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1678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426818.8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背压喷射式跨临界CO2动力循环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器、透平、发电机、回热器、冷却器、喷射器、分离器和增压泵;增压泵的出口连接回热器的第一入口,回热器的第一出口连接蒸发器的第一入口,蒸发器的第一出口连接透平的入口,透平的出口连接回热器的第二入口,回热器的第二出口连接冷却器的入口,冷却器的出口连接喷射器的第一入口,喷射器的出口连接分离器的入口;分离器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喷射器的第二入口,另一路连接增压泵的入口;透平连接有发电机。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跨临界CO2动力循环在常温下的冷凝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94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7899.4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 Y02E10/10 ,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热能利用的基于氨水混合工质的冷电联供系统,地热水进入扩容器中经减压闪蒸产生的水蒸气进入到第一汽轮机做功,扩容器中剩余地热水进入蒸汽发生器加热氨水基本溶液,随后回灌地下。氨水基本溶液在蒸汽发生器中吸热后进入到第一分离器中分离出饱和富氨蒸汽,饱和富氨蒸汽在第二汽轮机Ⅱ中做功后产生的乏汽进入第二分离器,分离出浓度更高的富氨饱和蒸汽经过冷却降压后进入蒸发器中吸收潜热形成低压饱和富氨蒸汽,产生制冷量。经过蒸发器之后的低压饱和富氨蒸汽和两个分离器产生的不同浓度的富水溶液混合成氨水基本溶液,再经过冷凝和升压后,进入蒸汽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628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0360069.8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分离器的跨临界CO2混合工质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构建两套冷电联供系统,在系统中引入分离器,先将喷射器出口工质冷凝至两相区,再采用分离器对两相区混合工质进行组分分离,分离出的两股含有不同质量组分浓度的CO2混合工质分别用于制冷和发电,根据制冷所采用混合工质组分浓度的不同分为HCO2R型带分离器的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和LCO2R型带分离器的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没有充分利用CO2混合工质组分分离特性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热力性能,有望通过模拟调控与实验研究,提升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等多个关键热力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56120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022542.7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固体颗粒冲刷的低温固体散料余热利用发电系统,包括冷凝器、双压透平、第一级蒸发器、第二级蒸发器、第一级固体散料换热器和第二级固体散料换热器;本发明采用双压透平,温度较高的固体散料首先通过导热水循环和第一级蒸发器,加热有机工质成高温高压状态,进入双压透平膨胀做功;经过一次换热之后温度较低的固体散料以及第一级蒸发器出口导热水的余热,再通过第二级蒸发器进行回收,加热有机工质,驱动双压透平做功。另外,双压蒸发使得有机工质能够更好的匹配热源换热,从而降低换热器的不可逆损失,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更加充分利用低温固体散料余热,降低系统的不可逆损失,提高循环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6124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022577.0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燃机余热综合利用的发电系统。采用双压透平,温度较高的内燃机排气首先通过导热水循环和第一级蒸发器,加热经过内燃机冷却水预热之后的有机工质成高温高压状态,进入双压透平膨胀做功;经过一次换热之后温度较低的内燃机排气以及第一级蒸发器出口导热水的余热,再通过第二级蒸发器进行回收,加热经过内燃机冷却水预热之后的另外一股有机工质,驱动双压透平做功。本发明通过加入导热水循环,能防止高温排气与有机工质直接换热导致的有机工质分解的问题,保证了内燃机余热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的稳定运行,并且实现了能源梯级利用,更加充分利用内燃机排气与冷却水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5023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23665.2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补汽式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本发明以低温固体散料为热源,采用补汽式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向外界输出电能。本发明由蒸发器、补汽式汽轮机、发电机、回热器、冷凝器、增压泵、节流阀等组成。温度较高的固体散料首先通过第一级蒸发器,加热有机工质成高温高压状态,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经过一次换热之后温度较低的固体散料的余热通过第二级蒸发器进行回收,加热有机工质成饱和或者过热气体状态,作为补汽驱动汽轮机做功,实现能量的梯级回收利用。同时,通过双压蒸发,有机工质在蒸发器中能够更好的匹配热源进行换热,降低换热器不可逆损失,提高系统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943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067899.4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 Y02E10/10 ,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热能利用的基于氨水混合工质的冷电联供系统,地热水进入扩容器中经减压闪蒸产生的水蒸气进入到第一汽轮机做功,扩容器中剩余地热水进入蒸汽发生器加热氨水基本溶液,随后回灌地下。氨水基本溶液在蒸汽发生器中吸热后进入到第一分离器中分离出饱和富氨蒸汽,饱和富氨蒸汽在第二汽轮机Ⅱ中做功后产生的乏汽进入第二分离器,分离出浓度更高的富氨饱和蒸汽经过冷却降压后进入蒸发器中吸收潜热形成低压饱和富氨蒸汽,产生制冷量。经过蒸发器之后的低压饱和富氨蒸汽和两个分离器产生的不同浓度的富水溶液混合成氨水基本溶液,再经过冷凝和升压后,进入蒸汽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62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60069.8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分离器的跨临界CO2混合工质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构建两套冷电联供系统,在系统中引入分离器,先将喷射器出口工质冷凝至两相区,再采用分离器对两相区混合工质进行组分分离,分离出的两股含有不同质量组分浓度的CO2混合工质分别用于制冷和发电,根据制冷所采用混合工质组分浓度的不同分为HCO2R型带分离器的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和LCO2R型带分离器的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没有充分利用CO2混合工质组分分离特性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热力性能,有望通过模拟调控与实验研究,提升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等多个关键热力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716783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426818.8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背压喷射式跨临界CO2动力循环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器、透平、发电机、回热器、冷却器、喷射器、分离器和增压泵;增压泵的出口连接回热器的第一入口,回热器的第一出口连接蒸发器的第一入口,蒸发器的第一出口连接透平的入口,透平的出口连接回热器的第二入口,回热器的第二出口连接冷却器的入口,冷却器的出口连接喷射器的第一入口,喷射器的出口连接分离器的入口;分离器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喷射器的第二入口,另一路连接增压泵的入口;透平连接有发电机。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跨临界CO2动力循环在常温下的冷凝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6160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67900.3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 , Y02T10/166 ,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燃机余热利用的联合发电系统,该系统由布雷顿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组成,主要由燃气透平、换热器、压气机、透平、冷凝器、增压泵、循环泵等组成。内燃机废气首先经过加热器,将热量传给布雷顿循环的CO2,形成高温高压CO2蒸气驱动燃气透平发电;内燃机废气经过加热器之后仍含有较高的热量,再将热量通过蒸发器传给有机朗肯循环中的有机工质,形成高温高压的有机工质蒸气;燃气透平出来的CO2经过冷却器,也将热量传给有机朗肯循环中的有机工质,形成高温高压的有机工质蒸气;两股高温高压的有机工质蒸气驱动有机工质透平发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