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37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151344.8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磨粒微观几何模型计算不同磨损状态下磨粒几何参数,提出了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研究了砂轮磨损对齿廓偏差、螺旋线偏差以及齿距偏差的影响规律。其中,通过不同砂轮半径磨粒的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齿廓倾斜偏差;通过相同砂轮半径、不同转角位置测点的磨粒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螺旋线偏差;而由于前序切削轮齿的齿厚同样会受到磨损的影响,齿距偏差与砂轮磨损没有明显的影响关系;即本发明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在磨粒微观层面上对砂轮磨损进行分析,揭示砂轮磨损对齿面误差的影响机理。

    基于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的面齿轮齿距误差在机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42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810082.0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的面齿轮齿距误差在机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齿轮齿面测量点规划:11)建立面齿轮齿面方程:根据插齿刀坐标系与面齿轮坐标系之间的齐次变换矩阵以及插齿刀与面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构建得到面齿轮的齿面方程;12)根据构建得到的面齿轮齿面方程,以面齿轮的齿面中心点规划齿面测量点;13)求解每一个齿面测量点的坐标及法失方向;步骤二:面齿轮在机测量:对所有侧面测量点进行在机测量。本发明基于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的面齿轮齿距误差在机测量方法,通过对面齿轮齿距误差进行在机测量,能够避免面齿轮因检测而反复安装、以及安装基准的变化影响齿面测量精度、齿面加工精度和齿面加工效率。

    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中的耦合插值函数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133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0054526.7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中的耦合插值函数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插值函数集,基于插值函数集构建满足时间‑冲击最优轨迹规划要求的目标函数;步骤二:初始化金鹰种群,得到初始种群和外部存档;步骤三:判断当前迭代次数t是否达到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若是,则执行步骤七;若否,则执行步骤四:步骤四:更新每只金鹰的位置并计算适应度值;步骤五:利用差分进化和反向学习策略依次对金鹰种群造成两次扰动,使金鹰个体变异,计算个体变异后的适应度值;步骤六:更新外部存档,循环执行步骤三;步骤七:迭代结束,将外部存档中每只金鹰的位置映射为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得到包含目标函数最优解集的Pareto前沿。

    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0183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111552351.X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应用康托集理论表征粗糙表面的形貌,采用结构函数法识别分形参数;通过构造接触系数来建立分形接触力学模型,考虑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对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的影响;基于表面形貌表征和分形接触力学模型提出分形网络TCC模型,并将基体TCC和收缩TCC纳入TCC模型;通过实验证明,预测和测量的TCC之间的最大偏差分别为5.65%和8.70%,证明设计的圆锥滚子/凹槽界面接触系数能有效反映圆锥滚子与凹槽的接触状态,接触分形力学模型可有效计算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接触参数。

    鼓形蜗杆砂轮少轴点修整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09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00864.9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鼓形蜗杆砂轮少轴点修整方法,通过避免砂轮对机床倾转轴的需求以提高面齿轮蜗杆砂轮修整精度;通过引入与砂轮轴线垂直且端面廓形与砂轮轴截面廓形一致的名义插齿刀,避免对修整轮对机床偏转轴的需求,以减少砂轮修整过程中参与联动的机床运动轴数量,并进一步提高砂轮修整精度;本发明方法仅使用三个机床轴联动对面齿轮蜗杆砂轮进行修整,包括砂轮旋转轴、径向移动轴和轴向移动轴,并提出修整路径均匀化方法,以确保蜗杆砂轮廓形精密、高效的修整加工。本发明方法可避免成形修整轮成本高、灵活性差且存在原理误差的缺点,为实现面齿轮磨齿误差反调或复杂修形面齿轮齿面的展成磨削奠定理论基础。

    产品全生命周期多模态工业知识软件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87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35848.5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一种产品全生命周期多模态工业知识软件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产品全生命周期多模态工业数据来源及需求,对多模态工业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步骤二:对现有本体和标准进行复用与映射,构建层次化多模态工业知识本体体系;步骤三:将多模态工业数据转换为文本模态;利用文本知识挖掘方法实现多模态工业数据知识挖掘,形成各模态工业知识三元组集群;步骤四:对各模态工业知识三元组集群进行全局编码,并进行模态融合及跨模态对齐,实现跨模态工业知识融合;步骤五:以产品全生命周期多模态工业知识图谱为知识复用底座,支撑多场景智能业务泛在部署工业软件的个性化配置研发,实现工业知识从获取、挖掘、到复用的软件化标准流程。

    基于产品全周期知识图谱检索增强的新能源汽车运维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638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58315.0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产品全周期知识图谱检索增强的新能源汽车运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运维知识图谱;步骤二:构建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模型:基于车载传感器信号构建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模型,得到不同分系统的故障诊断模型;步骤三:知识图谱检索增强:建立不同分系统的故障诊断模型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运维知识图谱中故障现象、原因之间的跨模态映射;步骤四:生成运维决策方案:利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运维知识图谱增强大语言模型在新能源汽车运维领域的语义理解及上下文感知能力,得到生成式运维决策方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产品全周期知识图谱检索增强的新能源汽车运维系统。

    基于动力学传播模型的知识图谱演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30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58310.8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传播模型的知识图谱演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产品对象的多模态工业知识图谱,对知识图谱中的工业知识节点进行聚类;将聚类结果转换为知识事件群体,并定义知识事件群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步骤二:对于每一个知识事件群体使用动力学传播模型进行建模,采用微分方程来描述其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将知识图谱中所有知识事件群体分别转换为一个微分方程,并向知识事件群体关联关系添加演化因子;步骤三:利用动态图神经网络对知识图谱进行动态建模,并将微分方程嵌入到动态图神经网络中;步骤四:对动态图神经网络进行有偏训练,根据知识事件群体状态及演化因子的动态变化总结知识事件群体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基于机床能耗的表面残余应力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68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111349342.0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床能耗的表面残余应力监测方法,通过分别建立基于机床能耗的有效切削能耗模型和基于有效切削能的表面应变能模型,从而得到机床能耗与表面应变能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特定加工方式确定进给、横向两个方向的残余应力幅值的比例关系,通过表面应变能预测两个方向的残余应力幅值预测值,利用残余应力正负性预测模型对进给和横向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的正负性进行预测,得到进给和横向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属性,最终结合以上模型实现由机床能耗对表面残余应力幅值和正负性的预测,通过机床能耗对进给和横向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进行实时监测。本发明基于机床能耗的表面残余应力监测方法,能够通过机床能耗方便地监测表面残余应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