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512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9251.2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钴铝混合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并流加入盛有底液的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达到预设粒径后停止进料,陈化一段时间;(2)陈化完成后,排出一部分反应釜内的料液,并调大钴铝混合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的流量,继续进行共沉淀反应,直至粒径达到四氧化三钴前驱体的目标粒径;(3)将四氧化三钴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四氧化三钴。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共沉淀制备前驱体的过程中,陈化后调大钴铝混合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的流量,可以在前驱体中构建一层均匀的缓冲层,提高采用该前驱体制备的正极材料的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一种低硫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59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31301.0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硫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镍钴锰混合盐溶液进行喷雾热解,然后将第一镍钴锰混合盐溶液替换为第二镍钴锰混合盐溶液继续进行喷雾热解,得到所述低硫三元前驱体;其中,第一镍钴锰混合盐溶液的浓度不同于第二镍钴锰混合盐溶液的浓度。本发明在喷雾热解过程中,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镍钴锰混合盐溶液进行反应,得到了具有宽粒径分布的三元前驱体材料,且硫含量也得到了大幅降低;采用制备得到的宽粒径分布的三元前驱体材料,可直接制备得到大小颗粒混掺的三元正极材料,降低制备成本的同时,还提升了材料的体积容量。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297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11922.X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壳结构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混合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和添加剂溶液并流注入底液,在第一气氛下进行一步共沉淀反应;(2)调节气氛为第二气氛,进行二步共沉淀反应;(3)调节气氛为第三气氛,进行二步共沉淀反应,得到所述核壳结构正极前驱体。本发明在氮氧混合气氛下制备核壳状正极前驱体,通过控制各共沉淀反应过程中的氧气含量,在三元前驱体的表面生长一层呈发射状分布的针形切向的包覆层,在提高材料比表面积的同时,提高材料的结构强度,在循环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

    一种阴阳离子双掺杂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正极极片及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9197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7258.4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阴阳离子双掺杂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正极极片及电池,所述正极材料包括S与Nb掺杂核,及所述S与Nb掺杂核外部包覆的碳酸锂壳。本发明提供的阴阳离子双掺杂的正极材料中采用S和Nb进行掺杂,S可以显著提高电池的电荷转移动力学,显著降低Li+的迁移能垒,促进Li+的快速迁移,提高电池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能与容量;Nb元素掺杂,强Nb‑O键可以有效地稳定TMO骨架,抑制电压衰减和增强了循环稳定性;所述正极材料中含有碳酸锂壳,能够抑制颗粒与电解液的副反应,降低充放电过程中材料应变产生的裂纹;因此,以本发明中提供的正极材料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较强的动力学性能及较高的容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