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缺氧桑色素及其纳米粒子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92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4785.6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因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MO抗缺氧的新应用。本发明还制备了MO‑DEX NPs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提高了MO在水溶液中的分散度。本发明通过建立体外CoCl2诱导PC12细胞化学缺氧模型及体内低压缺氧小鼠模型验证了MO及其纳米粒子的体内外抗缺氧活性,发现该纳米粒子能显著改善缺氧导致的PC12细胞活性下降,缓解低压缺氧所致的小鼠造血系统及脑、肺、心等组织损伤及能量代谢异常,有望用于防治高山病。

    一种吸附测试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84306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711103129.5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吸附测试方法通过测量装载有样品的反应器内吸附前后的气体压力,利用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得到样品吸附气体的摩尔量。所述吸附测试装置包括压力测量设备、真空发生设备、计算模块以及按气流方向顺序连接的用于提供吸附用气体的气体供给单元、定量管和反应器,定量管和反应器具有固定体积的内腔;样品装载于反应器内腔中;压力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反应器内腔和定量管内的气体压力;真空发生设备与定量管连接;计算机模块用于接收压力测量设备测得的气体压力,并被设置为通过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得到样品对吸附用气体的总吸附量Δn。本发明能够在不改变实验样品的物理性质情况下高效准确地检测样品对气体的吸附量。

    一种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薏米青苗源多酚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450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1485.2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薏米青苗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食品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Q‑Orbitrap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薏米青苗多酚纯化物的组分;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筛选出潜在的抗疲劳活性组分;并在体外和体内验证其活性组分及相应组合物的抗疲劳效果,从而得到一种用于疲劳调节的薏米青苗源多酚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是由木犀草素、4‑香豆酸、咖啡酸和异阿魏酸组成。本发明首次得到薏米青苗源抗疲劳多酚源组合物,抗疲劳效果显著且优于青苗多酚纯化物。本发明原料绿色、安全、易得,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直链α-烯烃及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0969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81812.1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链α‑烯烃及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Fe盐和M盐溶解于水中,搅拌得到第一溶液;在室温下,将碱性的第二溶液滴加到第一溶液中并搅拌1~3h,滴加完毕后,将沉淀物静置,随后进行离心洗涤,干燥后研磨,在400~500℃下焙烧并降至常温,得到Fe‑M催化剂;配制前驱体溶液,其中Ga(NO3)3的浓度为0.1~5.0g/mL;将载体与前驱体溶液加水搅拌,震荡形成糊状,研磨、真空干燥,在400~600℃下焙烧,得到镓基催化剂,将Fe‑M催化剂和镓基催化剂等质量比物理混合后,得到直链α‑烯烃双功能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分散性、高活性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