1+1,当CNT1≥CNT2,则根据前一个采样点数值和当前采样点数值进行线性插值计算得到抽点数值,然后令抽点系数计数值累加非整数倍抽点系数M,即CNT2=CNT2+M,从而实现非整数倍降采样。本发明基于线性插值实现非整数倍降采样,从而降低谐波误差,从而更好地适用于高精度谐波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339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68982.0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园松土开沟施肥覆土一体机,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的耙形松土机构、犁形开沟机构、螺旋施肥机构和覆土机构,犁形开沟机构与螺旋施肥机构之间设置第一联动组件,犁形开沟机构进行开沟动作时带动第一联动组件,螺旋施肥机构随第一联动组件的运动进行施肥动作。本发明适用于大小型茶园,能够一次进地可同时进行松土、开沟、施肥和覆土作业,可以根据车速可以自适应定量施肥,解决开沟与施肥不匹配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茶叶品质。本发明犁形开沟机构高度升降的同时由第二联动组件将出料口打开,调节开沟深度同时调节肥料出料量,并且与螺旋施肥机构同时进行调节施肥量,可以实现变量施肥。
-
公开(公告)号:CN11508845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746213.3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A01C23/04 , A01G25/16 , E02B11/00 , H04N7/18 , H04N23/54 , H04N23/90 , G01F23/00 , G01N33/18 , G0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田灌排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稻田智能化灌排水系统,包括由溶液供给单元和养分补充单元组成且将养分溶液与灌溉水溶合并输送至稻田的灌溉首部,灌溉终端、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发明结合多传感器监测和实时图像监测综合分析水稻生长状态,以数据论证水稻对水分与养料的需求,避免传统的经验之谈,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灌溉作业;通过无线控制的进水口电磁阀和排水装置,让农业生产者能足不出户地完成对稻田的补水与排水作业,更加方便与快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该系统不仅能满足水稻生理、生态需水,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改善稻田生态,而且能显著节水节本,符合未来智能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