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4608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427567.1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质量评价方法,为了解露天矿岩体质量,从露天矿某竖向范围的围岩、矿体顶板、矿体和矿体底板四个特征位置进行取样确定一定范围内的露天矿质量,岩石抗压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岩体变形模量作为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形成单因素指标岩体分类的五个级别,确定一定竖直范围内露天矿四个特征位置岩体样本对岩体分类的五个级别的隶属度情况,并进行软化,以确定该样本的岩体质量,从而确定整个边坡岩体质量。本发明可用于确定一定范围内露天矿四个特征位置岩样质量,从而确定整个边坡岩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71622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43878.7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 F24F13/28 , F21V33/0044 , F24F3/1603 , F24F3/166 , F24F2003/1675 , F24S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滤效果好、适用于室外雾霾吸收、以太阳能为动力源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外壳、内部过滤通道、伸缩风管及蓄电池,过滤通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进风网、压入式风机、三级过滤系统、PM2.5自动监测器,所述的三级过滤系统分为由初效过滤网和纳味卡组成的初级过滤系统、由AV990灭菌片和硅藻纯过滤片组成的中级过滤系统及由HEPA高效过滤片和复合高效过滤网组成的高级过滤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风机将空气吸入过滤通道,通过三级过滤系统,可吸附空气中的烟雾、尘埃及PM2.5颗粒,并杀灭细菌,达到理想的净化效果,所述的PM2.5自动监测器会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实时回馈,净化后的空气经由伸缩风管到达近地面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19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32285.0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高层建筑遇风荷载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解超高层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变形程度和特征,提出了使用基于颗粒流理论的PFC3D作为平台进行模拟;所构建的超高层建筑为核心筒-框架结构;为了适应颗粒流理论和符合实际风荷现象,提出了先分段后等效的风荷载设置方法,即风荷载模型;使用该模型对两个正交方向,7~10级风作用下建筑物变形进行模拟;其包括如下步骤:建筑基本模型构建、风荷载模型的建立、模拟结果分析;本发明可用于核心筒-框架结构超高层建筑遇风荷载后的变形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080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088920.9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岩石破坏强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文使用神经网络在单轴及三轴加载情况下对岩石强度准则进行研究。将搜集来的各种岩石相关数据随机划分成训练和验证子集。将抗压强度和最小主应力作为输入值,最大主应力值作为输出值训练神经网络。使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预测试验岩体破坏时的,主要包括实验数据分析和基于ANN的最大主应力值预测。本发明表明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均方差减小了30%-40%,决定系数增加了0.05-0.08,更接近于1。使用ANN对岩石强度进行预测能适应的加载范围较宽,适合岩石种类多变的复杂非线性情况,灵活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571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810503249.2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保持人体感知最佳温度的新型采暖设备,涉及暖通设备领域,包括箱体和箱体内的多个散热组、第一分水器、第二分水器和控制装置,第一分水器的一端与进水管路连通,第二分水器的一端与出水管路连通;箱体的一个侧壁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多个散热组并行放置,且多个散热组均靠近出风口;控制装置包括微电脑、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进风温度流量传感器、和出风温度流量传感器,进风温度流量传感器位于箱体内壁的进风口处,出风温度流量传感器位于箱体内壁出风口处,进水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一分水器的一端,出水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二分水器的一端;微电脑位于箱体与出风口相邻的侧壁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65126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30766.3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C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5/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危险边坡监测的自动整平棱镜装置。该装置由三体棱镜、刚性杆、重锤、钢球、控球槽、透明罩、密封帽、桶体和安装架组成。可以一次性安装在危险边坡的设计监测位置,每次采集监测点信息时无需施测人员到达存在危险隐患的监测点位置,可以使用全站仪从多个角度对监测点进行测量。既达到了高精度采集监测点信息的目的,又保证了施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03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087878.9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LSSVM的周期来压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将所选的样本集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分量。基于混沌理论对分量相空间进行重构。各重构分量分别使用LSSVM模型进行训练,其中LSSVM预测模型的参数由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将各个LSSVM模型得到的预测分量进行小波重组得到完整的周期来压荷载预测波形。主要包括周期荷载的小波分解、基于混沌理论的荷载相空间重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构建、参数的混沌粒子群优化。本发明可在重构波的某周期,荷载的时序序列有一定混沌性的条件下,预测周期来压荷载波。可广泛用于预测支架将要承受的周期来压荷载。
-
公开(公告)号:CN105095579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31917.1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高层建筑火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解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变形特征及失稳后的非连续坍塌过程,了解其中影响变形和坍塌的原因,使用基于颗粒流的PFC3D作为模拟平台,设置火灾区域并模拟坍塌过程,所构建的超高层建筑为核心筒-框架结构,提出火灾区域中构件属性设置方法及模拟步骤,其中考虑了钢筋和混凝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包括如下步骤:建筑基本模型构建、火灾中混凝土结构模型构建、火灾中钢筋模型构建、火灾温场设置及模拟步骤;本发明可用于核心筒-框架结构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倒塌过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499225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27311.0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某类工作的人的极限工作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了解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操作者最长可持续的工作时间(极限工作时间,LWT),提出了一种结合SPCC和ARIMA的方法来进行确定,用连续时间中单位时间间隔内的次品率衡量人的可靠度,并形成次品率时序序列(DRTS);其包括如下步骤:一方面使用该数列基于ARIMA构建SPCC,并确定样本的UCL、LCL和极限时间范围;另一方面使用ARIMA和SVM配合RTA对需要确定LWT的某一操作者的DRTS进行预测;最后将预测曲线置于SPCC中来确定该操作者LWT的范围;本发明可用于确定某类工作的人的极限工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205972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087872.1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基坑变形与坑外地面沉降关系的方法,特征在于,根据基坑围护结构的三种基本变性特征,可以确定变形与坑外土体沉降的关系式,包括围护结构变形模式的分解、收集现场坑外土体沉降量、建立反演表达式、对角线交叉最小二乘法对数据的处理、使用差异进化算法(DE)对沉降数据进行拟合、DE的缩放因子F和交叉概率Cr合理选择方法、模拟数据的生成和评价等。本发明通过对算法中F和Cr的影响分析,得到F和Cr的最优值,将角线交叉的最小二乘法作为差异选择函数,进行反演计算。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通过坑外土体沉降监测获得维护变形情况,预测未来阶段变形。可广泛用于可用于坑外地面沉降与围护变形对应关系的预测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