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192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629138.9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席位分配池的交叉混用方法,包括对席位分配池进行标记,得到标记信息;确定席位容量分配,得到分配席位数;基于分配席位数和标记信息计算剩余座位数,并将剩余座位数补全,得到补全席位分配池;基于补全席位分配池生成内部切割方案和外延方案;基于内部切割方案和外延方案生成潜在混用组集合并生成实际混用组顺序集合;提出实际混用组顺序集合中无容量的实际混用组,得到剩余实际混用组顺序集合;按顺序消耗实际混用组顺序集合的实际混用组。本发明容许预定请求到达时不同席位分配池之间的容量交叉混用,从而提高席位分配方案应对随机性需求的鲁棒性,减少席位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63938.4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列车运行顺序的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技术领域;确定基本列车及其区间运行时间;对所有列车进行顺序分类排列,获取各列车的区间运行时间并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区间运行时间计算各列车的扣除系数,并限定扣除系数范围;最后基于各类型列车的扣除系数计算出铁路通过能力利用率;本方案将扣除系数法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基于各类型列车的扣除系数计算出铁路通过能力利用率,提高铁路通过能力计算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707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40772.7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阎胜勇 , 郑慧亚 , 马长青 , 张守帅 , 李卫民 , 刘承亮 , 张春来 , 谷雨 , 朱韦桥 , 贾晓非 , 常灿 , 王少华 , 甄津 , 陈翠杰 , 郝伟俊 , 凡凯乐 , 田珊
IPC: G06F17/18 , G06Q50/40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行大数据的单线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铁路的运行数据内的变量数据,对收集的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将基本列车、非基本列车的扣除系数按照上下行运行时分进行区分,然后将两个方向的能力占用进行加和;选择三个区间中周期最大的作为该铺画方式的周期,并选择最优铺画方案对应的周期作为该区间的运行图周期;选择最小运行图的作为最优铺画方案对应的周期,通过运行图铺画试验来分析其他类型列车产生的扣除系数;根据所述运行图周期和扣除系数,预测单线铁路的通过能力。本发明利用运行数据对通过能力进
-
公开(公告)号:CN11473504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44374.1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列控系统控车方法及系统,其技术要点是:检测前方预设距离内是否存在其他列车,若不存在,则采用第一控车模式;若存在,则采用第二控车模式;在第二控车模式下,根据从地面RBC接收前车位置、前车最新出清闭塞分区的长度以及占用时间,估算出前车的紧急制动距离;根据第二控车模式下当前行驶列车的常用制动曲线和紧急制动曲线,对当前行驶列车行驶状态进行控制;同时根据前车的紧急制动距离以及当前行驶列车的实时位置和速度,对当前行驶列车行驶状态进行实时调整。本发明通过从紧急制动的角度满足“撞硬墙”,保证列车绝对安全;从常用制动的角度是“撞软墙”,保证列车行车效率,提升了高铁运营效率和线路通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59748.5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列车运行间隔协同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列车运行基本信息和动态客流数据;步骤2:根据列车运行基本信息,为每名乘客匹配到相应路径;步骤3:根据步骤2中的路径,刻画乘客的候车及上下车行为和列车在各站的到发及经停时间,以乘客总等待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以乘客和列车为主体进行仿真;步骤4:若达到终止条件则退出仿真,即可得到各线路上换乘衔接最优的列车发车时间方案;本发明基于多主体仿真,将各具自身特点的主体依据其相互作用及逻辑结构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94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919039.9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区间速度控制下区间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步骤2:区间速度控制下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步骤3:列车区间速度控制压缩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本发明的优点是:对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压缩效果好,能够有效缓解繁忙干线能力紧张的问题,同时具备适用性强,经济合理的优势,适用于我国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大于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大多数高速铁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99413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19185.1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到发线运用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通过对分段解锁条件下列车追踪过程的分析,得出分段解锁条件下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基于到发线运用方案优化的方法,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本发明的优点是:基于现有的列车接车进路分段解锁技术,通过合理的到发线运用优化方法,缩短了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中的前行列车从出清关联道岔到出清咽喉的时间,对于国内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效果较好,适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7601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596819.4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1L27/12 , G06Q10/0631 , G06Q10/083 , G06Q50/40 , G06N5/01 , B61L27/10 , B61L2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观路网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通过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仿真平台模拟列车在每个子路径的运行过程获得列车运行速度距离曲线数据,或者以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进行直接读取;分析列车在子路径上的运行过程,得到对子路径上基本单元的占用时间,得到列车在子路径上的闭塞时间,作为输入信息和微观线路信息一同输入到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中,进行求解;混合整数模型满足高速列车在线路上的移动规则,通过疏解每一个基本单元上诸多列车间的冲突保证安全运行,调整列车出发时间、运行时间、停站时间、运行路径保证求解结果满足约束,以子路径为列车运行单元实现灵活调整停站方案和到发线运用方案,保证列车间的无冲突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61920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29138.9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席位分配池的交叉混用方法,包括对席位分配池进行标记,得到标记信息;确定席位容量分配,得到分配席位数;基于分配席位数和标记信息计算剩余座位数,并将剩余座位数补全,得到补全席位分配池;基于补全席位分配池生成内部切割方案和外延方案;基于内部切割方案和外延方案生成潜在混用组集合并生成实际混用组顺序集合;提出实际混用组顺序集合中无容量的实际混用组,得到剩余实际混用组顺序集合;按顺序消耗实际混用组顺序集合的实际混用组。本发明容许预定请求到达时不同席位分配池之间的容量交叉混用,从而提高席位分配方案应对随机性需求的鲁棒性,减少席位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77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359748.5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列车运行间隔协同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列车运行基本信息和动态客流数据;步骤2:根据列车运行基本信息,为每名乘客匹配到相应路径;步骤3:根据步骤2中的路径,刻画乘客的候车及上下车行为和列车在各站的到发及经停时间,以乘客总等待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以乘客和列车为主体进行仿真;步骤4:若达到终止条件则退出仿真,即可得到各线路上换乘衔接最优的列车发车时间方案;本发明基于多主体仿真,将各具自身特点的主体依据其相互作用及逻辑结构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