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36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36052.2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苏州市质量认证中心)
IPC: C12N15/10 , C12Q1/6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凹凸棒土的核酸提取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配制凹土悬浮液,然后将凹土悬浮液、待吸附溶液、缓冲溶液混合,将混合物震荡,离心,取离心后的沉淀即为吸附有DNA的凹土样品。本发明利用凹凸棒土,建立一种凹土样品对DNA吸附和解吸附的方法和体系,可实现低成本提取核酸,所使用的凹凸棒土对鱼精DNA的饱和吸附量为18.8972μg/mg,利用合适的解吸剂可使凹凸棒土对DNA的解吸率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91460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210363643.3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中糖和糖醇的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十三种糖与糖醇的混合标准溶液,采用乙腈‑水的混合溶液为分离流动相,在氨基柱上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洗脱速度为0.8‑1.2ml/min;分离后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条件为:漂移管温度为40‑70℃,载气为N2,流速为0.8‑1.5l/min,增益为1。本法提供了一种食品中常见的多种糖及糖醇的同时分离检测的高效,便捷,低检出限,高通用性的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47472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437804.7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苏州市质量认证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AB改性凹凸棒土的核酸提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酸活化改性:将凹凸棒土粉末与HCl水溶液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固体,干燥,之后研磨过筛,获得酸活化凹凸棒土。S2、CTAB改性:将CTAB和酸活化凹凸棒土加入到盐酸中,搅拌,调节pH至中性,干燥溶液,研磨干燥得到的固体,过筛,获得CTAB改性凹凸棒土。本发明利用CTAB改性凹凸棒土,优化其物理化学性质,使其核酸吸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同时确保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6474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37804.7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苏州市质量认证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AB改性凹凸棒土的核酸提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酸活化改性:将凹凸棒土粉末与HCl水溶液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固体,干燥,之后研磨过筛,获得酸活化凹凸棒土。S2、CTAB改性:将CTAB和酸活化凹凸棒土加入到盐酸中,搅拌,调节pH至中性,干燥溶液,研磨干燥得到的固体,过筛,获得CTAB改性凹凸棒土。本发明利用CTAB改性凹凸棒土,优化其物理化学性质,使其核酸吸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同时确保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6794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77829.6
申请日:2023-08-04
IPC: G01N27/626 , G01N1/28 , G01N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样品中加入酸性乙腈溶液,经均质、涡旋振荡得到样品提取液;S2、对样品提取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净化填料,涡旋振荡后取上清液水浴氮吹净干样品,残渣用乙腈复溶,过膜得到待测样品溶液;S3、称取喹诺酮类化合物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方程;取待测样品溶液,采用实时直接分析串联质谱仪测定待测样品溶液质谱图,将待测样品溶液质谱图中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得出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本发明的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待测样品检测不需经过色谱分离,检测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捷、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93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0237894.0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IPC: G01N33/53 , G01N33/74 , G01N33/577 , G01N33/58 , G01N33/53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核酶的食品中污染物多色荧光分析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本发明以金纳米颗粒为载体,合成AuNPs‑DNA‑抗体检测探针,抗体用于捕获目标物,引物DNA用于放大信号。在最佳条件下,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CAP、17β‑E2和AFM1的同时检测,检测范围分别为0.333ng/mL‑3.333μg/mL、3.333ng/mL‑3.333μg/mL、3.333fg/mL‑3.333ng/mL,定量限分别为0.333ng/mL、3.333ng/mL、3.333fg/mL。本发明检测准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较高,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建立的方法在检测过程中,无需添加额外的核酸外切酶,降低反应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37894.0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IPC: G01N33/53 , G01N33/74 , G01N33/577 , G01N33/58 , G01N33/53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核酶的食品中污染物多色荧光分析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本发明以金纳米颗粒为载体,合成AuNPs‑DNA‑抗体检测探针,抗体用于捕获目标物,引物DNA用于放大信号。在最佳条件下,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CAP、17β‑E2和AFM1的同时检测,检测范围分别为0.333ng/mL‑3.333μg/mL、3.333ng/mL‑3.333μg/mL、3.333fg/mL‑3.333ng/mL,定量限分别为0.333ng/mL、3.333ng/mL、3.333fg/mL。本发明检测准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较高,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建立的方法在检测过程中,无需添加额外的核酸外切酶,降低反应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021745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55460.1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有机污染物羟基多溴联苯醚的纯化富集预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硅胶固相萃取小柱经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活化后上样,先用正己烷溶液淋洗,再用二氯甲烷洗脱,洗脱液经氮气吹干,用乙腈复溶残留物,过滤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采用本预处理技术,7种羟基多溴联苯醚(3-OH-BDE-47,5-OH-BDE-47,6-OH-BDE-47,2′-OH-BDE-68,4-OH-BDE-42,6-OH-BDE-85,6’-OH-BDE-99)的回收率在82.83%~99.83%之间,相对偏差均低于10%,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593516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67614.6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1 , C12Q2521/513 , C12Q2561/113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荧光定量赖解旋酶恒温核酸扩增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设计对单增李斯特菌具有特异性扩增功能的引物对序列,反应模拟体内DNA在恒温下进行复制的自然过程,利用解旋酶在恒温下解开DNA双链,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特异性恒温核酸扩增,实现靶序列的指数式增长,建立实时荧光赖解旋酶恒温核酸扩增检测方法,通过基因组DNA的恒温扩增曲线及熔解曲线,分析检测结果,从而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该方法克服了传统PCR需要依靠仪器反复升降温来获取单链模板的缺点,原理简明,操作简便,可快速、简单、灵敏、特异的检测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
-
公开(公告)号:CN102914603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63643.3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中糖和糖醇的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十三种糖与糖醇的混合标准溶液,采用乙腈-水的混合溶液为分离流动相,在氨基柱上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洗脱速度为0.8-1.2ml/min;分离后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条件为:漂移管温度为40-70℃,载气为N2,流速为0.8-1.5l/min,增益为1。本法提供了一种食品中常见的多种糖及糖醇的同时分离检测的高效,便捷,低检出限,高通用性的分析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