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137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151344.8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磨粒微观几何模型计算不同磨损状态下磨粒几何参数,提出了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研究了砂轮磨损对齿廓偏差、螺旋线偏差以及齿距偏差的影响规律。其中,通过不同砂轮半径磨粒的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齿廓倾斜偏差;通过相同砂轮半径、不同转角位置测点的磨粒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螺旋线偏差;而由于前序切削轮齿的齿厚同样会受到磨损的影响,齿距偏差与砂轮磨损没有明显的影响关系;即本发明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在磨粒微观层面上对砂轮磨损进行分析,揭示砂轮磨损对齿面误差的影响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09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00864.9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鼓形蜗杆砂轮少轴点修整方法,通过避免砂轮对机床倾转轴的需求以提高面齿轮蜗杆砂轮修整精度;通过引入与砂轮轴线垂直且端面廓形与砂轮轴截面廓形一致的名义插齿刀,避免对修整轮对机床偏转轴的需求,以减少砂轮修整过程中参与联动的机床运动轴数量,并进一步提高砂轮修整精度;本发明方法仅使用三个机床轴联动对面齿轮蜗杆砂轮进行修整,包括砂轮旋转轴、径向移动轴和轴向移动轴,并提出修整路径均匀化方法,以确保蜗杆砂轮廓形精密、高效的修整加工。本发明方法可避免成形修整轮成本高、灵活性差且存在原理误差的缺点,为实现面齿轮磨齿误差反调或复杂修形面齿轮齿面的展成磨削奠定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445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86594.8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8/2135 , G06F18/15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程式汽车智能驾驶意图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数据预处理;步骤二:去噪声处理:采用离散小波变换技术去除驾驶行为数据中的非线性和非平稳噪声;步骤三:主成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去噪后的驾驶行为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步骤四:滑动窗口技术:利用滑动窗口技术将驾驶行为数据分割为多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数据分别代表一个独立的驾驶意图;步骤五:特征关系强化:利用图注意力网络识别和强化特征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提高特征的表示能力;步骤六:构建驾驶意图识别模型:步骤七:驾驶意图识别:利用驾驶意图识别模型得到驾驶意图识别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增程式汽车智能驾驶意图识别系统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61315.7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区修形面齿轮磨削用多鼓蜗杆砂轮设计方法,首先,基于面齿轮方程求解面齿轮磨削轨迹线;然后,再根据面齿轮磨削轨迹线对面齿轮进行修形分区,得到各修形分区的修形参数和齿面方程,进而得到与各修形分区一一对应的各鼓蜗杆砂轮的齿面方程;最后,按照各修形分区的磨削顺序,沿着轴向依次排列各鼓蜗杆砂轮,并使各鼓蜗杆砂轮中心同轴,得到多鼓蜗杆砂轮。综上,本发明方法设计得到的多鼓蜗杆砂轮,针对面齿轮齿面上的每一个修形分区分别设置单鼓蜗杆砂轮,得到的多鼓蜗杆砂轮仅需一次装夹,利用对应的单鼓蜗杆砂轮即可实现对应的修形分区的磨削,能够有效避免多个蜗杆砂轮的重复定位装夹导致的齿面误差大、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89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60802.2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蜗杆蜗轮副传动过程中动压油膜厚度的测量方法,搭建底部能够移动的、用于调整蜗杆蜗轮副静态油膜厚度的蜗杆蜗轮副电阻测量平台;基于测量平台得到静态条件下油膜厚度和电阻的数据点集,建立油膜厚度和电阻之间的映射关系;蜗杆蜗轮副实际传动过程中,测量蜗杆蜗轮副的电阻,通过油膜厚度和电阻之间的映射关系,反求得到动压油膜的厚度,实现蜗杆蜗轮副动压油膜厚度的测量,本发明通过建立测量平台,采用调整静态油膜厚度的方法,获得油膜厚度与电阻值的关系函数;在蜗杆蜗轮副传动过程中,测量蜗杆蜗轮之间的电阻值,利用油膜厚度与电阻值的函数关系反求出传动过程中动压油膜的厚度,实现动压油膜蜗杆蜗轮副的油膜厚度准确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47634.6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8/2135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压油膜蜗杆蜗轮副主动确定方法与精密加工方法,涉及蜗杆蜗轮副设计与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考虑粗糙形貌的蜗杆蜗轮副修形齿面精确三维数字化模型;提出跨尺度的蜗杆蜗轮副啮合接触分析方法,建立考虑修形齿面宏观形貌、齿面粗糙度和波纹度的蜗杆蜗轮副三维接触热弹流润滑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摩擦系数、油膜厚度、油膜压力以及摩擦力为目标,基于改进后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最佳的蜗杆蜗轮修形曲线、蜗杆齿厚分布、压力角、螺旋线升角、齿面粗糙度和波纹度;利用确定的双导程变齿厚滚刀进行蜗轮齿面的加工。