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5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12649.0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播种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粱花生间作播种施肥机,包括设备牵引架,还包括:双槽位种子,固定安置在所述设备牵引架上;肥料存储仓固定安置在所述双槽位种子仓旁;有序下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双槽位种子仓的两个槽位底壁上以及肥料存储仓的底壁上;所述气动清洁组件的气体输出端位于所述双槽位种子仓的每个槽位的内腔底端,动力装置与地面接触,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有序下料组件以及气动清洁组件;多个前开沟播种组件等距设置在所述设备牵引架的底端前侧;多个后开沟播种组件等距设置在所述设备牵引架的底端后侧。本发明实现高效、精准、稳定的播种施肥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2567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27047.8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还田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旱坡地条带留茬深耕秸秆有机肥还田机具,包括:切割部,切割部包括有转轴和多个切割刀具,切割刀具装配在转轴上;转轴具有一个轴线,农用载具沿轴线的延伸方向在田地上移动作业;第一壳体,以轴线为中心在转轴外部周向延伸设置;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用于供田地表层土壤通过的第一导料口和第二导料口;第一壳体沿延伸方向在相邻行秸秆留根之间行进;第二壳体,第二壳体沿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端部与第一壳体相连,且第二壳体的上表面与农用载具固定装配;第二壳体上形成有贯通缺口;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保留秸秆留根减少水土流失,优化土壤结构和肥力,避免作业障碍,提高田地作业效率和土壤管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9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5729.2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Q50/02 , G06N3/0464 , G06N3/044 , G06N3/048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坡耕地集水防蚀耕层智能化构建方法,包括步骤:收集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运用GIS软件进行数字地形模型构建,计算得出坡度、坡向,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和机器学习分类算法,识别和划分不同类型的土壤,将地形参数、土壤类型信息与坡耕地边界数据融合,进行初步的耕作模式规划;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和实地调研,利用训练模型预测不同地形条件下最优化的耕作模式,包括作物选择、种植密度、灌溉和施肥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预防和治疗建议;部署无人机和地面传感器网络,持续监测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态关键指标;将监测数据实时反馈至算法模型,优化耕作策略,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836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01333.6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旱坡地春玉米种植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技术体系通过结构性蓄水、过程性调控、系统性轮作三层次组合方案,实现旱作玉米生产从“被动抗旱”向“主动调水”转变。与传统模式相比,深松蓄水与垄沟集雨实现了将无效降水转化为根系可利用水分;动态补灌与缓释施肥减少了资源浪费,符合半干旱区“少量多次”的供给规律;轮作系统通过豆科作物固氮与玉米高光效互补,显著提升了系统稳定性。由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体系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实现春玉米产量689.36kg/亩、水分利用效率2.38kg/m3的突破,为年降水400‑500mm旱作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525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15303.5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IPC: A01G25/02 , A01D34/8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秸秆覆盖条件下浅埋滴灌的铺设装置,包括:破碎机构,可升降的安装于农用载具上;破碎机构具有一个内腔,位于田地的秸秆在内腔内部转变为附着土壤的段状结构;线缆辊,其上收卷有滴灌管;线缆辊转动安装在破碎机构的外壁;在附着土壤的段状结构回落田地之前,滴灌管在内腔内部插入附着土壤的段状结构之间;压合辊,转动安装在破碎机构上;压合辊的辊体底部贴合田地,且沿农用载具的行进方向对应破碎机构的出料口;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破碎机构将秸秆破碎并与土壤混合,加速秸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破碎后的秸秆与土壤间设置滴灌管,保护管道同时确保水分直达根区,减少蒸发,提升灌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66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85128.8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IPC: A01G22/20 , A01B79/02 , C09K17/4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旱坡地春玉米保水固土种植方法,包括:在旱坡地对前茬秸秆进行收割,留下根茬;规划播种带区域和非播种带区域,播种带区域和非播种带区域交替设置,将播种带区域的根茬推向非播种带区域,使非播种带区域成垄;将复合木炭粉施撒至非播种带区域;向播种带区域施撒复合秸秆,并进行旋耕,随后进行深松;于当年春季在播种带区域栽种玉米,采用常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法;次年对播种带区域与非播种带区域进行轮换,而播种带区域与非播种带区域之间坡地则采用秸秆覆盖。本发明实现了长期秸秆全量还田,促进了秸秆快速降解,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既能防止风蚀,又可在雨期保护土壤结构,蓄水保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256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27047.8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还田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旱坡地条带留茬深耕秸秆有机肥还田机具,包括:切割部,切割部包括有转轴和多个切割刀具,切割刀具装配在转轴上;转轴具有一个轴线,农用载具沿轴线的延伸方向在田地上移动作业;第一壳体,以轴线为中心在转轴外部周向延伸设置;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用于供田地表层土壤通过的第一导料口和第二导料口;第一壳体沿延伸方向在相邻行秸秆留根之间行进;第二壳体,第二壳体沿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端部与第一壳体相连,且第二壳体的上表面与农用载具固定装配;第二壳体上形成有贯通缺口;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保留秸秆留根减少水土流失,优化土壤结构和肥力,避免作业障碍,提高田地作业效率和土壤管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1843315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20834982.3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的铺设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旱坡地播种机的铺设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用于装配滚轮和薄膜滚筒,以使第一支架进行移动的时候,将薄膜铺在地里,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前侧,用于将滴灌带缠绕在其外壁进行收集起来。该基于旱坡地播种机的铺设装置,通过在支架上安装收卷装置,起到对滴灌带进行收集与铺设,通过在收卷装置上安装压持装置,可以避免缠绕到收卷装置上的松散,影响滴灌带铺设的效果;通过在收卷装置下方安装导向装置,起到使滴灌带稳定的铺设在地面台面的中心位置,加大播种机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2786352U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22197746.8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播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作物沟播浅埋滴灌播种机,包括:种子仓,安装在装配架上,且装配架用于与农用载具装配固定;种子仓的内部具有一个用于存储农作物种子的锥形腔;自走架,固定在装配架上;自走架与种子仓相连;自走架包括有锥形犁,且锥形犁上形成有一个落种腔;当锥形犁沿行进方向在地面上形成播种沟时,落种腔连通锥形腔和播种沟;收卷盘,转动安装在装配架上;收卷盘上收卷有滴灌管,以及自走架还包括有用于将滴灌管铺设在播种沟底部的压轮;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一体化播种和滴灌确保播种同时即刻灌溉,显著提高水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特别适合干旱区,优化播种精度和作物生长条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