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0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00027.9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6F18/2111 , G06F18/23213 , G06N20/10 , G06N3/006 , G06F18/15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核学习的风轮不平衡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提取风电机组在正常及故障状态下的时域特征参数,引入多核学习算法来提升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并结合智能寻优算法,自动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特征参数,从而显著提升风轮不平衡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步骤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步骤2、特征提取与归一化处理;步骤3、多核学习算法设计与优化;步骤4、智能寻优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步骤5、风轮不平衡故障诊断,实现风轮不平衡故障的精确识别与分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无传感技术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8888.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数据双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估计方法,包括模型驱动模块、数据驱动模块和状态估计模块。模型驱动模块对电机热行为建模,从而确定电机热模型;数据驱动模块利用电机传感器实时数据对电机在线参数辨识,得到电机热模型实时参数;状态估计模块的自适应状态转移方程由电机热模型和其实时参数同时驱动,同时状态估计器根据自适应状态转移方程实现电机温度估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估计方法,实现精确监测永磁体温度和定子绕组温度,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控制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99466.2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 , G01M13/00 , G01N33/00 , G06F18/213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有频率的塔筒损伤自适应检测方法。针对塔筒振动信号,本方基于固有频率建立塔筒损伤的高效检测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步骤1、信号处理模块,通过采集原始塔筒振动信号为输入信号,对输入信号通过信号分解算法得到多个模态函数;步骤2、特征提取与自适应阈值检测模块,通过提取各模态函数的特征参数,应用自适应阈值检测法并得到塔筒固有频率;步骤3、智能分类与损伤检测模块,通过智能分类模型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自动分类,构建塔筒损伤检测模型,从而实现在线进行塔筒损伤自适应检测。本发明为风电机组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4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99443.1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11/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驱动与物理约束的风轮转速的提取方法。本发明设置了信号提取模块、多模态数据驱动与物理约束模块、转速估计模块。针对转速系统故障导致无法提供有效转速数据的情况,本发明利用其他离线数据,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实现精确的转速提取,此外,在系统运行正常时,本发明同样可用于监测转速系统的健康状态。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步骤1、通过离线数据构建信号提取模块;步骤2、建立多模态数据驱动与物理约束模块;步骤3、建立转速估计模块,通过融合估计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新型风轮转速估计方法,对传统风轮转速计算方法提供监测和优化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8886.9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估计方法,包括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高频信号注入机制、高频信号处理机制和温度估计机制。高频信号注入机制处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信号和电角度信号,对永磁同步电机注入高频信号,并反馈基频电流和电角度;高频信号处理机制通过高频电流、电角度计算逆变器死区效应和器件压降造成高频误差电压,再通过期望高频电压、期望高频电流辨识阻抗;驱动温度估计机制通过基频电流、电角度和阻抗估计永磁体温度和定子绕组温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一种高普适性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估计方法,实现精确监测永磁体温度和定子绕组温度,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控制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23366.7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04 , C25B1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碳纳米颗粒/二硫化钼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提出的电极结构如下:最下层为玻碳电极,然后沿着从下往上的方向二硫化钼薄膜和碳纳米颗粒层交替进行,类似二维超晶格结构。一方面,二硫化钼层间通过碳纳米颗粒隔开,这使得析氢反应可以在每层二硫化钼薄膜上发生,这将显著增加电催化活性点的数量,从而提高其电催化性能;另一方面,导电碳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每一层二硫化钼上,将有效促进析氢反应过程中层内和层间的电荷转移,从而提高其电催化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多层碳纳米颗粒/二硫化钼析氢电极无需添加粘结剂或采用压片工艺等额外工艺,有望促进二硫化钼在析氢电极上的进一步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29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40713.X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通信设备用散热器,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机构,箱体机构的一端间隔设置固定连接有支腿,散热机构安装在箱体机构的侧面;用于对箱体机构内部进行吹风散热,调节机构安装在散热机构的内部;用于调节散热机构的出风量,驱动机构安装在箱体机构靠近调节机构的一侧,且与调节机构传动连接;用于为调节机构提供转动动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电子通信设备用散热器不仅能够进行常规的散热作用,且装置还能够通过驱动机构以及调节机构调整散热机构内部出风管的内腔尺寸,从而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便捷的调整散热机构出风量,进而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不仅提高了装置的多样性以及全面性,也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77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8192.9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电子通信设备,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备本体,散热机构分别安装在设备本体的内部两侧,清洁机构分别安装在设备本体的内部两侧,且与散热机构传动连接;清洁机构能够在散热机构工作的同时自动化的对设备本体的内侧面进行清洁加工,传动机构安装在设备本体的内部,且与两侧的散热机构均传动连接;用于使两侧的散热机构同步转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电子通信设备不仅能够进行常规的散热作用,且装置还能够通过散热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在散热机构工作的同时带动清洁机构对设备的内侧面进行自动化往复的刷动清洁,不仅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也增加了装置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57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6845.X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通信电线布设装置,涉及通信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基座的一端间隔设置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基座远离万向轮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绕线机构固定连接在基座的端面靠近把手的一侧,导线机构固定连接在基座的端面远离把手的一侧,且与绕线机构传动连接,锁止机构安装在绕线机构的侧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电子通信电线布设装置不仅能够进行常规的布设作用,且导线机构还能够在电线收放线移动的过程中随之同步移动,从而能够始终保持对电线的导向作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且装置还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通过锁止机构对绕线机构进行锁止作用,避免绕线机构出现自主转动的现象,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51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29665.4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仪器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快速定位安装电子通信装置,包括墙体与通信仪器,所述通信仪器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转动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伸入连接装置之中,连接装置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啮合,连接装置与墙体相配合,该装置可以连接通信仪器与墙体,避免通信仪器使用时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在位移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内部电器元件的损坏,从而避免影响信号的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