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4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02961.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护栏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波形梁加固护栏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及设计变量上下限;选取样本点,构造径向基函数近似模型函数,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加速度数据;利用加速度数据与设计变量构建径向基近似函数模型;另外选取若干样本点进行有限元模型计算进行误差分析;使用优化算法进行最优化处理,在优化后得到的解集中选择最优解。该技术方案能够优化双层波形梁拱形加固护栏结构设计参数,提高护栏的缓冲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537845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510013746.0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8G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激光和红外线对车辆轨迹进行识别的方法,在车辆轨迹识别路段两侧,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安装一组激光对射装置的激光发射端与激光接收端,在激光对射装置的激光发射端与激光接收端所处安装位置的正下方分别安装红外测距仪,当有车辆通过待测路段时,激光对射装置发射的激光以及两个红外测距仪发出的红外线会被车辆遮挡,故而激光接收端的电平状态以及一对红外测距仪的电平状态发生改变,根据电平状态的变化和红外测距仪的读数确定车辆的运行轨迹。该方法能准确地、高效地检测车辆所处车道,识别出车辆轨迹,检测便捷且成本低,作业安全,激光与红外的结合,保障了设备的识别准确性,稳定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50490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14113.1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116 , G08G1/04 , G08G1/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车辆轨迹与速度进行识别的方法,先在测试路段两侧,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安装n+1组激光对射装置的激光发射端与激光接收端,红外透雾摄像机固定在公路门架上,当有车辆通过测试路段时,激光对射装置发射的激光会被车辆遮挡,激光接收端的电平状态发生改变,与此同时,触发装置触发红外透雾摄像机拍照,时间记录单元记录时间,速度测算单元和轨迹识别单元根据相邻两组激光对射装置的间距,图像和时间计算出车辆对应的速度和轨迹,并传至判断单元。该方法能准确、高效地识别出车辆的速度与轨迹,检测便捷且成本低激,激光与红外的结合、图像与视频的结合,进一步保障了识别准确性,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3253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92606.1
申请日:2013-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3D实景采集系统,属于城市道路交通建模技术领域。系统安装于采集车内,包括全景摄像机、卫星定位系统、惯量姿态检测装置和数据处理平台;全景摄像机、卫星定位系统、惯量姿态检测装置同步采集道路环境图像数据、空间位置数据和车辆姿态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接收到同步传送的各项数据,并通过其上的三维坐标解算模块和三维对象编辑与管理模块实现坐标解算、3D图像建立以及3D模型应用。本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快速的对城市道路环境进行3D实景采集,并建立三维模型,从而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三维模型管理和应用,有效弥补了现有道路实景采集系统缺乏实景三维数据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1793013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28984.3
申请日:2010-03-19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E01F9/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陡坡路段设置减速丘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陡坡路段上沿纵向划分车行道分界线,将陡坡路段分为下坡路面和上坡路面,在下坡路面上横向设置橡胶减速垄;2)在车行道分界线上由橡胶减速垄向上坡方向设置等间距的数个分割桩。本发明将陡坡路段沿纵向划分为下坡路面和上坡路面,在下坡路面上横向设置橡胶减速垄,并在车行道分界线上从橡胶减速垄向上坡方向设置等间距的数个分割桩,以提前将车辆引入设有橡胶减速垄的路幅,减少下坡车辆出现的绕行现象,有利于提高上下坡车辆安全正常行驶,提高车辆驾驶员上下坡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66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25225.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V20/59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卡口轨迹数据的风险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S1、提取驾驶员风险驾驶行为类型;将风险驾驶行为进行数值化,划分风险驾驶行为参数的阈值,计算驾驶员风险驾驶倾向的个性化评分;评定各风险驾驶行为权重,整合计算出个体驾驶员风险驾驶行为谱特征值;S2、基于风险驾驶行为谱特征值和驾驶员行车状态分类,对隧道进出口路段驾驶行为数据集进行分割和标注,建立基于多种数据均衡‑集成学习算法的风险驾驶行为识别模型,对多个风险驾驶行为识别模型确定最优模型。如果识别出该驾驶员在当前路段发生符合识别模型的风险驾驶行为,则发出警报信号给该驾驶员所对应的客户端,从而提高驾驶员在隧道进出口路段行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6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010640.7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事故智慧防控与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处理系统和预警显示单元,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隧道外车辆的车速、车距和车辆的实时视频信息;处理系统根据车辆的实时视频信息识别出车辆的车牌序列,处理系统根据采集单元采集到的车速、车距并基于安全车距模型计算得到的临界安全行车间距;当车辆超速时,处理系统控制预警显示单元显示该车辆的超速预警信息;当车辆车距小于等于临界安全行车间距时,处理系统控制预警显示单元显示该车辆的追尾预警信息。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差别地针对所有驾驶员所做的安全防控手段对隧道入口交通事故的降低效果并不明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66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588465.X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E01F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互通立交桥交通安全防护机构。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定位基板,以及与定位基板连接的动位基板,所述动位基板能够相对定位基板进行弹性复位且运动范围为锐角,所述定位基板的一端固接有轴,动位基板转动连接在轴上,轴上设有扭簧以使动位基板相对定位基板展开实现弹性复位,所述动位基板上固接有限位部Ⅰ,所述限位部Ⅰ用于抵在定位基板上以限制所述展开的最大角度,目的是可以对车辆起到逐渐缓冲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872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30803.2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事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突发事件的车流管控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系统包括:可变信息标志,所述可变信息标志布设在道路两侧,所述可变信息标志用于显示道路交通信息,所述可变信息标志连接有远程调控模块,所述远程调控模块用于远程调控可变信息标志开与关,所述远程调控模块用于更改可变信息标志所显示的道路交通信息;视线诱导标,所述视线诱导标布设在道路两侧,所述视线诱导标用于提供道路边界与线形诱导,所述视线诱导标之间的布设间距基于视错觉理论确定。本发明通过在道路两侧布设可变信息标志与视线诱导标,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保证突发情况下车流安全平稳通过或者停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0690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10640.7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事故智慧防控与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处理系统和预警显示单元,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隧道外车辆的车速、车距和车辆的实时视频信息;处理系统根据车辆的实时视频信息识别出车辆的车牌序列,处理系统根据采集单元采集到的车速、车距并基于安全车距模型计算得到的临界安全行车间距;当车辆超速时,处理系统控制预警显示单元显示该车辆的超速预警信息;当车辆车距小于等于临界安全行车间距时,处理系统控制预警显示单元显示该车辆的追尾预警信息。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差别地针对所有驾驶员所做的安全防控手段对隧道入口交通事故的降低效果并不明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