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9786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252794.5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王煜
IPC: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35/10 , B01J37/08 , B82Y30/00 , B82Y40/00 , C25B1/30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负载过渡金属的Ti4O7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钛酸四乙酯和聚乙烯亚胺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第一混合物在75‑85℃的环境中边搅拌边加入乙醇调节粘度,搅拌得到凝胶;(3)将所得凝胶干燥,冷却并研磨成粉,得到第二混合物;(4)将所得第二混合物与过渡金属的盐的乙醇溶液混合,充分研磨并干燥,得到第三混合物;(5)将第三混合物与尿素混合,充分研磨,得到第四混合物;(6)将所得第四混合物在惰性气体氛围中于850‑1050℃进行煅烧处理,得到表面负载过渡金属的纳米多孔Ti4O7。所需原材料容易获得且价格较低,合成工艺较为简单,且有效解决了分步煅烧难以合成高纯度Ti4O7‑Co的问题,对于直接通过氧还原反应合成H2O2具有重要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1098080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013383.1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相亚氧化钛的可控合成方法,高纯相亚氧化钛包括高纯相Ti3O5和高纯相Ti4O7,以偏钛酸为前驱体,将偏钛酸前驱体与还原剂置于同一密闭的反应器中煅烧,且所述偏钛酸前驱体与所述还原剂之间设有距离,向反应器内通入氩气,先于第一温度700~800℃下保温2~4h,再于第二温度800~1050℃下保温1~10h,即得到高纯相亚氧化钛。本发明采用前驱体与还原剂不接触的方法进行还原,通过偏钛酸在高温条件下钛氧键会断裂,生成高纯相亚氧化钛,同时会有氧和水蒸气溢出,水蒸气和氧在气流的作用下,会和旁边的还原剂发生反应,从而避免了因前驱体与还原剂混合反应,而出现产物与还原剂无法有效分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8080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2010013383.1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相亚氧化钛的可控合成方法,高纯相亚氧化钛包括高纯相Ti3O5和高纯相Ti4O7,以偏钛酸为前驱体,将偏钛酸前驱体与还原剂置于同一密闭的反应器中煅烧,且所述偏钛酸前驱体与所述还原剂之间设有距离,向反应器内通入氩气,先于第一温度700~800℃下保温2~4h,再于第二温度800~1050℃下保温1~10h,即得到高纯相亚氧化钛。本发明采用前驱体与还原剂不接触的方法进行还原,通过偏钛酸在高温条件下钛氧键会断裂,生成高纯相亚氧化钛,同时会有氧和水蒸气溢出,水蒸气和氧在气流的作用下,会和旁边的还原剂发生反应,从而避免了因前驱体与还原剂混合反应,而出现产物与还原剂无法有效分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6409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59662.1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片状锂镍钴锰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碳酸钠、镍源、钴源、锰源溶解在氨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前驱物,再将所得前驱物和锂源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经过高温煅烧制得二维片状锂镍钴锰氧,分子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x+y+z=1。能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增强其循环稳定性,能量密度高。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和煅烧法合成二维片状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镍钴锰氧),具有能耗低、适用性广、步骤简单、容易控制、易于重复和放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30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194508.5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交互式无人塔吊孪生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用户控制模块、集成信息传感器、多模无线定位器、图像采集器、输入模块、逻辑控制模块、输出控制模块、塔吊控制器;方法包括:1)系统启动后,按速度Vc预提升高度h,用户确认无安全隐患后,继续提升至最低提升高度Hd;2)图像采集器自动扫描识别前方是否有障碍物,若有障碍物,则继续提升,直至无障碍物,若没有,则自动控制水平小车按移动速度Vs运行,塔吊按旋转速度Vx转动,直到吊物位于目标位置的正上方,此时系统发出警报;3)系统将吊物按速度Vc垂直下降,直到吊物位于目标位置;4)用户通过微调模块调整吊物位置来进行卸货。本发明实现塔吊的无人智能控制,提高安全性和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74905.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N3/0464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桥梁结构分类与评估方法。该方法收集大量的桥梁结构图像和相关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和特征提取等操作。然后,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桥梁结构目标检测算法MNCN‑YOLOv5s,利用MobileNetV3‑Small轻量级网络代替YOLOv5s原有的特征提取骨干网络,以提高算法的检测速度。并基于ConvNeXt网络的ConvNeXt‑Block模块设计更高效的CNeB,取代YOLOv5s原有的特征融合模块,提高了特征信息的空间交互能力,进一步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领域,对于桥梁结构的分类、评估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2341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10414.1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L31/0352 , H01L31/0336 , H01L31/068 , H01L31/072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PN结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明治状PN结,所述的三明治状PN结是在三层晶胞厚度半导体材料中构筑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明治状PN结的精准构筑方法。本发明的三明治状PN结均匀整齐,有透明感,尺寸在微米级;本发明的三明治状PN结厚度与三层晶胞半导体材料的厚度完全吻合;本发明的构筑方法具有精确可控性,广泛适用于各种半导体材料,对于发挥材料本身性质并进一步提高光电化学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26409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10159662.1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4/505 ,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片状锂镍钴锰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碳酸钠、镍源、钴源、锰源溶解在氨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前驱物,再将所得前驱物和锂源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经过高温煅烧制得二维片状锂镍钴锰氧,分子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x+y+z=1。能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增强其循环稳定性,能量密度高。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和煅烧法合成二维片状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镍钴锰氧),具有能耗低、适用性广、步骤简单、容易控制、易于重复和放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3519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45222.9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1/035 , C25B1/04 , C25B11/04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多孔九硒化二钒纳米片阵列电催化材料,在导电基底上生长九硒化二钒纳米阵列,所述九硒化二钒为单晶多孔结构。制备方法为:配制浓度为1‑4mol/L的偏钒酸铵溶液,调节pH1‑3,转入反应釜中,将导电基底放入反应釜中,密封反应釜,进行第一次水热反应,在导电基底表面生长偏钒酸铵纳米片阵列,取出导电基底,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然后干燥;将步骤处理后的导电基底在马弗炉中煅烧,得到多孔五氧化二钒纳米片阵列;迅速将制得的硒氢化钠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再得到的导电基底斜置放入反应釜中,密封该反应釜,然后将反应釜放入鼓风干燥箱中,进行第二次水热反应;制得九硒化二钒纳米片阵列。该催化剂降低了制氢成本,催化活性与金属铂相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