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1480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22575.X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皖西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核桃加工设备,包括:进料机构、去皮清洗装置、去壳装置、控制装置,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去皮清洗装置的一侧,去皮清洗装置通过送料装置连接到去壳装置,所述送料装置输出端设有送料斗,送料斗将去皮后的核桃送入去壳装置内,去皮清洗装置一侧设有变速器,变速器连接于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连接于控制装置,出料口下侧设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将敲碎后的核桃传送带分离机处,分离机内侧一端设有风机,风机连接于控制装置,分离机出料处连接有烘干机。本发明采用多部分连接配合工作,既可单独工作,亦可连续性工作。这样就配合形成了一条生产线,大大节省了劳动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226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70846.0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皖西学院
IPC: H04W64/00 , H04W4/33 , G06N3/0895 , G01S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室内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监督学习优化的无线室内定位方法,包括:S1、离线采集定位区域指纹点RSS数据,建立指纹数据库;S2、在线获取定位点RSS数据;S3、选取特征与指纹数据库对比获取一次定位结果;S4、特征减一组合多组降维的定位点RSS数据并分别与指纹数据库对比获取多个二次定位结果;S5、判别两次定位结果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输出一次定位结果;否则,将多组降维的定位点RSS数据作为新选取特征重复执行S3~S5,直至判别两次定位结果一致。本发明利用两次定位结果判别验证数据定位的准确性,通过不断降维、和反馈剔除无效数据,在不增加工作量和节点设备条件下提高定位数据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07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70067.0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皖西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景应用的无线室内定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定位点或指纹点,并采集从无线设备上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利用小波算法对所述信号强度数据进行分析并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存在有效的信号强度数据,且存在无效数据,则利用小波算法得到小波系数图,并确定所述无效数据的位置,进行数据滤除及数据重组;利用小波算法对重组后的信号强度数据进行分析并检测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如果不存在异常数据,则将重组后的信号强度数据作为最优定位数据。本发明基于多次小波算法解决信号时变性影响定位结果的问题,具有精度高、易实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8845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0265819.3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皖西学院
IPC: H04W4/33 , H04W64/00 , H04B17/318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设备转换的室内定位方法,先基于固定设备A构建指纹定位数据库;再在同一条件下,利用最小二乘分段多项式算法分别构建固定设备A和其他设备B的信号路径传播模型;最后,利用固定设备A的信号路径传播模型和其他设备B的信号路径传播模型,构造出固定设备A与其他设备B之间的设备转换模型。当对某个定位设备进行定位时,先根据其对应的设备转换模型进行信号强度数据的转换,再将转换后的数据在指纹定位数据库中进行定位,得到该定位设备的位置坐标。本发明解决了由于设备差异而导致数据采集工作量增大的问题,提高了定位精度,提高了室内定位技术的鲁棒性和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884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65819.3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皖西学院
IPC: H04W4/33 , H04W64/00 , H04B17/318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设备转换的室内定位方法,先基于固定设备A构建指纹定位数据库;再在同一条件下,利用最小二乘分段多项式算法分别构建固定设备A和其他设备B的信号路径传播模型;最后,利用固定设备A的信号路径传播模型和其他设备B的信号路径传播模型,构造出固定设备A与其他设备B之间的设备转换模型。当对某个定位设备进行定位时,先根据其对应的设备转换模型进行信号强度数据的转换,再将转换后的数据在指纹定位数据库中进行定位,得到该定位设备的位置坐标。本发明解决了由于设备差异而导致数据采集工作量增大的问题,提高了定位精度,提高了室内定位技术的鲁棒性和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8714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410391617.0
申请日:2014-08-12
Applicant: 皖西学院
Inventor: 朱雪梅
IPC: B62D57/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4
Abstract: 一种双向轮式管外爬管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包括:基座、翻转装置、直行装置、旋转装置、锁紧装置和平衡装置;翻转装置与直行装置固定连接;直行装置固定在基座的前端;旋转装置对称分布在基座的左右两侧;锁紧装置固定在基座的底部,分别与左右翻转装置相连;平衡装置固定在基座的后端;平衡装置和直行装置在同一平面上;基座的后端设有固定孔;翻转装置和基座后端的固定孔将两个机器人本体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方式管外爬管机器人轻松实现了很好的通过弯道,十字形管道,而且还可以围绕管道进行360度的绕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2945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84535.X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皖西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滚筒式茶叶加工设备,涉及到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底板和长板,两个所述底板的顶部均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中套接安装有滚筒本体,所述保温层的外周侧上安装有L形块,所述L形块的顶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本发明中,在使用时,在滚筒本体内的茶叶烘干后,将茶叶取出,将挡盖打开,向滚筒本体内放入新的茶叶进行烘干,同时升降电机启动,带动升降齿轮转动,升降齿轮在齿槽的配合下,带动滑动杆向下移动,使得风扇向下移动,之后风扇启动,对滚筒本体内吹风。
-
公开(公告)号:CN106311513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43463.3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皖西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7/0425 , B01D46/00 , B01D53/00 , B05B15/00 , B05B15/62 , F04D29/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粘稠液体造雾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风机电机,风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于风机,联轴器通过联轴器支架安装在底座上,风机的出气端上安装有风机蜗壳,风机蜗壳通过出风管连接于药罐,药罐的出料口上安装有锥形桶,锥形桶一侧设有锥形桶电机,锥形桶通过锥形桶支架安装在底座上,锥形桶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于锥形桶,药罐下端通过药罐支架支撑,药罐支架通过药罐固定座安装在底座上。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同时工作效率高,可以适用于粘稠液体的造雾处理,可以广泛适用于工厂企业领域、园艺花卉蔬果领域、环保消毒领域、畜牧养殖领域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7216342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1041280.6
申请日:2017-08-19
Applicant: 皖西学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安防装置,包括安防机器车,安装在实验室内且设在水管道上的多个喷水管及控制照明设备的电子照明开关,水管道上安装了水路电动开关总阀,安防机器车的底面安装了滚轮,安防机器车的底面还设有电机部,电机部内安装了具有电机轴的伺服电机,滚轮包括安装在安防机器车底面后端的第一和第二滚轮及安装在安防机器车底面前端的第三滚轮组,第一和第二滚轮均设有轴体,第一滚轮设有的轴体通过联轴器连接伺服电机设有的电机轴,第一滚轮与第三滚轮组,第三滚轮组与第二滚轮之间均通过链条相连接,安防机器车的正面设有一安装室;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和控制,提高了整个实验室内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7123614U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20822248.5
申请日:2017-07-09
Applicant: 皖西学院
IPC: G01S15/9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车辆转弯安全辅助装置,包括传感器感应系统和安装在车辆控制室内的控制报警装置,包括传感器感应系统包括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的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包括用于发送超声波信号检测与障碍物距离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用于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与障碍物距离的第二超声波换能器,用于传感周围湿气的湿度传感器,安装在车辆变速箱输出轴的霍尔车速传感器和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控制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系统具有实时性、精确性和可靠性,采用性价比比较高的微处理器作为系统的控制,从而提高了车辆行驶和转弯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