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8758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221732.2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浮置板轨道系统中的隔振器及其工作参数的确定方法,位于浮置板轨道系统的浮置板与轨道基础之间,包括并行设置的钢弹簧、阻尼液和可控库仑阻尼件;在不考虑库仑阻尼的情况下,建立车辆‑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时域分析模型,以浮置板和钢轨最大垂向振动位移为控制指标,确定不考虑库仑阻尼时的浮置板最小支承刚度Ka,再结合不考虑库仑阻尼时浮置板最小支承刚度工况下的浮置板垂向振动位移时程曲线特征,确定浮置板的位移阈值,确定库仑阻尼力大小及其工作时段,最后,运用车辆‑可控库仑阻尼隔振器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时域分析模型,算出有库仑阻尼情况下的浮置板最小支承刚度Kb。可以有效提高传统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隔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4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90482.1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轨交通系统轨道结构动力学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扣件系统共振频率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需要识别的外界激振频率作为输入频率;根据所述输入频率对应的频变动参数获得轨道扣件系统第一有限元模型;根据获得的轨道扣件系统第一有限元模型获得所有位于所述轨道上的车轮在各个扣件节点的等效质量;根据所述输入频率对应的频变动参数和获得的所有位于所述轨道上的车轮在各个扣件节点的等效质量获得轨道扣件系统第二有限元模型;根据获得的轨道扣件系统第二有限元模型获得轨道扣件系统多阶固有频率;当在所述多阶固有频率中查找到与所述输入频率满足预设条件的固有频率时,将所述输入频率判定为共振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4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0890482.1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轨交通系统轨道结构动力学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扣件系统共振频率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需要识别的外界激振频率作为输入频率;根据所述输入频率对应的频变动参数获得轨道扣件系统第一有限元模型;根据获得的轨道扣件系统第一有限元模型获得所有位于所述轨道上的车轮在各个扣件节点的等效质量;根据所述输入频率对应的频变动参数和获得的所有位于所述轨道上的车轮在各个扣件节点的等效质量获得轨道扣件系统第二有限元模型;根据获得的轨道扣件系统第二有限元模型获得轨道扣件系统多阶固有频率;当在所述多阶固有频率中查找到与所述输入频率满足预设条件的固有频率时,将所述输入频率判定为共振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760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10407584.8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 H02P27/04 , G05B19/05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轨交通系统轨道结构动力学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扣件弹性垫板垂向动力性能测试设备及控制装置。该测试设备包括:正弦位移激励加载装置和螺旋升降仪。所述正弦位移激励加载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加载组件。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所述加载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加载组件包括:轮轴和凸轮组,所述凸轮组包括: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轮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轮轴连接。所述螺旋升降仪包括:第一底座、调节组件、支承板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支承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调节组件传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24089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810086495.2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减振试验装置及轨道减振试验设备。轨道减振试验装置包括加载系统和位于加载系统下侧的被加载系统;加载系统包括频率为0-20Hz、振幅为0-20kN的伺服液压系统;被加载系统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模拟浮置板和模拟下基板,模拟浮置板位于加载系统下侧,且模拟浮置板和模拟下基板之间垂直连接有弹簧部和磁流变阻尼器。解决了模拟实际轨道振动固有频率时改变试验装置的固有频率,导致测量误差的问题。通过低频大振幅的伺服液压系统在模拟浮置板上侧施加激振力,模拟浮置板下侧垂直连接有单自由上下运动的弹簧部,真实还原车辆动力加载值,避免加载设备对试验装置固有频率的影响,获得精确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05102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416456.5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置板轨道磁流变阻尼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浮置板轨道磁流变阻尼控制方法包括:依据车辆‑磁流变阻尼半主动隔振浮置板轨道垂向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获得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阻尼力、位移阈值、响应滞后时间的最佳值;通过磁流变阻尼器的地棚半主动开关控制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阻尼力、位移阈值、响应滞后时间调整至最佳值。本发明将磁流变阻尼器引入传统的浮置板轨道中,通过调整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阻尼力、位移阈值、响应滞后时间等参数的值控制磁流变阻尼器,有效抑制浮置板轨道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放大现象,同时显著减小浮置板轨道最大垂向振动位移,提高轮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6100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70538.4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弹性垫板摩擦阻尼性能的方法、装置及测试设备,属于轨道结构动力学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弹性垫板进行预加载,以消除弹性垫板的马林斯效应;对所述弹性垫板的预设测试点中的每个测试点进行静力加载,获得所述弹性垫板的弹性恢复力与位移的第一曲线;对弹性垫板进行周期性加载,获得弹性垫板的弹性恢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位移的第二曲线;根据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获得弹性垫板的摩擦力与位移的第三曲线。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弹性垫板的摩擦阻尼性能,进而可以根据该摩擦阻尼性能对弹性垫板的减振耗能特性的影响,开发出适用性更强的减振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466780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10057354.9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轨道用胶垫参数测量方法及装置,该轨道用胶垫参数测量方法包括:分别获得多个温度下每个温度的胶垫的静荷载‑静位移曲线,根据静荷载‑静位移曲线进行有限元分析仿真以获得胶垫能承受的动荷载的范围,以第二加载速率测取胶垫在多个温度的每个温度下的动荷载‑动位移曲线,再根据上述的动荷载‑动位移曲线获得胶垫的动态力学特征,动态力学特征结合温频等效原理以及WLF方程,可以获得多个温度的每个温度下的胶垫的不同频率的动态力学参数。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改善原比例的轨道用胶垫参数测量不准确、成本较高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760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07584.8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 H02P27/04 , G05B19/05 ,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 G05B19/042 , G05B19/05 , G05B2219/15027 , G05B2219/25252 , G05B2219/25257 , G05B2219/2604 , H02P2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轨交通系统轨道结构动力学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扣件弹性垫板垂向动力性能测试设备及控制装置。该测试设备包括:正弦位移激励加载装置和螺旋升降仪。所述正弦位移激励加载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加载组件。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所述加载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加载组件包括:轮轴和凸轮组,所述凸轮组包括: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轮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轮轴连接。所述螺旋升降仪包括:第一底座、调节组件、支承板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支承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调节组件传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05102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16456.5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007 , E01B19/003 , F16F9/535 , F16F2222/12 , F16F2224/04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置板轨道磁流变阻尼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浮置板轨道磁流变阻尼控制方法包括:依据车辆‑磁流变阻尼半主动隔振浮置板轨道垂向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获得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阻尼力、位移阈值、响应滞后时间的最佳值;通过磁流变阻尼器的地棚半主动开关控制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阻尼力、位移阈值、响应滞后时间调整至最佳值。本发明将磁流变阻尼器引入传统的浮置板轨道中,通过调整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阻尼力、位移阈值、响应滞后时间等参数的值控制磁流变阻尼器,有效抑制浮置板轨道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放大现象,同时显著减小浮置板轨道最大垂向振动位移,提高轮轨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