本发明能够准确设计蜗杆蜗轮副,实现修形轨迹的精确控制及蜗杆蜗轮副的精密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94272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827471.5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65D2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类产品柔性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对轴类产品施加支撑力的支撑单元,还包括对轴类产品施加压紧力并将轴类产品压紧固定在所述支撑单元上的压紧单元;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压紧座,所述压紧座上设有上端开口的弧形轨道和与所述弧形轨道滑动配合的弧形滑轨,且所述弧形轨道的弧度与所述弧形滑轨的弧度之和大于2π,所述弧形滑轨上设有用于向轴类产品施加压紧力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轴类产品外表面配合的压紧板和用于驱动所述压紧板沿着所述弧形滑轨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压紧组件;所述底座或所述压紧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弧形滑轨沿着所述弧形轨道滑动的滑动驱动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719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56342.1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表面裂纹检测及真实尺寸测量方法及系统,首先进行图像变换和相机标定,然后通过光场控制采集裂纹图像,以及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裂纹和测量裂纹的实际尺寸,该方法通过图像变换、光照控制、图像预处理、基于形态学进行裂纹提取和测量裂纹的实际尺寸,解决由于裂纹缺陷信噪比低而难以检测以及裂纹实际尺寸难以精确测量的问题;同时构建了具有蓝色圆顶光源的采集金属零件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显着减少金属表面反射对缺陷识别的负面影响,并使目标与背景之间具有较高的对比度。以及采用基于形态学的裂纹提取方法,不需要寻找复杂的裂纹边缘线,而是可以直接获取属于裂纹区域的像素,从而表征裂纹几何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4022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64199.5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集‑校准CNN的焊点外观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首先将焊点图像输入到构建聚集‑校准模块ACM进行处理,通过聚集‑校准模块中的多尺度模块MAB提取不同尺度的焊点特征;通过聚集‑校准模块中的注意力模块CSAB对提取的焊点特征进行校准;对焊点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处理得到焊点外观图像;对经过处理后的焊点外管图像进行分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多尺度卷积聚集模块可有效的区分出相似焊点中的差异,并极大的丰富焊点特征;通过注意力模块可对焊点特征图的空间信息和通道信息进行校准,使模型更关注有效的焊点特征而忽略无用信息。适应证明焊点外观图像的分类的准确率高达为95.2%,非常适用于白车身生产线。
-
公开(公告)号:CN113324689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74191.2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L5/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切侧向力实时测量装置,包括对应设置的下剪切刀组件和上剪切刀组件;下剪切刀组件包括下剪切刀和用于将待剪切工件压紧固定在下剪切刀上的压紧座;上剪切刀组件包括上剪切刀和用于驱动上剪切刀移动剪切待剪切工件的轨道运动副;轨道运动副包括支撑轨道和滑动配合安装在支撑轨道内的剪切刀座;支撑轨道包括分别位于剪切刀座的前后两侧面的前支撑滑板和后支撑滑板,剪切刀座内沿着轴向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组力测量机构,力测量机构用于测量剪切刀座与前支撑滑板或后支撑滑板之间的作用力;剪切刀座的前侧面的下部设有刀具安装工位,上剪切刀安装在刀具安装工位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剪切侧向力实时测量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