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91202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023561.2
申请日:2009-08-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制造领域,涉及具有微结构的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1)在基底上溅射绝缘隔离层,在绝缘隔离层上溅射电极层;2)将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粉末作为溶质,溶解至混合溶液中,搅拌后,置于真空,密封放置;3)将聚合物溶液旋涂于电极层上,得到聚合物层;4)把旋涂好聚合物溶液的基底放置在热压印台上,将模具压向聚合物层的表面,将模具型腔抽真空,使聚合物层充满模具的型腔;5)在电极层和模具之间施加场电压;6)撤去电场后,控制压印头压向聚合物层,保持压力,降温至80℃,退火处理,得到具有微结构的压电薄膜。本发明用于微传感器和致动器的制造,尤其适宜于生物医疗方面的微传感器和致动器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1691202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910023561.2
申请日:2009-08-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制造领域,涉及具有微结构的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1)在基底上溅射绝缘隔离层,在绝缘隔离层上溅射电极层;2)将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粉末作为溶质,溶解至混合溶液中,搅拌后,置于真空,密封放置;3)将聚合物溶液旋涂于电极层上,得到聚合物层;4)把旋涂好聚合物溶液的基底放置在热压印台上,将模具压向聚合物层的表面,将模具型腔抽真空,使聚合物层充满模具的型腔;5)在电极层和模具之间施加场电压;6)撤去电场后,控制压印头压向聚合物层,保持压力,降温至80℃,退火处理,得到具有微结构的压电薄膜。本发明用于微传感器和致动器的制造,尤其适宜于生物医疗方面的微传感器和致动器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673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6756.3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形天线、飞行器及共形天线频选和制造方法,属于天线技术领域,所述共形天线包括天线阵列结构,频率选择表面安装在天线阵列下方,电极在频率选择表面两侧。此频选共形天线可以作为机载天线安装在飞机上,解决了机载天线安装共形性差的难点。天线主要工作频段为飞机通信常用的S频段,通过对频率选择表面施加电脉冲,可以使频率选择表面改变对相应频段的电磁波的透过性,完成通过电控制天线对相应频段信号的收发或屏蔽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717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462628.8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涡环调控装置及推进控制方法,包括若干阵列分布的喷射腔体,每个喷射腔体中均内置有一个磁控形状记忆合金多孔套筒和驱动装置,喷射腔体阵列结构封装在安装板中,安装板的一侧固定于水下航行器上。每个喷射腔体中的驱动装置均可独立控制,带动喷射腔体活塞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喷/吸水,产生不同的射流涡环结构,解决了水中涡环结构状态实时调节的难题;通过改变驱动装置的驱动电压,实现喷射腔体阵列结构的联动控制,使得产生的涡环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解决了涡环之间相互作用方式控制的难题;通过产生并调节涡环的结构状态,利用涡环中的能量,改变涡环的推进性能,助力于提升水下航行器的静音航行性能和机动灵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77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05809.1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光驱动微型软体机器人及其制造和操控方法,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废墟搜救、医疗诊断以及军事侦查等非结构作业环境中。其主要包括微纳米柱支撑腿;微型软体机器人的运动由其微纳米柱支撑腿及其同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在一定频率红外光照下,掺有红外吸收材料的硅橡胶驱动部件响应外部红外光刺激,将其转换成热,促使硅橡胶产生膨胀收缩,为软体机器人提供驱动力。本发明的微型软体机器人结构简单不受传统机械结构的限制,可在远程光驱动下实现安全、有效、稳定的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00111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5365.1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转换的梯度减振结构和减振方法,采用梯度结构设计思想,其分别包括支撑保护层、负泊松比‑振子单元减振层、压电层、吸能层以及相关的压电能量收集电路部分。通过不同结构功能材料的梯度化设计与结合,保证在结构稳定,刚度、强度可靠的情况下,将负泊松比‑振子单元减振层与吸能层未吸收或耗散的振动能量,通过压电层进行部分收集。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阻尼材料只转化成热能进行耗散,增加电能耗散振动能量的方式速率更快,且在长期工作条件下,不会和传统减振结构一样产生严重发热,可以保持良好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451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35195.0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B21/16
Abstract: 一种用于数字化三维测量系统的精度标定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平台,平台上固定有支撑,支撑上端连接有第一平板;平台上固定有多自由度位移台,多自由度位移台上连接有第二平板,第二平板和第一平板配合;第一平板固定,第二平板在空间中具有六个自由度;方法是标定时,通过多自由度位移台控制第二平板进行移动,将数字化三维测量系统所求出的间隙值与理论值作比较,对数字化三维测量系统所测出的间隙值进行标定;本发明能够对数字化三维测量系统的精度标定,标定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6480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008626.X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跟踪仪的动静态校准装置及动、静态校准方法,一种用于激光跟踪仪的动静态校准装置,以高精密二维光栅作为标定基准,解决了传统靶球式标定存在的精度不足和单一静态标定的问题。通过探针在二维光栅上移动,利用二维光栅测量具有的高精度,高分辨力的特性,来测量出安放于滑块上靶标所移动的距离,并且使误差控制在10nm——100nm的范围内,同时激光跟踪仪也对靶标进行测量,将二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即可提高校准的精度,通过对探针的移动速度以及移动轨迹控制,还可以对激光跟踪仪的动态速度、动态速度极限以及圆轨道进行校准测量,可广泛应用于激光跟踪仪的常规动静态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0976518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005666.9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介质微球辅助检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超分辨检测方法,介质微球辅助检测薄膜包括若干紧密连接的腔室,每个腔室中填充有一个介质微球,腔室和介质微球封装在壳体中,易于实现微球的均匀周期性排列,解决了介质微球均匀周期性排列的难题;通过改变介质微球的位置,实现对物体进行定域的超分辨检测;通过延展PDMS薄膜,改变介质微球空间形态,实现对物体监测性能的微操控;解决了介质微球必须依靠液体浸润法改变球内和球边界处的超分辨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157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78907.3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感知/执行共体的柔性驱动器,包括由柔性基体和其内部的柔性驱动单元构成的柔性驱动器,在柔性基体表面及内部定域布置液态金属感知单元,液态金属感知单元和引线连接;当柔性基体发生变形时,柔性基体的膨胀或收缩同时会带动着相应的液态金属感知单元伸长或缩短,当液态金属伸长时,长度的增加以及横截面积的减小,会使液态金属的电阻增加;当液态金属缩短时,长度的减小以及横截面积的增加,会使液态金属的电阻减小;通过获得液态金属电阻的变化就得到柔性基体在该液态金属感知单元处的应变;在柔性基体表面和内部定域布置液态金属感知单元,能够实现对柔性驱动器表面和体相任意位置的应变进行实时、在线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