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排出和阻尼电弧减轻组件及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2611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310649412.3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排出和阻尼电弧减轻组件及组装方法。具体而言,公开了装备保护系统、电弧容纳装置和组装电弧容纳装置的方法。在一个实例中,电绝缘结构包括导体底座(210)、联接到导体底座(210)上且限定隔离室(247)的盖(202)、设置在隔离室(247)内的导体底座(210)上的容纳护罩(206),以及定位在盖(202)与容纳护罩(206)之间的偏压组件(246)。容纳护罩(206)限定构造成用以包围多个电极组件(213)的容纳室(249)。容纳护罩(206)构造成用以至少部分地将电弧产物容纳在容纳室(249)内。偏压组件(246)构造成用以允许容纳护罩(206)移离导体底座(210),从而限定在导体底座(210)与容纳护罩(206)之间的间隙,以使电弧气体的至少一些能够从容纳室(249)排出。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组件、电弧缓解装置和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9640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310523249.6

    申请日:2013-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H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组件、电弧缓解装置和组装方法。更具体而言,一种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组件(302)包括基体(308),该基体包括顶表面(310)。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组件还包括等离子体生成装置(206)和多个联接部件(326)。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包括多个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端子(324)。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定位于顶表面上,并且配置成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被启动时发射烧蚀等离子体。多个联接部件配置成将等离子体生成装置联接到顶表面。

    可变排出和阻尼电弧减轻组件及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261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649412.3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排出和阻尼电弧减轻组件及组装方法。具体而言,公开了装备保护系统、电弧容纳装置和组装电弧容纳装置的方法。在一个实例中,电绝缘结构包括导体底座(210)、联接到导体底座(210)上且限定隔离室(247)的盖(202)、设置在隔离室(247)内的导体底座(210)上的容纳护罩(206),以及定位在盖(202)与容纳护罩(206)之间的偏压组件(246)。容纳护罩(206)限定构造成用以包围多个电极组件(213)的容纳室(249)。容纳护罩(206)构造成用以至少部分地将电弧产物容纳在容纳室(249)内。偏压组件(246)构造成用以允许容纳护罩(206)移离导体底座(210),从而限定在导体底座(210)与容纳护罩(206)之间的间隙,以使电弧气体的至少一些能够从容纳室(249)排出。

    用于避免地闪击的电弧减轻组件和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261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650450.0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避免地闪击的电弧减轻组件和组装方法,具体而言,提供了用于与包括至少一对导体的电路一起使用的构造成产生电弧的电路保护装置(130)。保护装置(130)包括电联接到一对导体的一对电极组件(213)和用于支撑一对电极组件(213)的导体基部(210)。保护装置包括联接到导体基部(210)且限定至少一个隔离室(247)的覆盖件(202)。电极组件(213)设置在隔离室(247)内。容纳护罩(206)可移动地联接到覆盖件(202)。容纳护罩(206)限定构造成容纳由电弧产生的带电粒子的容纳室(249)。容纳护罩(206)操作以响应于由电弧在容纳室(249)内产生的压力变化而相对于覆盖件(202)移动。隔离组件(207)被构造成防止覆盖件(202)接触容纳护罩(206)。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组件、电弧缓解装置和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96409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523249.6

    申请日:2013-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H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组件、电弧缓解装置和组装方法。更具体而言,一种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组件(302)包括基体(308),该基体包括顶表面(310)。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组件还包括等离子体生成装置(206)和多个联接部件(326)。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包括多个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端子(324)。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定位于顶表面上,并且配置成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被启动时发射烧蚀等离子体。多个联接部件配置成将等离子体生成装置联接到顶表面。

    通过混合动力驱动的压缩机/涡轮转子扭矩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0674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70759.2

    申请日:2013-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5/026 F01D5/0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混合动力驱动的压缩机/涡轮转子扭矩传递装置。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包括多个相邻的旋转机械轮。每个轮包括位于第一轴侧上的第一法兰和位于第二轴侧上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具有多个第一齿,所述多个第一齿围绕所述第一法兰的圆周延伸并由第一槽隔开,而所述第二法兰具有多个第二齿,所述多个第二齿围绕所述第二法兰的圆周延伸并由第二槽隔开。第一轮的所述第一齿收纳在相邻第二轮的所述第二槽中以便通过所述齿的切变来传递扭矩,而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经接合以通过所述两个法兰之间的摩擦来传递扭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