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LDMOS器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40288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579882.6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LDMOS器件,包含:P+衬底、P型外延层,衬底金属,P型外延层内部的P+sinker区、P阱、N‑漂移区、N+区、多晶硅,N‑漂移区的上方以及多晶硅的右侧上方设有法拉第罩,法拉第罩和漂移区之间有一层low k介质,low k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小于SiO2的介电常数;本发明在漂移区上方和法拉第罩下方的绝缘介质层使用low k材料,该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法拉第罩靠近漏端边缘的高电场,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器件可以有效优化漂移区表面电场分布,使之更加均匀,提高器件的击穿电压;还可以降低器件源漏导通电阻,提高器件的输出功率。

    射频LDMOS器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4028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79882.6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LDMOS器件,包含:P+衬底、P型外延层,衬底金属,P型外延层内部的P+sinker区、P阱、N-漂移区、N+区、多晶硅,N-漂移区的上方以及多晶硅的右侧上方设有法拉第罩,法拉第罩和漂移区之间有一层low k介质,low k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小于SiO2的介电常数;本发明在漂移区上方和法拉第罩下方的绝缘介质层使用low k材料,该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法拉第罩靠近漏端边缘的高电场,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器件可以有效优化漂移区表面电场分布,使之更加均匀,提高器件的击穿电压;还可以降低器件源漏导通电阻,提高器件的输出功率。

    一种射频LDMOS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297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510290509.9

    申请日:2015-06-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LDMOS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为将传统的LDMOS法拉第罩设置为多段结构,分段后的金属相互独立,从而使靠近漏端处的金属块浮空,能够改善浮空后金属与其下面漂移区的电势差,从而降低靠近漏端边缘的电场峰值,提高击穿电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有效改善N型轻掺杂漂移区的电场分布,使之更加均匀,从而可以在保持击穿电压不变条件下提高漂移区掺杂浓度,降低导通电阻。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射频LDMOS晶体管及其制造。

    射频LDMOS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2365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35235.8

    申请日:2016-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16 H01L29/0611 H01L29/402 H01L29/665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LDMOS晶体管,包含:P型外延层、背面金属电极、P阱、P+sinker区、N?漂移区、多晶硅栅极、栅氧化层,多晶硅栅极的上方右侧设有法拉第罩,法拉第罩包括阶梯状金属层和多个块状金属层,法拉第罩与半导体表面之间设有二氧化硅介质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射频LDMOS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形成P型外延层、P+sinker区、多晶硅栅极、P阱、N+源极、轻掺杂N?漂移区、N+漏极,淀积二氧化硅介质层,淀积金属层形成阶梯型金属层以及块状金属层,构成法拉第罩;本发明覆盖在漂移区上方的源场板面积更小,可以在不增加栅漏电容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器件的源漏电容,提高器件的频率特性,使电场分布更加均匀,并降低栅边缘的电场强度。

    一种碳化硅V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6153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88838.7

    申请日:2015-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13 H01L29/4236 H01L29/660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碳化硅V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所述碳化硅VDMOS器件包括:碳化硅N型重掺杂衬底,碳化硅N型重掺杂衬底上方的碳化硅N-外延层,位于碳化硅N-外延层上部的Pbase区,Pbase区中碳化硅P+接触区和N+源区形成的源极,凹进Pbase区之间形成的JFET区中的凹槽多晶硅,凹进JFET区的多晶硅与半导体之间的二氧化硅介质,围绕在凹进JFET区二氧化硅介质周围的P+区。本发明通过在碳化硅VDMOS器件中引入凹槽栅,优化了碳化硅VDMOS器件栅氧电场,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

    一种碳化硅V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2929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88822.6

    申请日:2015-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02 H01L29/660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碳化硅V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所述碳化硅VDMOS器件包括:碳化硅N型重掺杂衬底,碳化硅N型重掺杂衬底上方的碳化硅N-外延层,位于碳化硅N-外延层上部的Pbase区,位于两Pbase区之间形成JFET区中的P+层,位于P+层上侧、JFET区表面的介质槽,位于Pbase区中碳化硅P+接触区和N+源区形成的源极,多晶硅栅极,多晶硅与半导体之间的二氧化硅介质。本发明通过在碳化硅VDMOS器件JFET区下部引入埋介质槽,优化了碳化硅VDMOS器件栅氧电场,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

    一种碳化硅器件的栅槽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33324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124930.2

    申请日:2015-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UMOS器件的栅槽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碳化硅器件的栅槽制作方法,主要是:根据栅槽区域窗口对碳化硅外延片上的介质层进行刻蚀,在刻蚀中保留碳化硅上表面部分介质层,然后采用腐蚀工艺对该部分介质层进行腐蚀,使介质层与碳化硅外延片的接触区域形成圆滑的弧形,从而使碳化硅外延片在刻蚀后能形成侧壁陡直、无微沟槽且底脚圆滑的碳化硅栅槽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得到了侧壁陡直、无微沟槽且底脚圆滑的碳化硅栅槽结构,减小了槽栅底部的电场集中效应,提高了器件击穿性能和可靠性。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碳化硅器件栅槽结构制作。

    一种碳化硅器件的栅槽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33324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4930.2

    申请日:2015-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UMOS器件的栅槽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碳化硅器件的栅槽制作方法,主要是:根据栅槽区域窗口对碳化硅外延片上的介质层进行刻蚀,在刻蚀中保留碳化硅上表面部分介质层,然后采用腐蚀工艺对该部分介质层进行腐蚀,使介质层与碳化硅外延片的接触区域形成圆滑的弧形,从而使碳化硅外延片在刻蚀后能形成侧壁陡直、无微沟槽且底脚圆滑的碳化硅栅槽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得到了侧壁陡直、无微沟槽且底脚圆滑的碳化硅栅槽结构,减小了槽栅底部的电场集中效应,提高了器件击穿性能和可靠性。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碳化硅器件栅槽结构制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