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1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99466.2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 , G01M13/00 , G01N33/00 , G06F18/213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有频率的塔筒损伤自适应检测方法。针对塔筒振动信号,本方基于固有频率建立塔筒损伤的高效检测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步骤1、信号处理模块,通过采集原始塔筒振动信号为输入信号,对输入信号通过信号分解算法得到多个模态函数;步骤2、特征提取与自适应阈值检测模块,通过提取各模态函数的特征参数,应用自适应阈值检测法并得到塔筒固有频率;步骤3、智能分类与损伤检测模块,通过智能分类模型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自动分类,构建塔筒损伤检测模型,从而实现在线进行塔筒损伤自适应检测。本发明为风电机组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8888.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数据双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估计方法,包括模型驱动模块、数据驱动模块和状态估计模块。模型驱动模块对电机热行为建模,从而确定电机热模型;数据驱动模块利用电机传感器实时数据对电机在线参数辨识,得到电机热模型实时参数;状态估计模块的自适应状态转移方程由电机热模型和其实时参数同时驱动,同时状态估计器根据自适应状态转移方程实现电机温度估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估计方法,实现精确监测永磁体温度和定子绕组温度,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控制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00027.9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6F18/2111 , G06F18/23213 , G06N20/10 , G06N3/006 , G06F18/15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核学习的风轮不平衡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提取风电机组在正常及故障状态下的时域特征参数,引入多核学习算法来提升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并结合智能寻优算法,自动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特征参数,从而显著提升风轮不平衡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步骤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步骤2、特征提取与归一化处理;步骤3、多核学习算法设计与优化;步骤4、智能寻优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步骤5、风轮不平衡故障诊断,实现风轮不平衡故障的精确识别与分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无传感技术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4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99443.1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11/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驱动与物理约束的风轮转速的提取方法。本发明设置了信号提取模块、多模态数据驱动与物理约束模块、转速估计模块。针对转速系统故障导致无法提供有效转速数据的情况,本发明利用其他离线数据,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实现精确的转速提取,此外,在系统运行正常时,本发明同样可用于监测转速系统的健康状态。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步骤1、通过离线数据构建信号提取模块;步骤2、建立多模态数据驱动与物理约束模块;步骤3、建立转速估计模块,通过融合估计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新型风轮转速估计方法,对传统风轮转速计算方法提供监测和优化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8886.9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估计方法,包括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高频信号注入机制、高频信号处理机制和温度估计机制。高频信号注入机制处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信号和电角度信号,对永磁同步电机注入高频信号,并反馈基频电流和电角度;高频信号处理机制通过高频电流、电角度计算逆变器死区效应和器件压降造成高频误差电压,再通过期望高频电压、期望高频电流辨识阻抗;驱动温度估计机制通过基频电流、电角度和阻抗估计永磁体温度和定子绕组温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一种高普适性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估计方法,实现精确监测永磁体温度和定子绕组温度,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控制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3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013828.0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2M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uck变换器的电流模式滞环控制的瞬态算法优化方法,在简化电感电流采样电路、提升系统整体效率的同时,改善滞环控制下Buck变换器的瞬态响应效果;通过对输出电流和电感电流的快速检测,利用改良后的瞬态控制算法来实现输出电压的快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3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1196.5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 , 电子科技大学 , 中广核新能源乐业有限公司 , 南宁高伏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其T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4矢量合成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不平衡电网下T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模型预测电流限幅控制方法。通过模型预测获得参考电压,在获得参考电压后,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采用矢量合成的方式,依据不同的开关状态将电压矢量分为36个扇区,利用4矢量合成的方式获得生成参考电压对应的开关状态,获得固定的开关频率;并以参考电压和直流侧电容电压差建立多目标代价函数,通过时间反比函数对称分配合成矢量,最终控制逆变器在平衡和不平衡工况下输出电流保持低谐波畸变率并且有效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同时直流侧中点电位保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8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500541.5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有周期扰动、负载、摩擦、间隙扰动因素的永磁同步电机随动系统控制。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含间隙与摩擦的随动系统的一种固定时间滑模控制方法,包括固定时间滑模控制器、降阶比例状态观测器、电机、补偿器模块、间隙模块和负载模块。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首先,通过补偿器模块简化间隙模块弱化死区效应,建立含间隙与摩擦的随动系统数学模型;其次,基于随动系统数学模型,设计降阶比例状态观测器估计含摩擦的集中扰动。固定时间滑模控制器处理跟踪问题,同时本发明证明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固定时间收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59379.7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2J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直流电网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并针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根据电池的SoC级改变其控制策略提出了相应的下垂控制系统。当电池都具有高SoC时,直流母线电压会增加。为光伏发电机设计的自适应功率控制策略将根据直流母线电压无缝调节其功率输出,留下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或功率限制(Power limit,PL)模式。因此,电池可以避免过度充放电。如果直流母线电压过低或者正常,光伏发电机将无缝返回MPPT模式提供电力支持;如果直流母线电压过高,光伏发电机将无缝返回PL模式避免电池过充;通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调节,可以将直流母线电压和电池的SoC维持在安全运行范围内,系统的可靠性显着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755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60297.2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自动控制电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光伏供电模块,用于光电转换和升压调节;电压检测模块,用于电压检测并配合检测控制模块进行过压判断,并在过压且充电桩模块与充电设备连接时,控制电能传输模块的电能传输工作;智能控制模块,用于信号接收和模块控制;主电源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主电能的供应;双向电能控制模块,用于升压储能和放电工作;电能传输模块,用于电能传输;充电桩模块,用于为充电桩提供电能并检测充电桩与充电设备的连接状态。本发明新能源充电桩自动控制电路合理进行充电控制,提高供电效率并降低对主电源控制模块的电能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