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力弹道摆方法的多功能爆炸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01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4119.9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重力弹道摆方法的爆炸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发明的装置结构主要包括整装框架、摆锤、蓄能弹簧、配重、爆炸箱体和位移传感器;整装框架包括顶板、顶板支柱、中间承接平台、底板支柱和底板;摆锤包括锤头,四根支撑杆和顶盘,锤头与顶盘由支撑杆连接,在安装摆锤时需要使用垫片,垫片安装在顶盘与整装框架的中间承接平台之间;蓄能弹簧安装在顶板下端面的圆形凸台边界处;配重安装在摆锤的顶盘上;爆炸箱体安装在底板中心;基础应用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顶板下端面的盒体中。本发明采用创新型的重力摆爆炸测试方法配合阻尼测能,实现了开放环境下模拟现实爆炸工况并完成相应数据测量,评价爆炸冲击对材料及结构服役安全性能的影响。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蜂窝芯材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74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05021.2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蜂窝芯材的制备装置,包括定位底板、定位模具、定型模具和面内加压装置;定位底板两侧设置连接孔和定位孔,中部按所设计的蜂窝构型设置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模具包括六边形定位模具、方形定位模具、第一半凹角六边形定位模具和第二半凹角六边形定位模具;定型模具包括梯形定型模具、四边形定型模具和半凹角六边形定型模具;面内加压装置包括薄侧板、厚侧板和螺栓。本发明采用的制备装置,实现了多种类型的单层或多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蜂窝芯材的制备,保证了蜂窝结构的制备精度和界面性能,解决了现阶段复合材料蜂窝制备技术存在的固化压力不足、界面性能差,纤维体积含量低、纤维易变形褶皱等问题。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蜂窝芯材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7454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1605021.2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蜂窝芯材的制备装置,包括定位底板、定位模具、定型模具和面内加压装置;定位底板两侧设置连接孔和定位孔,中部按所设计的蜂窝构型设置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模具包括六边形定位模具、方形定位模具、第一半凹角六边形定位模具和第二半凹角六边形定位模具;定型模具包括梯形定型模具、四边形定型模具和半凹角六边形定型模具;面内加压装置包括薄侧板、厚侧板和螺栓。本发明采用的制备装置,实现了多种类型的单层或多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蜂窝芯材的制备,保证了蜂窝结构的制备精度和界面性能,解决了现阶段复合材料蜂窝制备技术存在的固化压力不足、界面性能差,纤维体积含量低、纤维易变形褶皱等问题。

    一类具有几何维度转换特征的3D多级蜂窝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9229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89817.9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几何维度转换特征的3D多级蜂窝结构,由2D蜂窝胞壁的拓扑设计而来,并且由单胞周期性阵列而成;将2D六方蜂窝、2D菱形蜂窝、2D内凹蜂窝和2D半内凹蜂窝作为拓扑设计对象,将具有正泊松比效应的六边形和菱形、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内凹六边形和具有零泊松比效应的半内凹六边形作为2D蜂窝胞壁的拓扑设计单元,进而获得一类具有几何维度转换特征的3D多级蜂窝结构。所述3D多级蜂窝结构具有更低的相对密度和更加灵活的可设计性。所述3D多级蜂窝结构在面内压缩过程中出现几何维度转换现象的同时还出现模式转换的变形特征。几何维度转换特征使得该类3D多级蜂窝结构在重复缓冲吸能和空间可展开结构设计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颗粒流发射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1272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604822.6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流发射装置,该发明的装置主要包括颗粒子弹制备装置、发射装置主体、空心圆柱管、限位盘、活塞杆和三自由度可调节支架;颗粒子弹制备装置包括密封端盖、空心圆柱管和定位锤;发射装置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空心圆柱管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盘和发射装置主体进行过渡配合;活塞杆两端分别与空心圆柱管和缓震环(或缓震弹簧)装配,且中间段设计有两条定位槽;三自由度可调节支架包括上板、中板和底座。本发明采用创新型的颗粒子弹制备装置和发射装置,实现了单发或多发高速颗粒子弹冲击被测材料和结构的实验研究,解决了现阶段不能在实验室独立研究高速颗粒流载荷冲击对材料及结构服役安全性能影响的测试和评价的问题。

    一种颗粒流发射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1272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04822.6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流发射装置,该发明的装置主要包括颗粒子弹制备装置、发射装置主体、空心圆柱管、限位盘、活塞杆和三自由度可调节支架;颗粒子弹制备装置包括密封端盖、空心圆柱管和定位锤;发射装置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空心圆柱管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盘和发射装置主体进行过渡配合;活塞杆两端分别与空心圆柱管和缓震环(或缓震弹簧)装配,且中间段设计有两条定位槽;三自由度可调节支架包括上板、中板和底座。本发明采用创新型的颗粒子弹制备装置和发射装置,实现了单发或多发高速颗粒子弹冲击被测材料和结构的实验研究,解决了现阶段不能在实验室独立研究高速颗粒流载荷冲击对材料及结构服役安全性能影响的测试和评价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