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2983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087691.9
申请日:2020-02-0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累积叠轧制备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将轧制过程中单道次的压下量与叠轧后板材均分的份数相结合,在保证材料界面良好结合的前提下,来控制叠轧板材的总厚度。多层‑累积叠轧通过控制轧制时的压下量与叠轧后板材均分的份数来灵活控制板材的总厚度。此外,层片细化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意味着获得相同层片厚度所需的叠轧道次大幅减少,进而有效抑制轧制过程中微裂纹等缺陷的累积,进一步提高叠轧的成功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典型累积叠轧工艺进行简单而有效改进的方法,即多层‑累积叠轧技术。此方法可有效抑制复合材料叠轧过程中层片失稳情况的出现,并能大幅提高层片厚度细化效率,可生产大尺寸部件,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229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87691.9
申请日:2020-02-0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累积叠轧制备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将轧制过程中单道次的压下量与叠轧后板材均分的份数相结合,在保证材料界面良好结合的前提下,来控制叠轧板材的总厚度。多层-累积叠轧通过控制轧制时的压下量与叠轧后板材均分的份数来灵活控制板材的总厚度。此外,层片细化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意味着获得相同层片厚度所需的叠轧道次大幅减少,进而有效抑制轧制过程中微裂纹等缺陷的累积,进一步提高叠轧的成功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典型累积叠轧工艺进行简单而有效改进的方法,即多层-累积叠轧技术。此方法可有效抑制复合材料叠轧过程中层片失稳情况的出现,并能大幅提高层片厚度细化效率,可生产大尺寸部件,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69815.2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N23/2202 , G01N23/2206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先进高强钢SEM及EBSD同时表征的样品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材料的理化检验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目标钢切割成圆柱样;将圆柱样进行磨抛处理,直至磨抛为顶面和底面平行,且表面平整没有划痕的镜面;将磨抛后的试样放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抛光,去除样品表面应力层;将电解抛光后的试样用棉签蘸取硝酸与酒精配置的混合液,轻轻擦拭样品抛光面,腐蚀2‑3s后,用清水冲洗试样表面,后用酒精冲洗并吹干,即得用于先进高强钢SEM及EBSD同时表征的样品。本发明针对马氏体/贝氏体多相钢,能够同时获取扫描形貌以及晶体学取向信息,且能够有效的识别马氏体/贝氏体两种BCC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69313.5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变微胶囊材料制备及热能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四醇制备热致变色材料;将热致变色材料、正硅酸乙酯和硅烷偶联剂混合以制备油相;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溶剂中以制备水相;将油相和水相混合后进行均质处理以制备乳液;加入催化剂以使正硅酸乙酯发生水解缩聚,制得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相变材料。本发明通过硅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壳层进行改性,用以改善热致热致变色微胶囊的热性能、包封效率和防漏性能,且成功应用于纺织领域,解决了二氧化硅壳层致密性较差,会产生渗漏现象,严重降低耐久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73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1230106.1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双辊薄带连铸铝合金偏析的工艺设计方法,具体:1)建立铸辊区和固相区瞬态导热方程,2)建立凝固模型,3)建议适用于凝固的广义稳定性得到抑制偏析的铸轧速度和冷却水流速度配合。本发明遵循大驱动力‑大广义稳定性判据,设计出最佳工艺参数配合铸轧速度为2m/min,冷却水流速度为0.068m/s。通过双辊薄带连铸实验验证,验证本发明设计的工艺参数组合能够将中心位置的Si元素浓度减小到1.2at.%,将边缘位置的Si元素浓度减小到1.7at.%。本发明提出的工艺设计策略,可以对两种参数同时控制的工艺进行优化,寻找两个工艺参数之间的最优配合,优化实际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34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134722.6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薄膜状亚稳奥氏体的镍系低温钢力学本构参数确定方法,解决目前镍系低温钢中薄膜状亚稳奥氏体与回火马氏体尺寸细小、TRIP效应导致亚稳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不断演化、两相本构参数难以使用现有方法单独测定的问题。该方法首先在镍系低温钢试样上加工出单相马氏体微米柱,获得该微米柱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确定马氏体相本构参数;然后,通过单向拉伸实验获得马氏体与亚稳奥氏体双相组织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获取亚稳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应变演化曲线;最后,利用晶体塑性模拟马氏体与亚稳奥氏体双相组织的拉伸过程,比对模拟和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与亚稳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应变演化曲线,确定亚稳奥氏体相本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09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291992.4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A356合金强度、塑性以及耐磨性的方法,解决现有的A356合金强度塑性均较低的问题。具体包括:1)利用高凝固冷速的铸态坯料制备圆盘坯料,2)高压扭转形变,3)退火得到强度、塑性以及耐磨性均有所提升的A356合金。本发明通过将亚快速凝固、高压扭转形变以及退火处理相结合,使A356合金的晶粒细化到100~200nm,共晶硅颗粒在组织内部均匀分布,且尺寸细化到500~800nm,同时降低了高压扭转形变后合金中的位错密度,使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合金的耐磨性也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3364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0548357.6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4B7/0408 , H04B7/06 , H04B7/08 , H04B7/12 , H04L27/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天线阵的方向调制安全性增强方法,将待发送的机密信息基带调制为数据符号,并将数据符号组成长度为K的数据符号帧,然后串并转换为K路,分别由K个天线阵通过方向调制技术发送给指定的一个合法用户,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即使窃听用户位于某个天线阵对应与合法用户的期望方向或信息波束宽度范围内,也只能窃听一路受干扰的有用信息,无法获取其他K‑1路有用信息,从而传统单天线阵方向调制的安全性显著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80576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1060886.9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22F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AlN/AZ91D镁基复合材料的轧制及热处理方法,通过对该材料进行传统的轧制变形和热处理工艺加工,结合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特有的组织结构和强化机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制备出了性能更为优异的AlN/AZ91D镁基复合材料板材,提出了专门针对该复合材料的轧制和热处理工艺,不仅实现了作为基体合金的铸造镁合金(AZ91合金)的轧制变形,使得AlN/AZ91D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显著提高,其拉伸强度和塑性已经远远超过基体AZ91合金和大部分传统变形镁合金。另外,由于工艺简单、轧制变形时轧辊无需加热、原材料制备装置安全可靠等特点,该专利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19042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14586.0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通用RFID读写器平台的双天线标签运动方向识别方法,以通用RFID读写器平台作为核心硬件平台,上位机作为核心控制平台,上位机通过控制通用RFID读写器平台获取标签信息数据,通过控制数据采集卡采集标签信息数据并反馈给上位机,最后上位机分析获取的数据判断标签运动方向。本发明利用标签到双天线的相位差,采用相位补偿简化判断依据,可实现运算量小、方便快捷的标签运动方向识别,同时无需考虑电磁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各种影响,增加了系统的鲁棒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