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2983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087691.9
申请日:2020-02-0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累积叠轧制备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将轧制过程中单道次的压下量与叠轧后板材均分的份数相结合,在保证材料界面良好结合的前提下,来控制叠轧板材的总厚度。多层‑累积叠轧通过控制轧制时的压下量与叠轧后板材均分的份数来灵活控制板材的总厚度。此外,层片细化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意味着获得相同层片厚度所需的叠轧道次大幅减少,进而有效抑制轧制过程中微裂纹等缺陷的累积,进一步提高叠轧的成功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典型累积叠轧工艺进行简单而有效改进的方法,即多层‑累积叠轧技术。此方法可有效抑制复合材料叠轧过程中层片失稳情况的出现,并能大幅提高层片厚度细化效率,可生产大尺寸部件,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229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87691.9
申请日:2020-02-0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累积叠轧制备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将轧制过程中单道次的压下量与叠轧后板材均分的份数相结合,在保证材料界面良好结合的前提下,来控制叠轧板材的总厚度。多层-累积叠轧通过控制轧制时的压下量与叠轧后板材均分的份数来灵活控制板材的总厚度。此外,层片细化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意味着获得相同层片厚度所需的叠轧道次大幅减少,进而有效抑制轧制过程中微裂纹等缺陷的累积,进一步提高叠轧的成功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典型累积叠轧工艺进行简单而有效改进的方法,即多层-累积叠轧技术。此方法可有效抑制复合材料叠轧过程中层片失稳情况的出现,并能大幅提高层片厚度细化效率,可生产大尺寸部件,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34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134722.6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薄膜状亚稳奥氏体的镍系低温钢力学本构参数确定方法,解决目前镍系低温钢中薄膜状亚稳奥氏体与回火马氏体尺寸细小、TRIP效应导致亚稳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不断演化、两相本构参数难以使用现有方法单独测定的问题。该方法首先在镍系低温钢试样上加工出单相马氏体微米柱,获得该微米柱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确定马氏体相本构参数;然后,通过单向拉伸实验获得马氏体与亚稳奥氏体双相组织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获取亚稳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应变演化曲线;最后,利用晶体塑性模拟马氏体与亚稳奥氏体双相组织的拉伸过程,比对模拟和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与亚稳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应变演化曲线,确定亚稳奥氏体相本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09995.7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1N1/28 , G01N3/06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验数据的金属铸件不均匀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云图计算方法,解决金属铸件不均匀组织及力学性能分布难以精确、定量预测的难题,具体是基于铸件熔体冷却速率与微观组织参量及力学性能参量间定量关系,结合铸件充型模拟,计算金属铸件不均匀微观组织参量及力学性能(强度、塑性)参量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09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291992.4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A356合金强度、塑性以及耐磨性的方法,解决现有的A356合金强度塑性均较低的问题。具体包括:1)利用高凝固冷速的铸态坯料制备圆盘坯料,2)高压扭转形变,3)退火得到强度、塑性以及耐磨性均有所提升的A356合金。本发明通过将亚快速凝固、高压扭转形变以及退火处理相结合,使A356合金的晶粒细化到100~200nm,共晶硅颗粒在组织内部均匀分布,且尺寸细化到500~800nm,同时降低了高压扭转形变后合金中的位错密度,使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合金的耐磨性也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37334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605194.8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Al‑Si合金用Al‑Nb‑B细化剂母合金的“高温熔炼‑快速凝固”制备方法。使用高温熔炼‑激冷凝固法制备的细化剂母合金在熔炼过程中获得了较高比例的均匀液相,之后形核质点在合金液激冷凝固过程中原位析出,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使用传统低温工艺制备细化剂时大量形核质点在坩埚与模具中沉降、团聚的问题。使用高温熔炼‑激冷凝固法制备的Al‑Nb‑B细化剂母合金其形核质点尺寸细小、分布弥散,成分均匀且有效元素收得率高,与使用传统低温工艺制备的细化剂母合金相比具有更好的细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18593.3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铸件不均匀力学性能分布的跨软件平台联合力学仿真方法,解决了目前尚缺少有效的考虑金属铸造零部件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的力学仿真方法的难题,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铸件模流分析软件确定铸件各部位冷却速率,通过建立与熔体冷却速率相关的材料力学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力学分析软件实现考虑金属铸造零部件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的力学仿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7891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0645102.1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22F1/04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压铸Al-Si基铸造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及其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铝合金材料置于热处理炉中进行第一阶段热处理,其中所述第一阶段热处理的热处理温度为第一温度区间;将所述铝合金材料置于热处理炉中进行第二阶段热处理,其中所述第二阶段热处理的热处理温度为第二温度区间;其中,所述第二阶段热处理的热处理时间等于所述第一阶段热处理的热处理时间。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铝合金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424313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89410.8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N3/08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拉伸及氢含量监测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监测氢含量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原位测试装置实时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电解液槽与有机玻璃盖配合,使试样一直完全浸没在电解液中,避免了氢元素的逃逸对试样中总氢含量的影响。同时,利用拉伸试验过程中采用标准氢参比电极和电势测量系统对氢化学势进行在线监测,能够获取氢在材料内部晶体学位置的信息,提高了测试装置的实时性。该装置中电解液槽、试样、上下夹头的尺寸及形状可根据所用拉伸试验机进行灵活调节;渗氢后进行原位拉伸实验可避免氢从试样中逃逸,渗氢量可通过渗氢时间精确调节;而且实现了拉伸试验过程中氢化学势的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672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08968.5
申请日:2022-03-2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21D8/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1D3/04 , C21D6/02 , C21D1/26 , C21D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脱碳在全奥氏体高锰钢中实现轧制退火与表面硬化同步进行的方法,解决目前在对钢材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时,存在延长钢材生产周期的不足之处。本发明在均匀化过程中,使钢锭发生脱碳,在钢锭表面引入脱碳层,通过热轧在钢材表面和心部造成不同变形量,在再结晶过程中形成钢材表面细晶、心部粗晶的组织,最后经过退火处理,钢材表面诱发大量碳化钒颗粒析出,从而提升全奥氏体高锰钢表面硬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