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拟茎点霉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97897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136839.3

    申请日:201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拟茎点霉属菌株(Phomopsis sp.)J9GAN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7108。所述菌株对木质基材料具有优良的浸染能力,浸染时间短且深度大,在材料表面能形成美观的色泽及纹理,且对物理力学强度无影响。用所述菌株制备菌纹木的方法包括菌株活化、扩繁与接菌培养步骤,首先将菌株接种到活化与扩繁培养基上,在22~30℃下活化与扩繁7~15天,然后将木质基材料灭菌,与扩繁菌株充分接触,在22~30℃下培养4~8周即可。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合理,操作简单,所制得的菌纹木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且对基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无影响,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51862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428105.2

    申请日:2013-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 childiae)L2Ma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5954。所述菌株对木质基材料具有优良的浸染能力,浸染时间短且深度大,在材料表面能形成美观的色泽及纹理,且对物理力学强度无影响。用所述菌株制备菌纹木的方法包括菌株活化、扩繁与接菌培养步骤,首先将菌株接种到活化与扩繁培养基上,在22~30℃下活化与扩繁7-15天,然后将木质基材料灭菌,与活化及扩繁后的菌株充分接触,在22~30℃下培养6~8周即可。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合理,操作简单,所制得的菌纹木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且对基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无影响,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

    一株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5691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428232.2

    申请日:2013-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炭角菌菌株(Xylaria?venosula)J22QIU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5964。所述菌株对木质基材料具有优良的浸染能力,浸染时间短且深度大,在材料表面能形成美观的色泽及纹理,且对物理力学强度无影响。用所述菌株制备菌纹木的方法包括菌株活化、扩繁与接菌培养步骤,首先将菌株接种到活化与扩繁培养基上,在22~30℃下活化与扩繁10~15天,然后将木质基材料灭菌,与活化及扩繁后的菌株充分接触,在22~30℃下培养4~8周即可。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合理,操作简单,所制得的菌纹木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且对基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无影响,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

    一种诱导沉香形成的剥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4798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69928.0

    申请日:2020-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剥皮法在诱导沉香形成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在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树干上进行剥皮,并将剥皮创口以塑料薄膜包裹处理12个月后,创口处形成黄褐色沉香层,取下薄膜后以刀具割下黄褐色沉香层,干燥后即为沉香。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合理,采香对白木香树伤害小,结香效果稳定,为机械创伤法结香,相对大多数化学试剂类结香法安全且方法简单,采香容易,不需砍伐树木采香,采香后可重新形成树皮包裹树干,树木继续生长,可重复结香采香,多次采香可提高单株白木香树产量,可保护白木香人工林资源。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51862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28105.2

    申请日:2013-09-20

    Abstract: 本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 childiae)L2Ma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5954。所述菌株对木质基材料具有优良的浸染能力,浸染时间短且深度大,在材料表面能形成美观的色泽及纹理,且对物理力学强度无影响。用所述菌株制备菌纹木的方法包括菌株活化、扩繁与接菌培养步骤,首先将菌株接种到活化与扩繁培养基上,在22~30℃下活化与扩繁7-15天,然后将木质基材料灭菌,与活化及扩繁后的菌株充分接触,在22~30℃下培养6~8周即可。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合理,操作简单,所制得的菌纹木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且对基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无影响,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

    一种快速促进白木香通体结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893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060282.7

    申请日:2019-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促进白木香通体结香的方法,属于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树体木质部几乎通体(整个树干与大径枝条)发生红褐色变,经检测,变色木质部含油量和组成成分均达到天然沉香的水平。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选诱导试剂天然、无公害,施加方法科学新颖,诱导效果显著,基本实现树体通体结香,且耗时少,能短时间快速促进白木香通体形成沉香,可用于大规模标准化、商品化生产,能有效缓解沉香的供需市场矛盾,有利于白木香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珍贵木材识别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305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93961.5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珍贵木材识别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设备、输入层、神经网络模型INCEPTION-V3中间层、数据降维LDA模型和K-NN分类器,构建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包括输入层、INCEPTION-V3中间层、输出层;所述输入层依次与INCEPTION-V3中间层、输出层相连接,所述数据降维LDA模型的输入端与输出层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输入层用于将300×300像素进行缩放至224×224像素的图像预处理;本发明提供一款以解决云南地区的常见25种珍贵木材的智能识别,提高简单实用的使用工具的问题。

    一株丛赤壳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52570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28219.7

    申请日:2013-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丛赤壳属真菌(Nectria rigidiuscula)J12WU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5963。所述菌株对木质基材料具有优良的浸染能力,浸染时间短,在材料表面能形成美观的色彩及纹理,且对物理力学强度无影响。用所述菌株制备菌纹木的方法包括菌株活化、扩繁与接菌培养步骤,首先将菌株接种到活化与扩繁培养基上扩繁,在22~30℃下活化与扩繁7-15天,然后将木质基材料灭菌,与活化及扩繁后的菌株充分接触,在22~30℃下培养1周或1周以上以上即可。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合理,操作简单,所制得的菌纹木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且对基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无影响,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