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925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0131058.5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谭振东 , 晏双鹤 , 王岩 , 黄松 , 刘云辉 , 杨金鹏 , 陈海岩 , 韩广华 , 谷凌志 , 赵普天 , 董清泉 , 顾亚松 , 戴保绅 , 张召 , 胡宇辰 , 谷建毅 , 侯文浩 , 付东波 , 俞杰 , 王伟 , 张德胜 , 肖姗姗 , 张鹏 , 尚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具有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所述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包括喷嘴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发动机的目标状态信息,所述目标状态信息与发动机状态相关;在所述目标状态信息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喷嘴环执行自清洗操作;所述自清洗操作包括按预设频率,控制所述喷嘴环在全开状态与全关状态之间往复切换预设次数。本发明利用喷嘴环开度的剧烈变化产生抖动,从而清除喷嘴环上附着的积碳,实现喷嘴环的自清洗,避免了喷嘴环卡滞故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容易因为附着积碳而出现卡滞现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7838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133853.5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器、发动机以及车辆,所述催化器包括:催化器载体、第一金属涂层和第二金属涂层,所述催化器载体上形成有依次相连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金属涂层的第一金属的总量为G,所述第一区域均匀涂覆有0.6G-0.8G的所述第一金属,所述第二区域均匀涂覆有0.2G-0.4G的第一金属;所述第二金属涂层均匀地涂覆在所述第一金属涂层上。由此,一方面使废气分子在第一区域内的活性化需要的能量更小,使废气分子可以更快的进行反应,使催化器更快地起燃;另一方面,可以使第一区域内优先进行碳氢化合物的燃烧反应,第二区域内进行氮氧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9258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131058.5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谭振东 , 晏双鹤 , 王岩 , 黄松 , 刘云辉 , 杨金鹏 , 陈海岩 , 韩广华 , 谷凌志 , 赵普天 , 董清泉 , 顾亚松 , 戴保绅 , 张召 , 胡宇辰 , 谷建毅 , 侯文浩 , 付东波 , 俞杰 , 王伟 , 张德胜 , 肖姗姗 , 张鹏 , 尚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具有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所述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包括喷嘴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发动机的目标状态信息,所述目标状态信息与发动机状态相关;在所述目标状态信息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喷嘴环执行自清洗操作;所述自清洗操作包括按预设频率,控制所述喷嘴环在全开状态与全关状态之间往复切换预设次数。本发明利用喷嘴环开度的剧烈变化产生抖动,从而清除喷嘴环上附着的积碳,实现喷嘴环的自清洗,避免了喷嘴环卡滞故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容易因为附着积碳而出现卡滞现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7838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0133853.5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器、发动机以及车辆,所述催化器包括:催化器载体、第一金属涂层和第二金属涂层,所述催化器载体上形成有依次相连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金属涂层的第一金属的总量为G,所述第一区域均匀涂覆有0.6G‑0.8G的所述第一金属,所述第二区域均匀涂覆有0.2G‑0.4G的第一金属;所述第二金属涂层均匀地涂覆在所述第一金属涂层上。由此,一方面使废气分子在第一区域内的活性化需要的能量更小,使废气分子可以更快的进行反应,使催化器更快地起燃;另一方面,可以使第一区域内优先进行碳氢化合物的燃烧反应,第二区域内进行氮氧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总量。
-
公开(公告)号:CN202181946U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20265916.1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尚运
IPC: F01P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上的导水管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双波纹导水管组件。其连接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与机油冷却器的进水胶管之间,包括碗形塞、与碗形塞固连的导水管,在导水管的自由端上固定设有防止插装在导水管上的进水胶管脱落的外凸的波纹部,该波纹部的端面形状为圆形,在碗形塞与波纹部之间的导水管上固定设置对进水胶管插装在导水管上的插装深度进行限位的限位部。采用该方案,能够有效的防止进水胶管因插入导水管的长度过深引起的与其它部件干涉需要重新装配的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及工时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02250287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16642.4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压力润滑油道,构成中包括下缸体油道、上缸体油道和缸盖润滑油道,其特别之处是油道采用相互垂直贯通结构,下缸体油道与机油泵及机油滤清器联接,其后端联接上缸体油道,缸盖润滑油道与上缸体油道并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油道设置流畅,便于刀具加工,有利于润滑油的流通;润滑油道在缸体内分布均匀,覆盖面广,有助于发动机各个运动部件的润滑、冷却和清洗,减少发动机各摩擦运动副间的磨损,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整个发动机润滑油道环绕上下缸体一周,为环绕型结构油道,避免了多处油道孔开在一个位置,既提高了缸体强度,又利于发动机润滑油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09743047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22177784.1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组件及车辆,发动机组件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包括:缸体和设置在所述缸体上的缸盖;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本体上且适于安装所述悬置总成,所述悬置支架与所述缸体或所述缸盖一体成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支架与发动机本体一体化设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发动机组件的NVH性能,发动机组件的布局更加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203742691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20884042.7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配气机构包括:气门机构;摇臂组件,摇臂组件的底部构造有驱动型面,驱动型面适于驱动气门机构的气门沿平行于气门中心线的方向运动;第一至第三滚子,第一至第三滚子均可枢转地设在摇臂组件上;第一和第二凸轮轴,第一凸轮轴具有第一凸轮且第二凸轮轴具有第二凸轮,第一凸轮抵靠第一滚子且第二凸轮抵靠第二滚子;压块,压块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的机体组静止,压块上构造有圆弧曲面,第三滚子紧贴在圆弧曲面上;以及用于调节第一凸轮轴与第二凸轮轴相对相位的相位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的配气机构可以实现气门的二次开启,同时还可以延长气门开启持续的时间,且结构简单,零部件少。
-
公开(公告)号:CN203146126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087599.8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1/16
Abstract: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水套,用于解决发动机的冷却问题。它包括设置在气缸体和气缸套之间的缸体水套本体和水泵蜗壳,所述缸体水套本体由一组数量与发动机缸数匹配的环形水套单体组成,在相邻的环形水套单体之间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泵蜗壳位于发动机的前端,水泵蜗壳出水口沿倾斜向上的方向切入发动机前端缸体水套本体的入水口。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使冷却液快速到达发动机热量集中区域、优化冷却介质的流向和分配、改善发动机的整体冷却效果、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而且优化了发动机外接管路的结构,提高了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
-
-
-
-
-
-
-