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6420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80031225.1

    申请日:2014-05-02

    Inventor: M.A.勒哈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7/02 F01K23/04 F01K23/08 F01K23/10 F01K25/10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构造成将废热转换成机械能和/或电能的新颖兰金循环系统。由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包括常规的兰金循环系统的构件的新颖构造;管道、导管、加热器、膨胀器、换热器、冷凝器和泵,以提供从废热源的更有效的能量回收。一方面,兰金循环系统构造成使得三个不同的冷凝工作流体流用在废热回收循环中的各种阶段处。第一冷凝工作流体流(24)由膨胀的第一汽化工作流体流(22)汽化,第二冷凝工作流体流(28)吸收来自膨胀的第二汽化工作流体流(26)的热,且第三冷凝工作流体流(27)直接从含有废热的流(17)除去热。兰金循环系统适于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工作流体。

    用于从双热源回收废热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85717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80016289.X

    申请日:2013-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热回收系统,所述废热回收系统包括热回收循环系统,所述热回收循环系统连接到温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单独热源。所述热回收循环系统连接到第一热源和至少一个第二热源。所述热回收循环系统配置用于循环工作流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热源包括温度低于所述第一热源的热源。所述工作流体能够以热交换关系循环穿过第一热交换单元、第二热交换单元,以加热所述热回收循环系统中的所述工作流体。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热源,以将工作流体的冷却流的至少一部分加热到大幅升高的温度。

    用于从双热源回收废热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85717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80016289.X

    申请日:2013-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热回收系统,所述废热回收系统包括热回收循环系统,所述热回收循环系统连接到温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单独热源。所述热回收循环系统连接到第一热源和至少一个第二热源。所述热回收循环系统配置用于循环工作流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热源包括温度低于所述第一热源的热源。所述工作流体能够以热交换关系循环穿过第一热交换单元、第二热交换单元,以加热所述热回收循环系统中的所述工作流体。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热源,以将工作流体的冷却流的至少一部分加热到大幅升高的温度。

    直接蒸发器设备和能量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3845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80062222.6

    申请日:2010-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5/10 F22B1/18 F22B35/001 F22B35/002

    Abstract: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有机兰金循环能量回收系统中的直接蒸发器设备,其包括:(a)包括热源气体入口和热源气体出口的壳体,壳体限定从入口至出口的热源气体流径;以及(b)设置在热源流径内的热交换管,热交换管构造成容纳有机兰金循环工作流体,热交换管包括工作流体入口和工作流体出口。直接蒸发器设备构造成使得已经接触热交换管的至少一部分的热源气体的至少一部分与通过热源气体入口而进入直接蒸发器设备的热源气体进行热接触。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兰金循环能量回收系统和能量回收的方法。

    废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6420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80031225.1

    申请日:2014-05-02

    Inventor: M.A.勒哈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7/02 F01K23/04 F01K23/08 F01K23/10 F01K25/10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构造成将废热转换成机械能和/或电能的新颖兰金循环系统。由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包括常规的兰金循环系统的构件的新颖构造;管道、导管、加热器、膨胀器、换热器、冷凝器和泵,以提供从废热源的更有效的能量回收。一方面,兰金循环系统构造成使得三个不同的冷凝工作流体流用在废热回收循环中的各种阶段处。第一冷凝工作流体流(24)由膨胀的第一汽化工作流体流(22)汽化,第二冷凝工作流体流(28)吸收来自膨胀的第二汽化工作流体流(26)的热,且第三冷凝工作流体流(27)直接从含有废热的流(17)除去热。兰金循环系统适于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工作流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