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20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57760.5
申请日:2024-07-17
IPC: C07D23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肌肽球形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L‑肌肽溶于良溶剂水中得到含L‑肌肽的水溶液,控制水溶液的温度并持续搅拌,向含L‑肌肽水的溶液中加入不良溶剂,析出L‑肌肽球形晶体,经分离、干燥,得到所述L‑肌肽球形晶体;所述良溶剂为水;所述不良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或二甲基亚砜。本发明制备的L‑肌肽晶体的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溶剂只涉及到水与不良溶剂,工艺简单;颗粒的粒径可通过水溶液浓度和搅拌速率进行调节,产品的平均粒径50~200μm;产品颗粒圆润,流动性高,休止角为30°~37°,堆密度为0.4~0.7g/cm3,解决了L‑肌肽结晶形貌差,颗粒流动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370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249561.X
申请日:2022-03-14
IPC: C07D307/68 , C07C211/09 , C07C209/00 , C07C209/86 , C08G6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丁二胺呋喃二甲酸盐及其晶体,所述丁二胺呋喃二甲酸盐的分子式为C10H16N2O5,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所述丁二胺呋喃二甲酸盐晶体包含三种晶体结构,一种无水晶型I,两种一水合物晶型HI和HII。三种晶体结构的分子式为C11H24N2O4·nH2O,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内分子数Z=2。本发明所提供的丁二胺呋喃二甲酸盐晶体既改变了产品形态,消除了丁二胺臭味和毒性,使其便于运输,也改善了聚合单体的纯度和稳定性,满足了尼龙聚合对摩尔比的要求,使其可以直接用于聚合。#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41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357818.3
申请日:2022-04-06
IPC: C07H19/207 , A61K31/7076 , A61P31/16 , A61P31/18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虫草素磷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虫草素磷酸酯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增殖效应。相对于母体药物,其有更好的亲脂性,对细胞膜有更好的亲和性,留在体内的时间更长,使药物在体内代谢的半衰期更长。虫草素磷酸酯对A型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3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71069.1
申请日:2023-04-27
IPC: C12N11/091 , C12N9/20 , C12P7/64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酰氯改性的氨基树脂为载体的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固定化脂肪酶通过将酰氯偶联在氨基树脂上,得到酰氯改性的氨基树脂;将脂肪酶通过物理相互作用吸附在所得酰氯改性的氨基树脂上,再通过交联剂使得脂肪酶分子间共价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固定化脂肪酶的酶活回收率较高,其还具备良好的耐热性、操作稳定性、保存稳定性等优势,在催化油酸和甘油合成1,3‑甘油二酯的应用中具有催化效率高、可重复利用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34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76521.1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唾液酸转移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的6'‑唾液酸转移酶突变体是由美人鱼发光杆菌damselae的6'‑唾液酸转移酶Pd2,6ST基因突变而来。本发明构建的6'‑唾液酸转移酶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的6'‑唾液酸转移酶具有较高的底物CTP耐受性,更适合应用于唾液酸乳糖的生产,也能够适配异位再生体系,实现CTP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93369.9
申请日:2022-12-13
IPC: C12Q1/6869 , G16B50/30 , G16B30/00 , C12N1/20 , C12N1/14 , C05F11/00 , C05F17/20 , C12R1/885 , C12R1/685 , C12R1/645 , C12R1/01 , C12R1/125 , C12R1/2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宏基因组数据挖掘解析微生物群体功能并构建功能微生物组的方法,(1)以自然环境菌群为样本进行总基因组的提取;(2)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所提取自然环境菌群中的全部物种组成,通过CBS‑KNAW及EzBioCloud可培养数据库,确定细菌和真菌的种属;(3)通过FAPROTAX数据库和FUNGuild数据库对所确定细菌和真菌进行功能预测,得到全部功能;(4)在所确定的全部功能中,细菌和真菌菌群分别选择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的6种以上的功能和2种以上的功能,通过功能丰度大小确定具有促进木质纤维素降解功能的菌株。该方法为秸秆的高效降解以及功能微生物的构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43700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249561.X
申请日:2022-03-14
IPC: C07D307/68 , C07C211/09 , C07C209/00 , C07C209/86 , C08G6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丁二胺呋喃二甲酸盐及其晶体,所述丁二胺呋喃二甲酸盐的分子式为C10H16N2O5,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所述丁二胺呋喃二甲酸盐晶体包含三种晶体结构,一种无水晶型I,两种一水合物晶型HI和HII。三种晶体结构的分子式为C11H24N2O4·nH2O,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内分子数Z=2。本发明所提供的丁二胺呋喃二甲酸盐晶体既改变了产品形态,消除了丁二胺臭味和毒性,使其便于运输,也改善了聚合单体的纯度和稳定性,满足了尼龙聚合对摩尔比的要求,使其可以直接用于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78686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91376.4
申请日:2021-09-17
IPC: B01J31/06 , B01J23/44 , B01J37/16 , C07B57/00 , C07C231/02 , C07C231/20 , C12N9/20 , C12N11/089 , C12N11/14 , C12P13/02 , C12P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肪酶‑金属钯纳米粒子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聚多巴胺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得到SiO2@PDA;再利用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的聚多巴胺还原钯前驱体,得到SiO2@PDA@Pd;然后对其进行疏水性修饰,得到mSiO2@PDA@Pd;最后将脂肪酶吸附在其表面,即得。PDA使钯前驱体吸附到SiO2@PDA表面后通过含氮基团和酚羟基使其原位还原为金属钯纳米粒子,其中钯纳米粒子分布均匀且粒径均一;使用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其余羟基连接改变载体的疏水性不仅有利于CALB的吸附,而且为催化剂提供的疏水性有利于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230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7125.1
申请日:2023-07-17
IPC: C07D307/68 , C07C209/00 , C07C209/84 , C07C209/86 , C07C211/09 , C30B29/54 , C30B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辛二胺呋喃二甲酸盐及其晶体。本发明通过特定方法所提供的晶体,消除了脂肪族二胺臭味,具有更高的堆积密度使其便于运输,也改善了聚合单体的稳定性,满足了尼龙聚合对摩尔比的要求,使其可以直接用于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78686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091376.4
申请日:2021-09-17
IPC: B01J31/06 , B01J23/44 , B01J37/16 , C07B57/00 , C07C231/02 , C07C231/20 , C12N9/20 , C12N11/089 , C12N11/14 , C12P13/02 , C12P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肪酶‑金属钯纳米粒子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聚多巴胺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得到SiO2@PDA;再利用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的聚多巴胺还原钯前驱体,得到SiO2@PDA@Pd;然后对其进行疏水性修饰,得到mSiO2@PDA@Pd;最后将脂肪酶吸附在其表面,即得。PDA使钯前驱体吸附到SiO2@PDA表面后通过含氮基团和酚羟基使其原位还原为金属钯纳米粒子,其中钯纳米粒子分布均匀且粒径均一;使用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其余羟基连接改变载体的疏水性不仅有利于CALB的吸附,而且为催化剂提供的疏水性有利于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