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38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35711.7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纳米摩擦和光能耦合发电的助听设备及制备方法,涉及助听设备领域;本发明,将纳米摩擦发电与光能发电耦合,实现两种发电机制优缺点的互补,为助听设备等小功率可穿戴设备供电;同时,利用纳米摩擦发电机对外部刺激快速响应的特性,对佩戴者的运动安全、健康状况进行高精度的智能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091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851620.1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伍玥睿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3/084 , G06V10/56 , G06V10/20 , G06N3/0464 , G06V10/40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颜色相似灰度再验证的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垃圾易混淆程度检测模型,获取数据集图片并进行目标分数标注,利用数据集对垃圾易混淆程度检测模型进行训练,获取固定易混淆程度检测模型权重的垃圾易混淆程度检测模型;通过训练后的垃圾易混淆程度检测模型提取待检测垃圾图片的颜色和形状特征,并预测不同垃圾的类别、置信度、回归位置信息并标注易混淆程度;标注易混淆程度后的垃圾图片判断是否进行灰度变换;灰度变换后的垃圾图片经过形状特征细化再验证模块将单一形状特征的图像再识别,得到具体的垃圾分类。本发明提高易混淆的不同种类垃圾的检出率,降低误检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450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70240.5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智能垃圾分类装置,所述分类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由磨砂铝型材组成;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设置在主体框架内,用于压缩可回收垃圾以节省垃圾箱内部空间;所述压缩组件包括设置在垃圾平台两端相对设置的两个伸缩杆,采用对顶压缩的形式进行压缩,减轻了挤压力对主体框架的影响;识别组件,所述所述识别组件在垃圾投放时进行依次识别和分类;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于带动垃圾平台旋转,使垃圾平台与下方的多个分类垃圾桶分别对好角度,并使垃圾平台翻转将识别的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桶内;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向压缩组件、旋转组件和识别组件传输控制指令,以对投放的垃圾进行自动识别分类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17809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1620.1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伍玥睿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3/084 , G06V10/56 , G06V10/20 , G06N3/0464 , G06V10/40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颜色相似灰度再验证的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垃圾易混淆程度检测模型,获取数据集图片并进行目标分数标注,利用数据集对垃圾易混淆程度检测模型进行训练,获取固定易混淆程度检测模型权重的垃圾易混淆程度检测模型;通过训练后的垃圾易混淆程度检测模型提取待检测垃圾图片的颜色和形状特征,并预测不同垃圾的类别、置信度、回归位置信息并标注易混淆程度;标注易混淆程度后的垃圾图片判断是否进行灰度变换;灰度变换后的垃圾图片经过形状特征细化再验证模块将单一形状特征的图像再识别,得到具体的垃圾分类。本发明提高易混淆的不同种类垃圾的检出率,降低误检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